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还俗大考》
监考执事僧慧明那苍老枯槁的手指,指向香案另一端时,时间仿佛凝滞了一瞬。香炉里逸出的细烟都止止了流动。罗子建顺着那根仿佛蕴含莫大力量的手指看去,瞳孔猛地一缩,下巴差点砸在面前那张充当考桌的矮几上。
那里躺着的,赫然是一张方方正正、边角裁剪圆润、在昏黄油灯光下反射着微光的——手机钢化膜!
“噗!”旁边传来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气音,是陈文昌。他正死死捂住自己的嘴,肩膀可疑地剧烈耸动,脸憋成了酱紫色。张一斌则直接翻了个巨大的白眼,无声地用口型骂了一句现代国骂,烦躁地抓了抓自己刚长出一点青茬的光头。欧阳菲菲秀眉紧蹙,目光在那张钢化膜和慧明那张古井无波的老脸上来回逡巡,试图找出哪怕一丝玩笑的意味。没有。老僧的眼神空洞得如同寺里那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只有香案上摇曳的烛火在那浑浊的眼底投下跳动的光点。
“考…考生罗子建,”罗子建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请…请大师明示,此物…此物何来?又…又作何解?”他脑子里一团浆糊,《金刚经》?无住生心?这跟钢化膜有什么关系?难道要论证这层薄玻璃“不住于相”,能看透屏幕下的花花世界?还是说它“生心”保护手机屏幕免遭破裂之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慧明眼皮依旧耷拉着,仿佛入定,声音平板无波,如同念诵经文:“此物非金非玉,无色无形,却能护持方寸琉璃世界,令诸般妄念色相,纤毫毕现,历历在目,却又触之不及,如露如电。金刚般若,破相离执,无住生心,于此物之性用,岂非暗合?”他顿了顿,那空洞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罗子建的身体,“解吧。一炷香为限。” 旁边侍立的小沙弥立刻点燃了一支细长的线香,青烟袅袅升起。
罗子建盯着那缕烟,感觉自己快要窒息。这老和尚怕不是穿越的吧?还是寺里WiFi信号太好连上了未来?他求助般地看向同伴。陈文昌强压下笑意,对他做了个口型:“比喻!往金刚不坏上靠!”张一斌则做了个猛拍桌子的动作,意思大概是“管他呢,硬解!”欧阳菲菲微微摇头,眼神示意他冷静,指尖沾了点茶水,在矮几上飞快划了几个字:“空性、保护、显而不染。”
罗子建深吸一口气,死马当活马医吧!他硬着头皮,调动起昨晚临时抱佛脚塞进脑子里的那点可怜佛理,再糅合进对现代科技产品朴素的认知,开始磕磕绊绊地阐述:“呃…大师明鉴!此…此物虽薄如蝉翼,却…却蕴含金刚不坏之志!正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覆盖于那琉璃屏幕之上,使其显现诸般色相信息,却又提醒使用者,此皆光影流转,梦幻泡影,不可执着…它自身…无住!对,不住于保护之功,不住于透明之相,随缘应物,屏幕破则碎,屏幕安则存,生…生其护持之心,却无贪功之念!此乃…此乃无住生心之…之微末体现!”他越说越觉得自己在鬼扯,额头上冷汗涔涔。
慧明老僧依旧面无表情,沉默了片刻,就在罗子建以为他下一秒就要喊“叉出去”的时候,老僧微微点了一下头,几乎难以察觉。“下一题,考生陈文昌。”
陈文昌精神一振,终于轮到他了!他昨晚可是把《坛经》的重点做了个思维导图,就藏在宽大的僧袖里。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引经据典,好好展示一下什么叫“高僧速成班”的优秀毕业生。
“请陈施主,”慧明的声音依旧毫无波澜,“以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之偈境,解此物之禅意。”他枯瘦的手这次指向的,是香案另一边一个不起眼的物件——一个巴掌大小、通体漆黑、只在顶端有一个小小红色按钮的长方体。
陈文昌脸上的自信瞬间僵住。那东西他太熟悉了!正是他偷偷带进寺里,藏在铺盖卷深处,用来在夜深人静时“抚慰”自己那颗躁动现代灵魂的宝贝——电子木鱼!按键即响,自带多种佛音循环,还能调节音量!此刻它静静躺在庄严的佛前香案上,那小小的红色按钮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他。
冷汗“唰”地一下冒了出来。陈文昌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嗓子眼。完了!私藏违禁现代物品!这在戒律森严的乌龙院,轻则杖责,重则…他不敢想下去。更要命的是,要用六祖最核心的偈语去解这个…这个科技与信仰的缝合怪?怎么解?说它体现了“明镜亦非台”的虚无?还是“本来无一物”的空性?可它明明是个实实在在的、能发声的电子设备啊!这题比罗子建的钢化膜还离谱!
“考…考生陈文昌…”他的声音都在发颤,大脑一片空白,昨晚背熟的经文此刻全成了乱码。他下意识地偷偷去瞄袖口,试图找出那救命稻草般的思维导图一角。
“陈施主,”慧明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丝,带着一种洞察秋毫的穿透力,“佛门清净地,心外无物。执着于袖中那点‘文字相’,可解得了这‘本来无一物’的禅机?”他浑浊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陈文昌的袖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