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会战前的准备
办公室墙上的挂钟刚跳过七点三十分,廷和捏着半截铅笔在记事本上敲了敲,目光扫过参会人员 。
“砂型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廷和没绕弯子,视线落在角落里的小白身上。小伙子刚从铸造车间赶过来,蓝色工装的袖口还沾着几点黄砂,闻言立刻挺直了背:
“师傅,现在日产240套稳当得很。就是烘干室那一间房子太局促,要是能把温度再提两度,空间再扩点,冲到300套问题不大。”
他顿了顿, “主要是烘房里的架子摆不开,有时候砂型得在外面堆1小时才能轮进去。”
廷和点点头:“烘干的事我去盯,你先按最大产能备料。”话音刚落,墙上的挂钟指向7点45分,仲明推开玻璃门走进来,手里的文件夹在桌上轻轻一放。
“说个正事。”仲明的声音比往常沉了几分,调度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拖拉机厂刚签了出口单,四到六月份,咱们得每月供五千个齿轮。”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折算下来,每天至少得产出200个合格齿轮。今天先通气,两天后必须按新计划转起来。”
有人倒吸了口凉气。200个——这意味着从砂型铸造到热处理的每个环节都得提速。廷和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儿子的膝盖,仲明会意,合上文件夹:“具体方案各车间制定个方案,散会后小白留一下。”
众人鱼贯而出时,廷和已经在纸上画起了草图。“铸造车间西墙外那片空地,能不能利用起来?”他指着图纸上的虚线,“把茶水炉往北移六米,除茶水炉外剩下的十三米,隔成新的烘干室,跟老的连起来,面积直接翻倍。”
小白凑近一看,眼睛倏地亮了:“师傅,您这招太妙了!老烘干室的烟囱正好能从新烘干室穿过去,南墙打个洞通出去,余热还能提高室温,省得再装加热管!”
“就这么办。”仲明在图纸上重重圈了个圈,“建筑队下午就动工,争取明天天黑前弄好。小白,从后天起,你那边每天得保证210个砂型,多出来的留着备用,别让下道工序断了粮。你回去时把钱师傅叫来。”
“没问题!”小白攥了攥拳头,转身时脚步都带着风。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钱师傅走了进来。他刚一进门,廷和便立刻从旁边搬过一把椅子,笑着招呼道:“钱师傅,快坐。”
没等廷和再说些什么,钱师傅便率先开了口,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
“你们是要谈增产的事吧?我刚才开完会回去,已经跟大伙儿商量过了。一天出七炉合金钢,没问题。就算哪天有点小不顺利,顶多加班个把小时,实在不行还有个办法,中午轮班吃饭,绝不耽误事儿。所以啊,一天七炉肯定能保证,也不用给加班费。”
一旁的仲明听完,和廷和对视一眼,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廷和点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激:
“那可就要多辛苦你和兄弟们了。对了,张师傅前几天说,他打算在出铁口加个防护罩,这样铁水就溅不到你们身上,干活也能更安全些。”
钱师傅一听,脸上笑意更浓:“他昨天就把防护罩安上了,确实好用,安全多了。生产这边你们尽管放心,我们肯定拖不了后腿。没别的事儿,我就先回去了,那边还等着安排活儿呢。”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钱师傅走后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仲昆走了进来。廷和见他来了,连忙说道:
“你来的正好。你嫂子怀孕了,夜班实在上不了,你联系一下机床维修站,让他们再给咱介绍个车工来,最好是个男的,能上夜班的那种。”
仲昆一边点头应着“好嘞”,一边好奇地问:“对了,听说前几天仲明去了趟长沙?”
廷和忙打断他的话,解释道:“前几天机械局来了个电话,让咱们厂派个管技术的人去长沙开个技术交流会。那时候你不在家,我和仲明商量了一下,就让他去了。你看,他还带了不少资料回来,不过大多是汽车配件方面的,跟咱们关系不大。”
说着,廷和把挑选出来的样本递给仲昆,略带惋惜地补充道:“哎,也算是白跑了一趟,没什么实际收获。对了,拖拉机厂的一个总工也去了那次交流会。”
齿轮厂的办公室里,仲昆随手拿起桌上的样本册翻了翻,心思却还在厂里缺人的事上。放下样本,他没多犹豫,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打给马媛机床维修站的一个同学。电话接通时,那头传来清晰的应答声,巧的是,那位同学正好在单位。仲昆开门见山,说自己想招一个男车工。
电话那头的人像是早有预料般笑了笑:“你的电话来得正好!我这个培训班再有3天就结束了,里头有个男车工是来进修的,原先就是三级工,这次是想晋升四级,技术没得说,就是工资上可能得稍高一点。”
仲昆听着,心里有了数,当即应道:“没问题,我明天去见一见,领他到厂里看一下。只要技术真行,晋级的事包在我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