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罗邦就来到了小镇上,这一切还是和他记忆中的一样,街边的早餐店有很多的客人在吃着家乡地道的米粉,旁边还会添一两笼小笼包。街道两侧还是有很多商贩售卖着自己养殖的生鲜和自己种的农作物。我敢保证这些食材外表虽然会粗糙一点,或者蔬菜上还沾点泥巴,但是他们昨天或者几个小时前不是还在自家的养殖点,就是在属于自己的田地里,所以新鲜程度绝对要比超市里的好很多。
小镇上已经有了不少人,街边的铺子陆续有人进出。一家的豆腐坊飘出阵阵豆香,蒸腾的热气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门口已经排起了队,都是等着买新鲜豆腐的街坊。
婶子,今天空心菜不错啊!老板一边给客人切豆腐,一边朝她打招呼。
那是,今天刚下地里摘来的,菜长得可水灵了。婶子放下担子,麻利地摆开摊位。她从筐底摸出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着温热的米粥,就着自家腌的萝卜干慢慢喝着。
小镇上热闹起来。卖鱼的摊位上,草鱼在盆里扑腾,溅起水花;卖肉的案板上,新鲜的猪肉还冒着热气;早点摊飘来油条的香味,老板娘熟练地翻动着油锅里的金黄面团。
婶子旁边是个卖腊味的老头,挂着的腊肠在晨光中泛着油亮的光泽。对面新来了个卖莲蓬的大妈,竹篮里摆着新鲜的莲蓬,还带着池塘的水汽。
这空心菜怎么卖?一个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妇人停在了摊前。
两块五一斤。婶子站起身,您看多新鲜,今早刚摘的。
妇人蹲下身,仔细翻看着青菜:便宜点吧,两块。
这可不行,婶子摇头,您看这菜多水灵,我天不亮就去摘的......
讨价还价的声音混在早市的喧嚣里。太阳渐渐升高,街边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蝉鸣声越发响亮,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鱼腥、豆香、汗味、花香......
罗邦把这些喧嚣的情景都尽收眼底,这里的一切让他格外熟悉,同时又感觉很亲切。长时间待在县城里面,少了这样接地气的烟火气息,现在又感受到了,让他更加开心。他先是去早餐店打包了 4 份米粉和两笼小笼包,然后去卖生鲜的地方买了点新鲜的里脊肉,还有一条不大不小的草鱼。接着买了些新鲜的蔬菜,然后去百货用品店里买了一些米和调味品,挑了点生活用品,心想两个女生和小朋友清洁还是要讲究一些,买了沐浴露和洗衣液和……用品,把能想到的都带上之后,来到了小镇慢慢游的临时站点。拿出 15 元巨资,叫了一辆慢慢游回家。
回去的路上,这位慢慢游大叔很健谈,先是问罗邦,小伙子是暑假回家休息是吧?现在应该上大学了,在哪读书啊?然后又问外面怎么样怎么样?接着又说我们这里也挺好的,有座寺庙可以去拜拜,很灵验,周围有些景点不错,到时候我也可以带着你们观光……罗邦只是笑着礼貌的回应,没有说太多的情况,因为他了解这些大哥看上去挺和善,但背地里面还是和普通的商人一样。做起生意来嘛肯定要对这些不常来或者不常在家的人“特别照顾一下。”一路上大叔是跟罗邦聊得很热情,罗邦也听着大叔给他说他们的生活和村里的情况。不一会就到了村头,罗邦下了车,然后,罗邦就拎着买回来的东西回到了家里。
罗邦刚到家里小院的围墙旁边,就听到了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罗邦从小院侧门进入,刚进去就看到唐欣儿在做伸展活动,然后苏瑶和乐乐在一旁,坐在凳子上,乐乐拿着本子在做朗读!
这时,院子里的三人也看到了回来的罗邦,乐乐放下了手中的本子,开心的跑过来帮罗邦拿东西,二女也先后走了过来,罗邦开口道:“让你们久等了,先吃早餐吧,我今天买了的足够的食材,可以自己做饭了。”
苏瑶和唐欣儿接过罗邦手里的东西,然后唐欣儿说:“太好了,今天可以吃到我们苏女侠亲自做的饭菜了,想到这里,我的口水就流下来了。”
苏瑶说:“行了,别抬举我了,我就随便做点,大家一起吃喽。”
这时候乐乐开口道:“瑶瑶姐姐太谦虚了,乐乐好久没吃到你做的饭菜了罗邦哥哥也一定会喜欢的。”
罗邦虽然有些惊讶,不知道一向优秀的苏瑶还有一手好厨艺。但也忍不住开口对苏瑶说道:“哦,那我也一起谢谢你帮我们开小灶了,我帮你打下手。不过我们先别站在这说了,进去坐下把早餐吃了吧。”
众人一起进了屋子,然后来到待客厅的桌子旁边,各自都拿了一份米粉和,然后找凳子坐下开口吃。那起来。罗邦说道:“这是我们镇上最好的一家早餐店里的,大家尝尝。”都打开餐盒,然后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虽然是夏季,但因为来回的路上过了一些时间,所以不是很烫了,可以直接开口吃。众人尝了一口之后,唐欣儿说道:“嗯,不错,不比县城里的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