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6章 骨汤疗伤,温补之效

古人的智慧 第16章 骨汤疗伤,温补之效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16章:骨汤疗伤,温补之效

晨曦刚漫过西陲草原的地平线,带着凉意的风卷着草香掠过帐篷,轩辕已经起身,正站在牧民的营地边缘,望着远处成群的牛羊在晨光里缓缓移动。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处篝火旁,那里围着几个牧民,其中一人正低头喝着什么,动作间带着明显的不便——那是个年轻的牧民,前日在驱赶野狼时摔断了腿,此刻正由同伴照料着。

“先生,要不要过去看看?”身后的弟子扶着行囊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关切。轩辕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过去,脚踩在带着露水的草地上,发出轻微的窸窣声。追风跟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扫过草叶,鼻尖不时嗅着空气中的气味,像是在警惕,又像是在熟悉这片陌生的土地。

“是轩辕先生啊。”篝火旁的牧民见他走来,纷纷起身招呼,脸上带着淳朴的笑意。那个断腿的年轻牧民也抬起头,脸上还留着些许痛苦的神色,但眼神里并无怨怼,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动了动没受伤的那条腿。

“恢复得如何?”轩辕在他身边蹲下,目光落在他被羊毛和木棍固定好的腿上,昨日他已经看过,伤口处理得很是稳妥,此刻羊毛上还带着淡淡的草药味。

年轻牧民咧嘴笑了笑,声音有些沙哑:“好多了,昨日还疼得睡不着,喝了大兄熬的骨汤,夜里竟能眯一会儿了。”他说着,指了指身旁一个中年牧民手里的陶罐,“就是这个,熬了整整一夜呢。”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陶罐里盛着乳白的汤,表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热气腾腾的,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和骨头特有的醇厚气味。中年牧民见他留意,连忙舀了一碗递过来:“先生尝尝?这是用刚宰的羊骨熬的,加了点盐和咱们草原上的香料,对养伤最好了。”

轩辕接过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他低头闻了闻,那股香气不似草药那般清苦,反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厚重感,仿佛能穿透鼻腔,直抵脏腑。他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小口,汤汁滑入喉咙,带着恰到好处的咸鲜,暖意从胃里散开,渐渐流遍四肢百骸,连清晨的凉意都驱散了不少。

“这汤……确实不错。”轩辕咂了咂嘴,细细感受着身体的变化,“喝下去,只觉得浑身都暖起来了。”

中年牧民笑道:“可不是嘛!咱们草原上的人,不管是摔着、碰着,还是干活累着了,都爱喝这个。老人们说,骨头里藏着筋骨的力气,熬进汤里,喝了就能长筋骨,伤好得快。”他说着,又给年轻牧民舀了一碗,“快再喝点,喝完了好养精神。”

年轻牧民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脸上的痛苦之色似乎淡了些,连眼神都亮了几分。轩辕看着他,又看了看陶罐里的骨汤,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在南疆时,见当地人多用苦寒的草药治疗湿热之症,那些药入口苦涩,却能直击病所;在东方海滨,渔人用寒凉的海产软坚散结,味道腥咸,功效却很是独到。而这西陲的骨汤,性温热,味道醇厚,与那些草木、海产截然不同,却同样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为何骨汤能助疗伤?”轩辕看向中年牧民,语气里带着探究,“是因为其性温热吗?”

中年牧民想了想,挠了挠头:“具体说不上来,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你看啊,这羊在草原上跑,筋骨多结实,用它们的骨头熬汤,人喝了,自然也能像它们一样有力气。”他的话很朴素,却透着几分朴素的智慧。

轩辕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而是将目光转向那堆刚剔下来的羊骨。那些骨头粗壮,断面处能看到细密的纹理,上面还残留着些许肉筋。他伸手拿起一块,掂了掂,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新鲜的腥气。“这些骨头,是带肉的好,还是剔干净的好?”他问道。

“带点肉最好,”中年牧民指着骨头说,“肉里有血,骨头里有髓,熬出来的汤才够味,养分也足。要是光有骨头,汤就淡了,药效也差些。”

