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23章 整脉寻因,望闻问之

古人的智慧 第23章 整脉寻因,望闻问之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23章:整脉寻因,望闻问之

北地的清晨总是带着凛冽的寒意,哪怕是正午时分,阳光洒在身上也难掩那份深入骨髓的凉。轩辕裹紧了身上的兽皮大衣,目光落在不远处那位正为牧民诊病的老者身上。老者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风霜的沟壑,却精神矍铄,手指搭在患者手腕上,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一处的触感。

“先生,您看,这北地的医者诊病,总爱先摸手腕,他们说这叫‘脉息’,能看出不少门道呢。”身边的弟子低声说道,眼中满是好奇。

轩辕微微点头,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前挪了挪。他曾在岐伯那里听闻过“气行脉中”的说法,却从未见过如此这般将触摸脉搏作为诊病主要手段的。那位患者是个年轻汉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一看便知是染了急症。

老者的手指轻轻搭在汉子手腕内侧,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排开,似乎在感受着什么。片刻后,他眉头微蹙,又换了另一只手,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周围的牧民都安静地等着,没人敢出声打扰,仿佛这轻轻的触摸里藏着决定生死的密钥。

“你这脉,跳得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又快又急,”老者终于收回手,声音带着北地人特有的粗粝,“定是受了风热,邪火在身子里烧着呢。”

年轻汉子连连点头:“是啊老医者,我昨天在雪地里追一只兔子,跑得出了一身汗,脱了会儿衣服,今天一早就头重脚轻,浑身发烫。”

老者应了声,转身从身后的药篓里抓出几把草药,有紫苏、薄荷,还有一些轩辕叫不上名字的青绿枝叶。“回去用沸水冲泡,趁热喝,发发汗就好了。记住,别再贪凉,不然这火邪缠上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看着汉子千恩万谢地拿着草药离开,轩辕忍不住走上前,对着老者拱手行礼:“老丈,晚辈轩辕,自南方而来,见您诊病只凭触摸手腕便能断病,实在佩服,不知这‘脉息’之中,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老者抬眼打量了轩辕一番,见他虽穿着异族服饰,眼神却清澈诚恳,便咧嘴笑了,露出缺了两颗牙的牙床:“哦?南方来的医者?难怪看着面生。这脉息啊,就是人身上的气在跑呢。气顺了,脉就匀;气乱了,脉就躁;气弱了,脉就沉。就跟那草原上的河流似的,水流稳,河就安静;水流急,河就闹腾;水少了,河就浅了。”

这比喻直白又形象,轩辕心中一动,追问道:“那不同的脉,对应不同的病?”

“可不是嘛,”老者往旁边的石头上一坐,招呼轩辕也坐下,“你看刚才那小子,脉快得跟奔马,那是热邪在里头折腾,就跟烧得太旺的火堆,噼啪乱响。要是脉慢得跟老牛拉车,一下一下沉得很,那多半是受了寒,气被冻得跑不动了。还有那脉跳得忽快忽慢,跟打鼓没个准头的,定是心里头有事,气乱了套。”

轩辕听得入了迷,他想起自己在南疆见过的那些湿热病人,个个精神萎靡,若是按这脉息之说,他们的脉是不是也该是沉滞无力的?还有西陲那些受了外伤的牧民,失血之后,脉会不会变得又细又弱?无数念头在他脑海里翻腾,像是找到了一条新的通路,将之前零散的见闻串联了起来。

“老丈,晚辈斗胆,能否让我也试试?”轩辕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

老者倒是爽快:“行啊,让你摸摸看。来,把胳膊伸过来。”

轩辕依言伸出手腕,老者的手指搭上他的皮肤,那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沉稳。轩辕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脉搏在皮肤下跳动,一下,又一下,规律而有力。

片刻后,老者收回手,点点头:“小伙子,你这脉匀得很,又有力气,跟那刚上套的好马似的,气血足着呢,身体结实。”

轩辕心中暗叹,这老者说得丝毫不差。他定了定神,目光转向不远处一个正咳嗽的老婆婆,问道:“老丈,那位婆婆咳嗽不止,她的脉会是怎样的?”

