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 第216章 搞事情?送你一把火!

林治静坐在马车内,外界细微的声响皆未能逃过他的耳力,他已然敏锐地感知到,一位绝顶高手正悄然逼近。

然而,当他轻轻掀开车帘,映入眼帘的竟是子胡,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月色如水,洒在子胡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神秘与超凡。

子胡双眼缠着布条,手中长剑犹带血痕,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整个人宛如自九天之上降临的谪仙,举世而独立。

“多谢师父提醒,今家母已经病愈,子胡归来拜师!”子胡看到林治即刻郑重地跪在地上,当即充满感激与敬意道。

上次他在满月楼想要拜林治为师的时候,幸得林治及时告知他母亲病危的消息,并慷慨解囊,给了他一大笔钱。

他这才匆匆赶回家中,结果发现年迈的母亲确实患了病。好在他带着老母亲问病及时,如今他的母亲已经痊愈,所以决定回来拜师。

若说此前的拜师是因为钦佩林治的音乐才华,那么这一次已经夹带着恩情在里面,毕竟不是林治的话,自己老母亲恐怕真要病逝了。

“少爷,他比我强得多!”烂强刚刚目睹子胡出手的全过程,亦是小声地道。

林治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于是点头答应道:“好,今后你便是我的徒弟,暂时跟在我身边!乐器之事,若有什么不明,可随时问我!”

“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三拜!”子胡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于是郑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次日清晨,天色尚带着几分朦胧的灰蓝。

林治头戴方巾,身穿传统的青色长衫,脚步沉稳地踏入顺天贡院那庄严肃穆的大门,参加乡试第三场。

这一场乡试,考的是五道策论题。

历来乡试首重四书五经题,不管是第二场的官方应用文写作,还是这第三场的策论题,其实更多是基础考核。

国家的治理方针,又怎么可能真的指望这些幼稚的生员。如同前世每年的高考政治题目,不管立意多深,却是没人指望这些高中生真能拿出治国良方。

随着考生入场完毕,顺天贡院的大门重新关闭。随着明远楼的钟声悠扬响起,此次考试的试卷纷纷派发下来。

林治在接到试卷后,亦是第一时间审阅五道考题。此次的策论题目涵盖农事、水利、风俗等诸多领域,其中一道关于盐法的策论。

原以为只是走过场的题目,但看到这最后一道盐法的策论,隐隐感觉这个出题人分明就是想要搞事情了。

自从户部尚书萧文上台后,一直在主张推动“折色法”取代“开中法”。

开中法的本质是以运力换盐,更通俗的称呼是“输粟易引”。只是在这场交易中,边军得到充足的粮食,而盐商得到盐引。

至于朝廷,确确实实是一文钱都没有进账,亦是很多短视政客抨击开中海的原因。

因山西离边境最近,所以山西占据着地利,故而很多商人跑到那边十分勤恳地开荒种地。渐渐地,原本边地需要江南运粮过来,但现在大部分的粮食已经由山西那边就地解决了。

正是如此,江南集团亦是大力推动朝廷废除“开中法”,改为用银两就可以买到盐引的“折色法”。

他们之所以敢提废除盐法,主要的理由是边地的粮贱。在他们精湛的换算下,朝廷通过“折色法”可以将盐引卖出八百万两,而仅需要花费四百万两就可以在边地收粮,而朝廷亦是能够从中得到四百万两的财政收入。

面对来自四百万两的诱惑,加上萧文所代表江南集团的上下打点,现在呼唤朝廷废除“开中法”的声音越来越大。

“搞事情是吧?那便如你所愿!”林治沉思片刻,于是眼睛闪过一抹自信的光芒道。

原本他是不打算触碰这种政治敏感的话题,但乡试主考官魏光斗都敢在乡试上问了,那么自己又何必还藏着掖着呢?

最重要的是,既然这是他出的题,那么就得接受有反方意见,总不能所有考生都得支持那个误国误国的盐法改革吧?

林治端坐在考位上,深吸一口气,眼神专注而坚定。

在脑海构建一番后,他提笔蘸墨,捻袖挥毫。此刻如同一位沉稳的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洋洋洒洒地开始答题。

折色法最大的破绽是边关地粮食并不是固定的,朝廷一旦废掉了开中法,那么商人为何还积极跑到危险重重的边地开荒种地。

一旦商人不在边地积极种地了,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别说四百万两买粮,恐怕四千万两都买不来相等的边粮。

“夏太祖,法之始,祖宗之法法不可以轻变也,亦不可以苟因也……”他笔下的文字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出他的见解与思考。

与此同时,乡试的审卷工作已如精密的钟表般悄然启动。

时光回溯到那日第一场乡试结束之时,收卷官们神色严肃,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他们将四千多份考生的试卷小心翼翼地封存进箱子,沿着那条宽大笔直的青砖甬道,将试卷稳稳地送往至公堂。

至公堂内,以北直隶巡抚陈安之为首的外帘官们正襟危坐,如同前世的公证人那般,确保乡试的公平公正。

收卷官送来的考生“墨卷”整齐地摆放在案上,收卷所的小吏们开始认真筛选。他们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寻找落了印记之类的问题试卷。

这些有问题的试卷会送到公堂上的北直隶巡抚陈安之那里,陈安之在确认试卷确实存在问题后,便拿起蓝笔,沉稳地誊录归类,即是考生闻虎色变的“登蓝榜”。

至于那些检查没有问题的试卷,则如同通过体验的士兵般,被收卷所统一用印铃记,随后被送往弥封所。

弥封所里,小吏们手法娴熟,将考生的信息用厚纸仔细弥封起来。在完成这一步后,后面接触到试卷的人便只知试卷内容,而不知答卷人是谁。

经过弥封的试卷,如同整装待发的士兵,被全部送至誊录所。

誊录所内,三百名擅于书写的小吏正端坐在案前,他们对送来的墨卷进行誊抄。由于他们统一用的是朱笔,故而他们抄出来的试卷又称“朱卷”。

喜欢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