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斋堂露馅险象生》
夜幕如墨,浸染着庐山深处的古刹。禅房内,油灯如豆,映照着建文帝文奎苍白而惊惶的面容,以及围坐在旁的张一斌、欧阳菲菲、罗子建和陈文昌四人。窗外,夜枭啼鸣,风声鹤唳,仿佛每一片阴影里都潜藏着东厂番子那双窥探的眼睛。
方才丛林中的那场生死追逐,耗尽了他们的体力,更绷紧了所有人的神经。 “陛下……”欧阳菲菲刚开口,便被文奎一个微弱的手势打断。 “贫僧……法号了尘。”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目光却下意识地瞥向腰间那枚虽被僧袍遮掩、却依旧能触其轮廓的玉佩。
那惊鸿一瞥的龙纹螭钮,早已被欧阳菲菲精准捕获。 “咚——咚——咚——”悠远而沉重的钟声划破山寺的寂静,是晚斋的时刻到了。但这钟声听在众人耳中,却如同追兵逼近的战鼓。
斋堂内,气氛凝重。稀薄的米粥,几碟寡味的腌菜,便是全部的膳食。了尘(建文帝)低眉顺目,与寺中僧众并无二致,然而,当他伸出筷子,极其自然却又无比迅速地略过那碟色泽暗沉的腌苦瓜,转而精准地夹向一旁少得可怜的腌嫩姜时,陈文昌的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这细微的偏好,源于长期养尊处优形成的味蕾记忆,在这清规戒律森严的寺院斋堂里,显得格外突兀。 几乎是同时,斋堂角落,一个一直低垂着头、慢条斯理咀嚼着的灰衣僧人,动作有了一瞬间的停滞。他虽然穿着僧袍,但那挺直的背脊和过于锐利的、正悄然扫视全场的眼神,与周遭真正六根清净的僧人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如同猎鹰,锁定了了尘那双避苦就甘的筷子。 陈文昌心中警铃大作。他认得那种眼神——那是东厂探子特有的、混杂着审视与残忍的目光。露馅了!这细微的饮食习惯差异,在这警惕的猎犬面前,无异于黑夜中的萤火! 必须立刻补救! 陈文昌急中生智,猛地咳嗽一声,吸引了些许注意,同时手忙脚乱地在自己宽大的袖袋里摸索着,嘴里嘟囔着:“哎呦,瞧我这记性,了尘师兄,您托我带来的家乡酱料,差点给忘了……” 说着,他掏出一个在现代社会再普通不过的、印着夸张logo的塑料小袋——某品牌猛辣辣椒酱。他迅速撕开口子,不由分说,将小半袋通红粘稠的辣酱挤进了尘碗里的腌菜上,热情地搅拌着:“您快尝尝,是不是这个味儿!保准下饭!” 刹那间,一股极其刺激、与整个时代和场所都极度违和的辛辣气味弥漫开来,引得周遭几个真和尚侧目皱眉。
了尘愣住了,看着碗里那一片惊心动魄的红油,一时不知如何下口。 而那东厂探子的目光,瞬间从了尘的筷子上,转移到了那袋“形貌诡异”、色泽可疑的“酱料”上,怀疑之色更浓。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伙人有问题!这绝非凡间寺院该有之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一斌猛地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惊慌:“不好!偏殿丹房!我方才路过,见里面红光隐现,异响阵阵,莫不是师叔祖的炼丹炉要炸?!” 炼丹炉爆炸?在这寂静的古寺,这无疑是骇人听闻的消息!斋堂内顿时一阵骚动。
那东厂探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一愣,下意识地朝偏殿方向望去。 “快!快去帮忙!”罗子建立刻会意,高声附和,同时一把拉起了尘,“师兄们快疏散!了尘师兄,你熟悉路径,快带我们从侧门走,避开危险!”
四人簇拥着尚未反应过来的了尘,趁着一片混乱,疾步冲出斋堂,直奔寺院侧后方那荒废的偏殿丹房。身后,传来寺僧惊慌的呼喊和杂乱的脚步声,其中必然混着那个紧追不舍的东厂探子。 偏殿内,灰尘蛛网遍布,一座小小的青铜丹炉寂然矗立,冰冷无声,哪里有什么红光异响? “快!关门!”张一斌低吼。
罗子建迅速合上沉重的木门,捡起一根粗木杠勉强闩住。 “现在怎么办?他们马上就到!”欧阳菲菲急道,门外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推搡门板的声音。 陈文昌目光飞速扫过丹炉,又看看手中还剩大半袋的辣椒酱,再瞥见张一斌口袋里露出的那个银色金属块——自热火锅。
一个更大胆、更荒诞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斌哥!自热火锅!快,塞进丹炉里!菲菲,找些柴火虚盖在上面!子建,找点水来,等下泼在炉子上制造蒸汽!”陈文昌语速极快,手下不停,将剩下的辣椒酱胡乱抹在丹炉外壁和周围的地上,那刺鼻的辛辣味更加浓郁,“这味道,像不像丹药炼岔了产生的毒火异臭?” 张一斌瞬间明白,利落地拆开自热火锅包装,将正剧烈发热的料包整个塞进冰冷丹炉底部,罗子建则将找来的一瓢水泼在滚烫的炉壁上。
“嗤啦——”一声,大量白汽蒸腾而起,混合着辣椒的呛味,瞬间弥漫整个丹房,景象煞是骇人。 “砰!砰!砰!”门被撞得山响,木杠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就是现在!”陈文昌大喊一声。 张一斌深吸一口气,猛地抬脚,一记凌厉的跆拳道侧踢,狠狠踹在本就摇摇欲坠的木门内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