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郑和的区块链》
宝船舰队如同一片移动的森林,在午后的阳光下于墨绿色的海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欧阳菲菲倚在船舷边,看似在欣赏跃出海面的飞鱼,实则目光锐利地扫过远处海平线上几个若隐若现的小黑点——那是被击溃的海盗残余舢板,仍在不死心地远远缀着。
自上次缴获那封带有二维码的投降书以来,舰队的气氛变得外松内紧。郑和下达了密令,所有缴获的海盗物品,无论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都必须送至罗子建等人所在的“格物斋”进行查验。所谓的“格物斋”,不过是舰队长给他们这几个“番邦奇人”安排的一个狭窄舱室,如今却成了舰队里最神秘的技术分析中心。
舱门被推开,陈文昌抱着一摞刚从俘虏船上搜来的物品走了进来,一股海腥味和硝烟味混合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都是些破烂,”他抱怨道,“锈刀、发霉的饼干、几枚劣质的西洋银币……哦,还有这个,看起来是他们的账本,脏得要命。”
他嫌弃地用两根手指拎着一本油腻发黑、边角卷曲的册子,作势要把它扔进角落的杂物堆。
“等等!”张一斌叫住了他,游戏宅的直觉让他对一切“册子”类物品都保持高度敏感,“账本?海盗还记账?给我看看。”
他接过册子,入手沉甸甸的,封皮是一种粗糙的鞣制皮革。他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的纸张粗糙发黄,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间或夹杂着一些古怪的符号和数字。
“记录的是物资分配,劫掠所得,还有……奖惩?”张一斌粗略翻了几页,眉头渐渐皱起,“这记账方式有点怪。不像单纯的流水账,每一笔后面都跟着好几个奇怪的墨点印记,而且前后关联性很强,修改一处,后面好几页的印记似乎都对不上了。”
正在用自制蒸馏装置提纯淡水的罗子建也凑了过来,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听起来像是某种防伪校验。类似于……古代的复式记账法?但这些墨点印记太不规则了,不像是标准符号。”
欧阳菲菲被他们的讨论吸引,放下手中的战术观察走了过来。她拿起账本,仔细审视着那些墨点印记。她的目光最为毒辣,尤其擅长发现细节 pattern。
“这不是随意点的。”她忽然开口,手指点着其中一页,“你们看,这些墨点的深浅、间距,尤其是这个,边缘有极细微的毛刺扩散,这不像毛笔写的,倒像是……用某种特制的、极细的金属印章戳上去的。”
她的话让舱内安静下来。一种怪异的感觉萦绕在几人心头。一群古代海盗,用着超越时代的二维码,现在又可能用一种极精密的技术在账本上做防伪标记?
“我们需要更专业的眼光。”罗子建沉吟片刻,转身从他们宝贵的防水储物箱底层,翻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物品——那是他们仅存的、屏幕已经有些裂痕但尚能开机的平板电脑。他熟练地开机,点开一个图片增强分析APP——这是他们之前用来分析模糊藏宝图扫描件的工具。
他将账本上一处复杂的墨点印记放在摄像头下,进行高精度拍摄、锐化、增强对比度。当处理后的图像出现在屏幕上时,四个人几乎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根本不是什么随意的墨点!
在增强后的图像里,那些印记显露出极其复杂的、由无数微小点阵构成的几何图形。每一个图形都独一无二,结构精巧,蕴含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逻辑美感。这绝非这个时代能有的技术!
“这……这他妈是哈希值(Hash Value)的图形化表达?!”张一斌失声叫道,眼睛瞪得滚圆,“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将加密后的数据信息,以微观物理的形式‘打印’在了纸上?!”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
哈希值?区块链?这些概念与15世纪初的航海世界格格不入,其违和感不亚于在甲骨文上看到二维码。巨大的荒谬感之后,是深入骨髓的寒意:那群海盗,或者说海盗背后的指挥者,不仅在运用科技,更是在运用一套完整的、基于密码学和分布式记账的现代金融管理体系!
“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罗子建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如果每一本流出的账册都是链上的一个节点,那么意味着海盗的内部管理高度透明,任何一笔交易、一次劫掠、甚至一颗钉子的去向,都被所有持有账本的上层头目共同监督。这极大地避免了贪污内斗,提升了组织效率……天啊,是谁在给他们灌输这套理念?”
“而且,”欧阳菲菲指着账本上前后关联的印记,“修改任何一处的记录,都会导致后续所有印记对不上,这完美解决了账本的真实性问题。这比明朝户部的账册还要先进几个次元。”
陈文昌拿起那本油腻的账本,感觉重如千钧:“所以,我们缴获的不是一本普通的账本,而是……他们分布式网络里的一个‘账本节点’?这玩意……是海盗的‘区块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