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签订设计合同
清晨,仲明主持的调度会准时召开,会议核心议题依旧是伞齿轮生产计划的推进,而当前生产的关键瓶颈仍集中在机加工环节。
会上,即将临盆的晓芬虽身体愈发不便,却始终坚守岗位,她向众人汇报了加工车间的最新情况。晓芬表示,上周新入职的三名技工学习进步迅速,预计下周便可独立上岗操作,这为伞齿轮月产量突破3000个的目标带来了可能。同时,自实行奖金与工件挂钩的激励机制后,车间产量至少提升了10%,受此带动,2956号齿轮的产量有望突破5000个。值得欣慰的是,除机加工车间外,公司其它车间的生产工作均正常有序开展。
调度会结束后,参会人员陆续离开办公室,最终只剩下廷和、永明与仲明三人。随后,廷和做出部署,他安排永明前往会计处领取支票,并从仲明手中拿着合同章,前往设计院办理合同签订及款项交付事宜。安排妥当后,廷和也离开办公室,前往村委。
此时的村委办公室内挤满了人,杨村长见到廷和进来,立即将他拉到屋外说道:
“我这里一时半晌断不开人,你先在外面稍等。等郝乡长和队长抵达后,咱们去你厂里,我把这里的事情交接给治保主任后,也会立刻过去。”
没过多久,建筑队长率先抵达,紧接着郝乡长乘坐吉普车也赶到了村委,杨村长迅速交接完工作,便与众人一同准备前往齿轮厂。
办公室内,廷和将刚沏好的一壶茶,一一斟入四个杯子中。
郝乡长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两面锦旗上,不禁颔首称赞:“廷和,你这厂子办了一年多,就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实在了不起。听说你的伞齿轮也已顺利投产,利润更是翻了两倍。”
一旁的杨村长接过话茬:“可不是嘛,要不怎么说又要建新大楼了。这大楼一建就是4700平方,我估摸着投资怕是要200万。”
“应该用不了那么多吧。”廷和轻声回应。
杨村长当即给他算起了账:“你这大楼是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天井还是钢结构玻璃顶,单是土建工程,200万都未必打得住,再加上几十台机床的投入,200万肯定不够。咱先不说这些,还是谈谈施工的事,郝乡长您先讲讲。”
郝乡长放下手中的茶杯,环视众人一周,开口说道:
“那我就直说了。大家都知道,咱们乡连个像样的建筑队都没有,马上要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还得请外人来干,钱都让别人赚走了。乡党委为此开了好几次会,把这事交给我来办,这些日子我正犯愁呢,多亏杨村长那个电话,给了我一个惊喜。”他看向建筑队长,“队长,要建齿轮厂这栋大楼,你缺什么人尽管说,我来协调,咱们硬着头皮把这活干完,建筑公司的架子不就搭起来了。”
建筑队长立刻应声:“干这活,大概需要60个左右的工人,可我目前只有30来个,刚好一半。现在主要缺5个木工、5个钢筋工、10个瓦工,剩下的就是普通劳动工了。”
郝乡长听后,拍了拍建筑队长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就缺这几个人?简单!我3天之内就给你凑齐。将来建筑公司暂时就建在你们村上,后续由镇上领导统筹,杨村长先帮忙找个大院,把人安置好。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四人寥寥数语,一番简短交流,便将建厂施工、组建建筑公司的大事敲定下来。
话分两头,永明从齿轮厂出来,骑摩托车直奔城里设计院。一踏进设计院的大门,便与传达室的工作人员打着招呼,脚步不停,径直朝着二楼走去。他此行目的明确,直奔设计二室,很快便在办公室里找到了韩主任。
“韩主任,张工昨天去我们厂勘察完现场,特意让我今天来签合同、交款项。”永明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韩主任闻言,示意永明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随后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份印刷规整的合同书。他快速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将合同推到永明面前,同时递过一个印泥盒:
“你把你们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填上,签上负责人的名字,再盖上单位的合同章。”
韩主任接着说道:“盖章之后,你往左拐去财务室交钱就行。你们这个项目共4700平方,我们按最低价每平方5元收取,有马经理的关系,又给你们省了5毛钱,算下来总共是元。”
永明按照要求一一办妥,拿着盖好章的合同前往财务室交了钱,之后又折返回韩主任的办公室。韩主任留下两份合同,将另外两份交给永明:“你自己留一份,再送一份给张工。以后项目上的事,你直接和张工接洽就好。”
其实,永明刚进设计二室时,就已经看到张工在不远处伏在绘图板上专心画图。他拿着其中一份合同,快步走到张工的图板前:
“张工,合同我已经签好了,给您送一份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