轩辕让弟子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那是用兽皮鞣制而成的简易纸张,带着粗糙的质感,还有一小截烧黑的木炭。他一边听中年牧民说着熬汤的法子,一边在纸上记录:“羊骨,带肉,加少量盐、草原香料,慢火熬煮一夜,至汤乳白……”他写得很认真,连火候的大小、熬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都一一记下,生怕遗漏了什么。

“除了骨折,这汤还能治别的吗?”轩辕又问,目光扫过周围的牧民。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接话道:“我前阵子打猎时被风邪侵了体,浑身乏力,吃不下东西,我婆娘就天天给我熬骨汤,喝了不到五天,就又能骑马了。”他拍了拍胸脯,声音洪亮,“这汤啊,不光能长筋骨,还能补力气。”

轩辕心中一动,他想起岐伯曾说过,“气血乃生命之本”,气血不足,则身体虚弱,易受外邪侵袭。这骨汤性温热,或许能补益气血,从而增强体力,抵御外邪。他又看向那个喝着汤的年轻牧民,见他喝完一碗后,呼吸似乎都平稳了些,脸色也红润了一点,便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草木之药,多偏寒凉,能祛病邪,却也易耗伤正气,”轩辕对身边的弟子说道,声音不高,却带着思索的意味,“而这动物骨汤,性温味甘,能补气血,助正气恢复。外伤初期,需祛瘀消肿,可用草药;到了后期,伤口开始愈合,就需要温补,此时骨汤便是良药。”

弟子连忙点头,在自己的笔记上记下:“外伤后期,需温补,动物骨汤为良选。”他写得很快,生怕跟不上轩辕的思路。

这时,又有几个牧民围了过来,听说轩辕在研究骨汤的药效,都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的经历。有人说,家里的老人常年喝骨汤,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还能跟着羊群走;有人说,小孩子喝了,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大结实……轩辕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忽然站起身,对中年牧民道:“能否再熬一锅骨汤?我想仔细观察一下熬制过程,以及不同时间段汤的变化。”

中年牧民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正好今天要宰一头羊,多留些骨头就是。”

接下来的大半天,轩辕都守在篝火旁,看着牧民处理骨头、加水、生火、控制火候。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舀出一点汤,闻其气味,观其色泽,甚至用舌尖舔尝,感受其味道的细微变化。从最初的清澈,到渐渐变得浑浊,再到最后熬出乳白的浓汤,每一个阶段,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你看,这汤熬到一个时辰的时候,颜色开始变深,气味也浓了些,”轩辕指着陶罐对弟子说,“这时候,骨头里的一些成分开始溶出来了。到了三个时辰,汤面上浮起油花,味道也更醇厚了,这应该是骨髓里的养分出来了。”他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纸上画出汤的颜色变化,旁边标注着时间和气味、味道的描述。

弟子看得入了迷,他从未想过,一碗普通的骨汤里,竟有这么多学问。

傍晚时分,新熬的骨汤好了,比早上的那锅更加浓郁,香气飘得很远,连远处的牛羊似乎都被吸引了,时不时朝这边望过来。轩辕盛了一碗,慢慢喝着,感受着那股暖意从胃部扩散到全身,四肢百骸都觉得舒畅。他想起自己在周游途中,见过太多因外伤而缠绵病榻的人,若是能推广这骨汤疗伤之法,或许能让更多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这骨汤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顺应自然的道理,”轩辕对围坐的牧民和弟子们说道,“羊生于草原,食百草,其筋骨强健,顺应了此地的气候与环境。人食其骨汤,便是借动物之精气,补自身之不足,这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通的。”

牧民们虽然不完全懂他说的“天人合一”,但都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称是。

夕阳西下,将草原染成了一片金红色。轩辕收拾好自己的笔记,那些纸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和画,记录着骨汤的熬制方法、药效、观察所得。他站起身,望着远处渐渐归巢的牛羊,心中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今日之行,收获不小,”轩辕对弟子说,“这骨汤温补之效,值得纳入医典。日后遇到外伤后期、体虚乏力之人,除了用药,不妨建议他们饮用骨汤,或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弟子用力点头:“先生说得是,弟子记下了。”

追风蹭了蹭轩辕的裤腿,像是在为他高兴。轩辕摸了摸追风的头,目光再次投向那锅还在冒着热气的骨汤,仿佛看到了无数伤者喝下汤后,渐渐康复的景象。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