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背叛
5.01 马媛夜劝仲昆
仲昆悻悻地从会计室出来,想了想现在唯一能说上话的只有母亲,他没有开车,一个人走回家,推开院门时,“哗啦”一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母亲正坐在槐树下的小凳上剥苞米,枯黄的苞米叶堆了半篓,她戴着顶旧绒线帽,手指麻利地撕着叶子,看见他进来,眼里先是一亮,随即又弯成了月牙。仲昆没说话,径直从墙根拖过另一张小凳,挨着母亲坐下,伸手就从竹筐里拿起了一根苞米。
“怎么有时间回来陪我剥苞米?”母亲的指甲缝里沾着泥土,说话时带着点笑意,手里的动作没停。
仲昆的手触到苞米粗糙的外皮:“从厂子里回来,爸好像不太愿意理我。”
“那是你自己找的。”母亲轻轻叹了口气,却没责备的意思,“小的时候你爸最喜欢的就是你,心眼比你哥和你弟都多,他俩遇着难事没辙,你总能想出办法来。”她顿了顿,手里的苞米叶被撕得利落,“还记得有一次,你爸带你去翻砂厂,他一个工友不知为啥大声指责你爸,没等你爸开口,你就窜出去了,仰着小脸质问人家,问得那人哑口无言,旁边的工友都鼓掌,夸你有胆识。那次你爸回来,高兴得喝了半瓶酒,说你真是为杨家争光了。”
母亲的话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割开他心里那层硬壳——他何尝不记得?那年他才十岁,牵着父亲的衣角,却敢对着比自己高两个头的大人说话,只因为不想让父亲受委屈。可如今呢?为了那点钱,他竟和父亲闹到了这般地步。愧疚像潮水似的涌上来,可转念一想,那些唾手可得的利益又像钩子,牢牢勾着他的心思,连亲情都成了挡路的东西。
他正发怔,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晓芬端着一盆衣服进来,看见仲昆,眼睛瞪圆了:“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光顾着自己快活,不管老婆孩子,你可得好好感谢咱妈,小燕现在一步都离不开她。”她把洗衣盆放在石阶上,擦了擦手,语气里带着点打趣,却又藏着几分认真,“我听说你现在开‘银行’,专门‘印钱’?仲昆,你可千万不能钻到钱眼里去。”
“嫂子,你就别拿我开涮了。”仲昆勉强笑了笑,手里的苞米叶被捏得变了形,“好长时间没和妈坐坐了,今天正好有点空。你身体还好吧?孩子什么时候生?可别学我,这次给咱妈生个大胖孙子。”
“生什么都一样。”母亲赶紧接过话头,手里的苞米已经剥得干干净净,“孙子孙女,我都喜欢。”
晓芬笑着应了,转身去拧衣服。院子里又安静下来,只有撕苞米叶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蝉鸣。不知不觉,日头已经挪到了头顶,院门外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仲明提着两个大饭盒推门进来,看见仲昆,愣了一下,随即把饭盒递给晓芬:“正好,你们三个人吃,分量刚合适。我回去吃,仲昆,今天好好陪陪咱妈。”
仲昆抬头看了看哥哥,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终却只点了点头,快步上前,扶起母亲,顺手接过她手里的两个饭盒,拎进了餐厅。转身又走进院子,将晓芬刚洗好的衣服一件件抻平,仔细地晾在院子中央的晾衣绳上,风一吹,带着皂角香的衣物轻轻晃荡。
三人在餐桌前坐定,打开饭盒的瞬间,饭菜的香气便弥漫开来。晓芬的饭量着实不错,一碗炖得软烂入味的土豆炖鸡,没一会儿就见了底。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吃饭的模样,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嘴里不停地念叨:
“这么能吃,将来准能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午饭后,晓芬说要回自己家歇会儿,仲昆便陪着母亲在小餐厅里闲聊了几句家常,随后又回到院子里,搬了个小板凳,低头剥起了堆在一旁的苞米。
“你爸爸这两年,肉眼可见地苍老了许多。”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心疼,“他那个人,心里有事总爱憋着,不肯说出来,这样最是伤身体。你做儿子的,能帮就多帮衬着点,就算帮不上,也别给他添堵,什么事摊开了说,总比闷在心里强。”
母亲向来爱拿他们小时候的事教育他,顿了顿又开口:“你还记得不,八岁那年你刚上一年级,总爱跟邻居家的小女孩一块儿玩。有一次你犯了错,你爸爸要打你,你吓得跑到那小女孩家躲了一宿。你爸爸知道后,非但没责怪人家孩子,还特意把她叫到咱家,好好请她吃了一顿饭。这就是你爸爸,跟旁人不一样的地方。”
母亲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点醒了仲昆。他心里清楚,自己如今早已上了“贼船”,想下来是不可能了。当务之急,是得想办法借着父亲这份善良的心肠稳住他,至少先别把关系闹僵。整个下午,他一边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手里剥着苞米,脑子里却一刻不停地转着,琢磨着该如何化解眼前的这场危机。
眼看天快黑了,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仲昆放下手里的苞米,跟母亲商量:“妈,我回厂里把车开过来,先去把小燕接回来,然后拉着你和晓芬去厂里食堂吃,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母亲听了,笑着点了点头应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