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儿搀着罗邦在警局附属医院的休息区漫步着,现在是两天后的上午,蔡沐阳的事尘埃落定,黄局长已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处置过程整理成详细汇报,呈交上级。法律的齿轮一旦转动,便不会停歇——沈家的结局早已注定,沈氏企业的资产清查、责任认定,都将循着法律程序一步步推进,谁也无法徇私。
至于吕家,罗邦没再多问。吕正伟会处事稳妥,吕家后续的收尾、家族内部的整顿,自有他周全安排,无需旁人操心。
“邦子,你应该辞职。”
原本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温情时刻。罗邦听到唐欣儿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有些没不知所措,不解的问道:“宝贝,你为什么希望我辞职呢?谈谈你的具体想法和原因。”
唐欣儿听后更直接的说道:“邦子,我纠正一下,我说的是你应该辞职,而不是希望你辞职,之前你拜师学艺,然后从事这个职业,我理解你,因为所有男孩子都是热血澎湃,英勇无畏的,还有这个职业充满了你儿时对英雄的向往,但是现在不同了,危险性你自己体会到了,并且我俩关系不是简单的男女朋友了,现在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你是马上要为人父为人夫的人了。现在你应该考虑的是为我们以及整个家的将来,而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再继续下去。我得提醒你一个事实,这次你是运气好,但是下次很可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我不想我和孩子将来在家里辛辛苦苦的等来的是一个电要我节哀的电话!”
“我不想每天在家提心吊胆,不想抱着孩子等你回家,等来的却是一句‘节哀’,或是一块冷冰冰的勋章。那些东西再光荣,能比得上你活生生站在我面前吗?我们要的不是英雄,是一个能陪我们吃晚饭、能给孩子换尿布的丈夫和爸爸……”
罗邦沉默地听着,指尖传来她掌心的温度,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阳光正好,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花香,却吹不散唐欣儿话语里的沉重——那是一个女人对安稳的渴望,对家人平安的执念。
罗邦没有说话,温柔的将唐欣儿揽入怀中,唐欣儿也感受着罗邦宽厚胸膛的温暖,就这样,两人一直拥抱着,保持着这种默契。罗邦沉思着,没有反驳唐欣儿的话,因为他没法反驳。唐欣儿说的是“你应该辞职。”态度有些强硬。罗邦明白他的意思,因为她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而罗邦的妻子,所以罗邦陷入了沉思。
唐欣儿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有理有据的,自己才 23 岁,这个年龄应该是什么样的?热血,无畏,冲动,还是享受大好的青春,还是放下这些,做好丈夫,父亲?!他在深思,因为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罗邦陷入了回忆,他自小是听着爷爷讲革命故事长大的。那些战火纷飞里的热血与坚守,那些烈士们用生命写就的忠诚,在他心里刻下了刚硬的印记,也让他早早埋下了对“英雄”二字的执念。
高中时,军旅题材的小说和剧集正盛行,屏幕里军人的挺拔身姿、铿锵誓言,更是让他对军营生活向往得近乎痴迷。那时的他总觉得,人生就该像先辈那样,活得热烈、掷地有声。
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年少时的任性让他错过了大学,更与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涯擦肩而过。日子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他变得孤僻起来,心里的那团火没处烧,身边也没人能懂他这份失落。后来,他发现和小朋友相处时最自在——孩子们的纯粹能接住他无处安放的念想,也能稍稍抚平那份藏在心底的寂寥。
二十出头的年纪,心里揣着热血与抱负,怎么可能甘心在电影院的昏暗光影里耗一辈子?罗邦知道那不现实。
机缘巧合下,他走出熟悉的环境,在外面闯荡,结识了新的朋友,想在历练中为自己拼出条新路子。起初,他和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务实,从最基础的活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攒着力气,盘算着学门专业技能提升自己。
可现实又一次兜头泼来冷水。眼看生活刚有起色,身边有了一群能说上话的朋友,甚至遇到了心动的女孩,两人却因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的悬殊,招来了旁人的嫉妒,连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罗邦咬着牙,逼着自己放下那段感情,只想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过几天安稳日子。
命运却在此时拐了个弯。他遇见了安叔——那个像伯乐般看透他骨子里血性的人,不仅给了他希望,更将一身本事倾囊相授,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守护”的渴望。
一年里,罗邦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历练,综合考评时,他没辜负安叔的栽培与期望,以优异的表现通过考核,如愿进入了国家附属的“灰衫”保镖机构。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在这里,终于有机会用热血与本事去守护,有机会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活成自己从小向往的“守护者”模样。
师父(安叔)和师兄曾反复叮嘱他:“热血无畏、心怀信仰是好事,肩上的责任更重,得把这份热劲儿用到正道上,守住初心,但不能鲁莽冲动,保护别人的同时,也要爱惜自己的舍命!”他当时重重点头,眼里的光,比任何时候都要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