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50章 师徒验证,医案积累

古人的智慧 第50章 师徒验证,医案积累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50章:师徒验证,医案积累

晨曦刚透过窗棂,将岐伯医庐的地面照出一片斑驳的光影。轩辕已将昨夜整理好的医案整齐地码在案几上,竹简边缘被他细心打磨过,避免翻阅时划伤手指。追风趴在案几旁,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它已不再是当年那只瘦弱的幼狼,厚实的皮毛在晨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只是看向轩辕的眼神,依旧带着厚实时的亲昵与依赖。

“师父,您看这些。”轩辕伸手将最上面一卷竹简推到岐伯面前,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是近半年来,用五行之说诊治的病例,我按木、火、土、金、水五类分了类,每一例都记了病因、症状、治法和转归。”

岐伯放下手中正在筛选的草药,枯瘦却有力的手指抚过竹简上的刻字,目光沉静如深潭。他年轻时也曾遍历四方,见过太多医者凭经验治病,能将零散病例系统归类的,轩辕还是头一个。“不急,”他抬眼看向轩辕,嘴角噙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先煮些茶来,我们边喝边看。治病如品茶,急不得。”

轩辕应了声,转身走向墙角的陶炉。他熟练地取来晒干的菊花和桑叶,这是他从南方带回来的品种,菊花能清肝明目,桑叶可润肺止咳,两者同煮,既有草木的清香,又能提神醒脑。水沸的声音“咕嘟”响起,水汽氤氲中,他仿佛又看到了南疆雨林里那些带着晨露的叶片,以及当地咕嘟说“此物能清火气”时笃定的神情。

茶盏递到岐伯手中时,老人已翻开了第一卷竹简。那是关于“火行”的医案,首篇记的是一位姓姜的樵夫。

“姜氏,年三十有五,每日入山砍柴,性情急躁。近月来常失眠,入睡后多梦,舌尖红赤,小便黄。初诊时,他说夜里总觉得心里像揣着团火,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砍柴时也动不动就想发火。”轩辕在一旁解释,手指点着竹简上的“心火旺”三字,“当时我按五行中‘火属心’的说法,断为心火上炎,用了黄连三钱、莲子心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岐伯捻着胡须,目光在“黄连”二字上停留片刻:“黄连苦寒,能泻心火,莲子心更专清心热,选药是对症的。只是这樵夫常年劳作,阳气本盛,为何会突然心火过旺?”

“师父问得好。”轩辕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当时也这般想,追问之下才知,他前阵子与人争执,气郁于胸,郁而化火。所以在第二剂药里,我加了两钱柴胡,疏肝解郁,让火气有处可泄。”他翻到下一页,“您看,三剂药后,他舌尖的红赤就退了,夜里能睡上三个时辰,只是还多梦。我又减了黄连的量,加了远志安神,五剂尽,诸症皆消。”

岐伯点点头,将竹简放在一旁,又拿起“土行”的卷宗。这一卷的首个病例,是个面色萎黄的农妇。

“陈氏,年二十有八,育有一子,常感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她自己说,自从生了孩子,就总觉得累,地里的活计干一会儿就喘,饭也吃不下多少,稍微吃点油腻的就肚子胀。”轩辕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我看她面色黄得像秋收后的枯草,舌头边缘有齿痕,按她的胃脘部,她会下意识地皱眉,这都是脾虚的迹象。”

“你用了什么药?”岐伯问道,指尖在“脾属土,主运化”的批注上轻轻敲击。

“白术五钱,党参三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一钱。”轩辕答道,“这四味药,白术能健脾燥湿,党参补脾气,茯苓渗湿,甘草调和诸药,正是按‘土虚则补之’的道理。我还嘱咐她,每日用小米煮粥喝,小米色黄入脾,最是养人。”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欣慰,“半个月后她再来,脸上有了血色,说能吃下一碗饭了,腹胀也轻了。”

岐伯将医案翻过一页,看到轩辕在末尾写的批注:“脾虚者,多因劳倦、饮食不节所致,治当健脾,兼以食疗,方得长久。”老人赞许地颔首:“不错,药物是急则治标,食疗才是缓则治本。土性敦厚,脾病也需慢慢调养,不能求速效。”

窗外的日头渐渐升高,医庐里弥漫着茶香与草药的混合气息。师徒二人一递一答,时而为某个病例的精妙治法相视一笑,时而为某个未解的疑惑蹙眉沉思。当看到“金行”卷宗里那个咳喘不止的孩童病例时,岐伯的目光停住了。

“此儿,年方六岁,深秋时突发咳喘,痰少而黏,咽喉干痒。其母说,孩子白天咳得轻些,到了傍晚就加重,夜里常常咳醒。”轩辕解释道,“我见他嘴唇干红,舌质偏红,脉浮数,想起‘秋属金,肺属金,燥邪易伤肺’,便断为肺燥咳喘。”

“你用了百合与知母?”岐伯看着竹简上的药方,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百合润肺,知母清热,这两味药倒是配伍得宜。只是为何不加杏仁?杏仁能降气止咳,不是更对症吗?”

