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65章 药食同源辨宜忌

古人的智慧 第165章 药食同源辨宜忌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165章:药食同源辨宜忌

晨雾还未散尽,有熊国部落的晒谷场已热闹起来。轩辕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前,手里捧着一卷新刻的竹简,竹简上密密麻麻刻着的,正是他连日来整理的“药食宜忌”。台下围满了各族的族人,有挎着菜篮的妇人,有扛着农具的汉子,还有抱着孩童的老者,人人脸上都带着好奇——这位既能领兵打仗、又能治病救人的首领,今日要讲的“吃食学问”,究竟有何深意?

“乡亲们,”轩辕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了晨雾,“咱们每天吃的谷米、瓜果、肉蛋,不只是填肚子的东西,它们和草药一样,都有自己的性子。吃对了,能养身子;吃错了,就可能生毛病。”

人群中一阵低语,有位皮肤黝黑的农夫挠着头大声问:“轩辕首领,吃食就是吃食,咋还能和草药比?我吃了半辈子肉,也没见出啥错啊!”

轩辕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吩咐弟子阿木:“把那两样东西拿上来。”

阿木应声从木台后捧出两个陶盘,一盘里放着几块肥嫩的羊肉,还冒着热气;另一盘里摆着几颗鲜红的野果,看着就让人流口水。“这位老哥说得没错,寻常吃食确实不像草药那样‘厉害’,但性子摆在那儿。”轩辕拿起一块羊肉,“就说这羊肉,性温,冬天吃了能抗寒,手脚冰凉的人吃了舒服。可要是夏天吃多了,或者本身就爱长痘、怕热的人吃了,就容易上火,嘴上长燎泡,这就是吃错了性子。”

他又拿起一颗野果:“这是山里的‘火棘果’,味酸,能开胃,但要是空腹吃多了,胃里就会泛酸水,反而伤了脾胃。”

台下的妇人们纷纷点头,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接口道:“可不是嘛!前阵子我家娃吃了半筐这果子,当天就又吐又拉,多亏了医庐的先生给了药才好。”

轩辕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正是这个道理。所谓‘药食同源’,就是说食物和药物本是一家,都要顺着自己的体质来。我把常见的吃食按性子分了类,哪些人该多吃,哪些人该少吃,都刻在这竹简上了,等会儿让弟子们抄了分发给大家。”

说着,他展开竹简,指着上面的刻字讲解起来:“先说谷米。咱们常吃的小米,味甘性温,最养脾胃,产妇和小孩多吃好;大米性平和,但吃多了容易胀气,腹胀的人要少吃;黄米性热,能驱寒,但吃多了容易口干舌燥……”

他一边讲,一边让弟子将对应的谷物摆在台上,让族人看得真切。有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上前,拿起一粒小米仔细端详:“轩辕首领,我老婆子这两年总爱拉肚子,是不是该多吃这小米?”

“正是,”轩辕点头,“小米煮成粥,上面的米油最是养胃,让她每天早上喝一碗,慢慢就会好起来。”

老者连连作揖:“多谢首领指点!以前只知道拉肚子要吃药,哪想到吃食也能治病啊!”

讲完谷米,轩辕又讲瓜果:“甜瓜性寒,夏天吃能解暑,但吃多了会肚子疼;南瓜性温,能暖身子,胃寒的人吃着舒服;红枣味甘,能补气血,女人们和气血虚的人可以多吃几颗,但吃多了会胀气……”

他拿起一个熟透的甜瓜,用石刀切开,一股清甜味弥漫开来。“像这样的甜瓜,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吃着好,但像刚才那位拉肚子的老婆婆,就不能多吃,吃了只会加重病情。”

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难怪我夏天吃甜瓜总肚子疼,原来我是胃寒啊……”

接下来讲的是肉类。轩辕指着台上的鹿肉、猪肉、鱼肉说:“鹿肉性热,能补阳气,冬天吃最好,但火气大的人吃了容易流鼻血;猪肉性平,大多数人都能吃,但肥肉吃多了会生痰湿,痰湿重的人——就是那种总觉得身子沉、痰多的人,要少吃;鱼肉性凉,夏天吃合适,但脾胃弱的人吃多了会不消化……”

有位猎户站起身,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首领,我前阵子猎了只鹿,顿顿吃鹿肉,结果真流鼻血了,当时还以为是撞了邪呢!”

