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街道空旷,商铺紧闭。
嬴政的目光在这一条上停留许久。
这种为了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的、近乎强制性的社会暂停,其决断力与执行力,令他深思。
这高效的政令通达与民众配合,若在秦时,驰道传令,即便日夜兼程,消息抵达边陲,灾情恐已瞬息万变。
他看到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的报道画面。
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劝说,协助老人、儿童、困难群众登上转移车辆,被妥善安置在临时避难所。
报道中提到,仅台山一地就提前转移安置了超过九千人。
视频里,避难所内物资储备充足,虽有拥挤嘈杂,但秩序井然,并无慌乱。
嬴政注意到那些被转移民众脸上,除了对风雨的担忧,更多的是一种对安排的信任与服从。
这与史书中记载大灾之下流民失所、易子而食的惨状,形成了天壤之别。
一系列抢修恢复的视频更是让他再一次看到了后世惊人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技术力量。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集结2.4万人的抢修队伍,江门供电局出动2000多名抢修人员,顶着风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地排查故障、修复线路。
报道显示,在台风登陆后的次日上午,江门受影响区域就已基本恢复供电。
视频中,巨大的机械车辆、专业的绝缘设备、训练有素的工人在泥泞和狂风中作业,那种专业性、规模性和效率,
让嬴政仿佛看到了另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他们的战场是基础设施,他们的敌人是天灾造成的瘫痪。
江门市交通运输部门派出294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携带电锯、吊车等设备,迅速清理被风吹倒、阻碍交通的树木和杂物。
画面中,原本被枝干封锁的道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清理出来,恢复通行。
这种对“道路畅通”的重视,让他想起了秦朝“车同轨”、大修驰道的举措,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帝国血脉的流通。
而后世的效率与工具,显然又将这一理念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接着一个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台山市民兵应急分队130人提前集结,在台风期间执行巡查、劝导任务。
画面中,几名穿着统一服装的民兵,冒着风雨,搀扶着一位因风雨受阻、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种寓兵于民、平战结合的组织形式,以及其在非战争状态下发挥的救灾作用,让嬴政若有所思。
秦之锐士,横扫六国,其主要职能是征战与戍边。
而后世这种基层武装力量参与民生保障的模式,似乎拓展了“兵”的涵义。
他还注意到,几乎所有官方发布的信息都及时、透明,通过各类平台广泛传播。
灾情如何、政府在做什么、民众应注意什么、哪里可寻求帮助……
信息渠道的畅通,极大地安抚了民心,也有效遏制了谣言的产生。
嬴政默默地看着,没有发出任何惊叹,也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
他只是像一个最冷静的分析师,将看到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条信息,与他所熟知的那个依靠竹简传递、人力维系、面对天灾往往只能被动承受甚至引发动荡的帝国进行着无声的对比。
后世应对天灾的这套体系,从精准的预测预警,到果断的社会管控,再到高效的专业救援和迅速的生命保障与秩序恢复。
这种强大,根植于先进的科技、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认同。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正在迅速恢复生机的城市。
风雨洗礼后的天空格外湛蓝,楼下传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的声音,远处已有车辆开始穿行。
这时,嬴子慕揉着有些发酸的眼睛从书房走出来,看到站在窗边的嬴政,笑道:“阿父,您回来啦?”
嬴政闻声转过身,目光从窗外收回,已然恢复了一贯的深沉难测,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眺望只是寻常:“恩,回来了。”
嬴子慕凑到嬴政身边,先是跟他一起欣赏了一会儿窗外的景色,
然后,弱弱地开口,旧事重提:“阿父……那个,关于去泰山的事……我刚刚又查了查天气预报和人流量……”
“现在正值暑假,那可是旅游高峰中的高峰!
您知道泰山到时候会是什么景象吗?
那可不是‘人多’两个字能形容的,那是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接踵,寸步难行啊!
从山脚到山顶,尤其是十八盘那段,简直就是一场‘人类迁徙’!
咱们要不……下次挑个淡季再去?”
嬴子慕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嬴政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垂下眼眸,目光平静地落在嬴子慕脸上,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继续编,寡人听着。
嬴子慕垮下肩膀,哀叹道:“阿父啊,你是没感受过暑假景区的人潮威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