轩辕笑了笑,露出一丝少年人般的坦诚:“师父,我当时也想加杏仁,可这孩子太小,怕杏仁有小毒,不敢用。后来想起西陲的牧民说,雪梨润肺效果极好,便让他母亲每日用雪梨炖百合给他吃,药食同用,反而更安全。”他翻到后续记录,“您看,五日后咳喘减轻,十日便好了。那母亲后来还送了袋自家种的豆子来,说孩子这阵子吃饭都香了。”

岐伯放下竹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悠远:“医者,仁心为先。用药如用兵,既要克敌,也要护己。你能想到孩子体质娇弱,慎用有毒之药,这份细心,比药方本身更可贵。”

说到“水行”的医案时,轩辕的语气多了几分凝重。那是个来自北方的老者,常年畏寒,下肢水肿,夜尿频繁。“他说自己像揣着块冰,夏天也得穿厚衣,脚肿得穿不上鞋,夜里要起三四次夜。”轩辕回忆道,“我按‘肾属水,主藏精,司水液’的说法,断为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才会水肿;不能固摄,才会夜尿多。”

“你用了肉桂和熟地?”岐伯看着药方,微微点头,“肉桂辛热,能补命门之火;熟地甘温,能滋肾阴。阴阳双补,水火既济,这思路是对的。”

“只是见效慢了些。”轩辕有些遗憾地说,“他吃了一个月的药,水肿才消了大半,畏寒也减轻了。我当时还纳闷,是不是药下得太轻了。”

“肾为先天之本,久病及肾,哪能一蹴而就?”岐伯摇摇头,语气里带着些许告诫,“水性深沉,肾病如深井积水,需慢慢汲干。你看北方的冰,开春后也得日渐消融,哪能一夜化尽?这老者后来如何了?”

“我让他继续服药,同时每日用艾叶泡脚,艾灸关元穴。”轩辕答道,“三个月后,他托人捎信来,说已能像常人一样过冬,夜尿也只起一次了。”他顿了顿,若有所思,“现在想来,肾病确实要‘缓治’,就像水要慢慢疏导,急了反而泛滥。”

案几上的医案渐渐少了下去,最后一卷是“木行”的病例。其中有个年轻书生,因科举失利而郁郁寡欢,整日唉声叹气,胁肋胀痛,连饭都吃不下。“他说心里像堵着块石头,喘不过气来,看什么都觉得烦。”轩辕道,“我见他脉弦,这是肝郁的脉象。肝属木,喜条达,他这是木气被郁住了。”

“你用了柴胡疏肝,再加了陈皮和白芍?”岐伯看着药方,“柴胡能疏肝解郁,如春风吹开冰封,陈皮理气,白芍柔肝,倒是周全。”

“不仅如此,我还劝他每日到城外散步,看看花草树木。”轩辕补充道,“木性喜舒展,看些青绿色的草木,也能帮着疏肝。他后来告诉我,每次看到柳树发芽,心里就敞亮些。”他笑着翻到最后,“一个月后,他胁肋不疼了,也能吃下东西了,虽然还是没考上,但说想通了,打算来年再考。”

岐伯将最后一卷竹简放下,目光落在轩辕身上,带着欣慰,也带着一丝期许:“你看这些医案,看似各不相同,实则都逃不出阴阳五行的道理。心火旺了要泻,脾土虚了要补,肺燥了要润,肾寒了要温,肝郁了要疏——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轩辕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生机勃勃的菜园。园子里种着他从各地带回来的草药,青色的薄荷、赤色的丹参、黄色的生姜、白色的百合、黑色的芝麻,像极了五行的颜色。“师父,我以前治病,多是凭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有了五行之说,就像在黑夜里有了灯,知道往哪儿走了。”

“灯能照路,但若只盯着灯,忘了脚下的路,也会摔跤。”岐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五行是工具,不是束缚。世间疾病千变万化,哪能都按五行框死?比如有的病,是两行同病,有的病,是一行过旺又一行过虚,这都需要你灵活变通。”

轩辕转过身,认真地点头:“弟子明白。就像上次那个既有肝旺又有脾虚的病人,若只知木克土,一味疏肝健脾,不治肾虚这个根本,就治不好病。”

“正是这个道理。”岐伯站起身,走到药架前,取下一株晒干的枸杞,“你看这枸杞,色红入心,味甘入脾,形像肾,又能补肾。一味药就能入多行,何况复杂的病症?”他将枸杞递给轩辕,“医道如这草木,看似杂乱,实则自有章法。你收集的这些医案,就是章法的根基。根基越厚,将来的楼才能盖得越高。”

轩辕接过枸杞,指尖摩挲着干燥的果实,忽然想起自己刚拜师时,连草药的名字都认不全,而现在,竟能与师父一同探讨医理,整理医案。时光仿佛在竹简的刻痕里缓缓流淌,将那些奔波的日夜、惊险的尝试、顿悟的瞬间,都酿成了此刻的笃定。

“师父,我想把这些医案再细化些,每个病例都加上地域、季节、体质的备注。”轩辕的目光亮了起来,“比如北方的寒病和南方的寒病不同,春天的肝病和秋天的肝病也不同,这样将来查阅时,就能更精准地借鉴。”

岐伯笑着点头:“好主意。医道无穷,就得这般一点一滴地积累。等将来,我们把这些医案与阴阳五行的道理合在一起,或许能着成一部书,让后人少走些弯路。”

“着书?”轩辕心中一动,仿佛看到无数竹简串联成卷,在岁月中流传。

“只是个想法。”岐伯摆摆手,语气却带着几分郑重,“路还长着呢。你先把这些医案整理好,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案几上的竹简上,每个字都像是活了过来。追风不知何时醒了,抬起头看着轩辕,尾巴轻轻晃动。轩辕深吸一口气,拿起刻刀,准备在新的竹简上记录下师父的教诲。他知道,这些医案就像一颗颗种子,终将在岁月的滋养下,长成参天大树。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