众人哄堂大笑,轩辕也笑着说:“不是撞邪,是鹿肉的热性在你身上起了反应。下次再吃鹿肉,可以配着些萝卜一起煮,萝卜性凉,能中和鹿肉的热性,就不容易上火了。”

猎户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多谢首领指点!”

讲完这些,轩辕又特意强调了“饮食有度”的道理:“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出问题。就像咱们种庄稼,水多了会涝,水少了会旱,吃食也是这个理。过饱伤胃,过饥伤脾,只有吃得适量,才能养身子。”

他让弟子抬来一个陶罐,里面装着半罐陈年的腊肉。“像这种腊肉,经过腌制,性热味咸,偶尔吃点能开胃,但吃多了会让人口渴、嗓子疼,还会伤肾。咱们储存食物是为了过冬,可不能因为好吃就贪嘴。”

一位负责储存食物的族人上前道:“首领说得是,去年冬天,有几个年轻人抢着吃腊肉,结果好几个人嗓子肿得说不出话,当时还以为是染上了风寒呢!”

轩辕点头:“这就是吃食不当惹的祸。以后储存腊肉,记得搭配些海带一起煮,海带性寒味咸,能软坚化痰,还能中和腊肉的热性,吃着就安全多了。”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高,晨雾散去,阳光洒在木台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轩辕看着台下专注倾听的族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意。他想起岐伯曾说的“上医治未病”,这些关于吃食的学问,不就是“治未病”的根基吗?让族人懂得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吃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这比得了病再去治,不知要好多少倍。

“乡亲们,”轩辕的声音更加温和,“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我把这些宜忌刻在竹简上,你们拿回去后,不光自己看,还要教给家里人、邻居们。咱们联盟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互相照应,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健康,少受病痛的苦。”

他让弟子们将竹简分发给各部落的首领,再由首领们带回部落,抄录后贴在显眼的地方。有位部落首领接过竹简,激动地说:“轩辕首领,您这是给咱们联盟送了份无价之宝啊!有了这‘药食宜忌’,咱们族人的身子骨肯定会越来越结实!”

其他首领也纷纷附和:“是啊!以后再也不用因为吃错东西生病发愁了!”

人群渐渐散去,族人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才听到的内容,有人拿着分到的抄本,边走边互相请教;有人直接往自家的菜地里去,想看看种的菜是不是适合自己吃;还有人跑回家,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轩辕站在木台上,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微笑。阿木走过来,递给他一碗温水:“先生,您讲了一早上,渴了吧?”

轩辕接过水碗,喝了一口,问道:“那些体质分类的简图,都画好了吗?”

“画好了,”阿木点头,“就是把您说的‘热性体质’‘寒性体质’‘痰湿体质’都画成了小人儿,热性体质的画成红脸蛋、爱出汗的样子,寒性体质的画成脸色发白、怕冷的样子,一看就明白。”

“好,”轩辕满意地点头,“把这些简图贴在‘药食宜忌’旁边,族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哪种体质,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就更方便了。”

阿木又问:“先生,那以后要是遇到不知道性子的新食物,该怎么办呢?”

轩辕望向远处的山林,目光深邃:“那就像辨识草药一样,先少量尝尝,观察身体的反应,再问问年长的人,慢慢摸索。医道在变,吃食的学问也在变,咱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让这些学问真正帮到大家。”

他走下木台,看到那位之前问过小米的老者,正拿着抄本和一位妇人讨论着什么。老者指着抄本上的“南瓜”二字,对妇人说:“你总说手脚凉,多吃点南瓜试试,轩辕首领说能暖身子……”

妇人连连点头:“好,好,我这就回家种几棵南瓜!”

轩辕看着这一幕,心里明白,这些关于吃食的学问,就像一颗种子,已经落在了族人的心里。只要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联盟的族人遮风挡雨,守护他们的健康。

而他自己,也会继续探索下去。毕竟,医道无涯,药食同源的学问也无涯,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受益。

那么,这些“药食宜忌”会给联盟带来怎样的变化?族人的健康状况会因此得到改善吗?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