老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道:“你自己去摸摸不就知道了?那老婆婆我认识,肺里不大好,常年咳嗽,她的脉啊,跳得又浮又数,就跟水面上漂着的木头,看着动得欢,实则没什么根。”

轩辕起身走到老婆婆面前,恭敬地说明了来意。老婆婆见他面善,又有老者在旁,便顺从地伸出了手腕。轩辕深吸一口气,学着老者的样子,将三根手指轻轻搭了上去。

起初,他只觉得皮肤冰凉,过了一会儿,才渐渐感受到那微弱的搏动。果然如老者所说,这脉跳得又快又浅,像是随时会断掉似的,每一次跳动都带着一种急促的慌张,就像老婆婆急促的咳嗽声,让人心里发紧。

“是浮数脉吗?”轩辕抬头看向老者,语气中带着求证的意味。

老者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不错,一点就通。这浮脉,多是病在表,就像那咳嗽,是肺里受了邪,想往外排呢。数脉就是快,还是热的事。所以啊,这老婆婆得用些清肺热、止咳的药。”

轩辕默默记下,手指却没有离开老婆婆的手腕。他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那脉搏的变化,试图从中分辨出更多的信息。他仿佛能看到一股微弱的气在老婆婆的身体里流动,到了肺部便滞涩不畅,引得身体发出咳嗽的抗议。这感觉奇妙又真切,让他对“气为生命之本”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轩辕几乎天天守在老者身边,看他诊病,向他请教。他见过跳得像紧绷的弓弦一样的“弦脉”,那是一位常年腰痛的牧民,老者说那是肝气郁结,像拉满的弓,久了就会断;也见过跳得像雨打沙滩,散乱无序的“散脉”,那是一位病重的老者,气已经散了,脉也就没了章法。

每一种脉都对应着一种病,每一次触摸都像是在与患者的生命对话。轩辕的笔记本上,渐渐画满了各种脉象的示意图,旁边标注着对应的病症和可能的病因。他还发现,脉象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就像那位喝了草药的年轻汉子,第二天再来复诊时,脉已经平稳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狂躁。

“老丈,这脉息真是太神奇了,”一天傍晚,夕阳将草原染成一片金黄,轩辕和老者并肩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归牧的牛羊,“通过它,就能知道身体内部的变化,比望色更直接,比问诊更客观。”

老者捋着胡须,笑道:“这脉息啊,是老天爷赐给咱们医者的宝贝。人活一口气,这气怎么走,全在脉上显着呢。不过啊,也不能只看脉,还得看看脸色,问问症状,几样合起来,才能把病看准了。就像你看草原上的天气,不能只看太阳,还得看云彩,听风声,不然很容易看走眼。”

轩辕深以为然,他想起岐伯曾说过“孤证不立”,看来无论南北,医理的核心都是相通的。他将老者的话记在心里,决定回去之后,要把这脉诊之法与望、闻、问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更完整的诊病体系。

“对了,老丈,这脉的位置,为何选在手腕这里呢?”轩辕又提出了新的疑问,“身上别处就没有脉吗?”

老者指了指自己的脖子和脚踝:“有啊,这里,还有这里,都有脉。但就数手腕这儿最方便,也最明显。你想啊,给人诊病,总不能天天扒着人家的脖子看吧?手腕这儿,一伸手就摸到了,多省事。”

轩辕忍不住笑了,这理由虽然朴素,却透着实用的智慧。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感受着皮肤下那规律的跳动,心中充满了敬畏。这小小的脉搏里,竟藏着如此深奥的生命密码,等待着后人去解读。

“多谢老丈指点,晚辈受益匪浅,”轩辕站起身,对着老者深深一揖,“他日若有机会,晚辈定将这脉诊之法与各地医法融会贯通,让更多人受益。”

老者摆摆手:“医者仁心,你有这份心就好。这医道啊,就像草原上的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宽了。你能把南方的法子带到北方,再把北方的东西带回南方,这路不就越走越宽了吗?”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夜幕开始笼罩草原。轩辕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澎湃不已。他知道,这次北地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些草药,也不是那些偏方,而是这脉动之中的玄机。它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对人体、对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望色、闻声、问诊、切脉这四种方法相互配合,如同四张网,将疾病的本质牢牢网住,让医者不再盲人摸象。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这北地草原上,在这双粗糙的手指下,在这规律而有力的脉动之中。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