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45章 道教斋醮闹剧

奇葩皇帝合集 第45章 道教斋醮闹剧

作者:苦丁茶2024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20:44:36

靖康元年的汴京城,凛冽的朔风裹挟着细雪掠过斑驳的城墙,箭矢留下的坑洼中还凝结着未干的血痂。城外黄河北岸,金兵的黑旗如潮水般翻涌,战鼓声透过冻硬的土地,震颤着城中每一户人家的窗棂。然而,当这肃杀之气撞入皇城深处的玉清和阳宫时,却被蒸腾的香火与丝竹之声撞得粉碎。三重飞檐下,十二丈高的鎏金八卦幡在雪幕中猎猎作响,三十六名童子身着云锦法衣,捧着嵌满东珠的经卷鱼贯而入,他们呼出的白气在琉璃灯的光晕里盘旋,将这场祈福仪式渲染得既庄严又透着诡异的迷离。

赵佶端坐在九层沉香木搭建的法坛之上,头戴九梁巾,那巾冠上的和田玉坠随着他微微颤抖的身躯轻晃。身上杏黄道袍由苏绣名家历时半载绣成,孔雀金线勾勒的流云纹在烛光下流转,每走一步都似有月华倾覆。他紧紧攥着雕有二十八星宿的玉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笏板边缘的纹路都在掌心压出了深红的痕迹。当领头道士林灵素身披鹤氅,振臂高呼 “天道昭昭,国运昌隆” 时,铜磬声如惊雷炸响,数百盏琉璃灯同时迸发出刺目光芒,将赵佶的身影投射在汉白玉柱上。那影子在摇曳的烛光中扭曲变形,时而化作执剑的天神,时而裂成破碎的残片,与柱上雕刻的 “黄帝战蚩尤”“老子化胡” 神话故事交织成诡谲的画面。

祭坛中央矗立着两人高的青铜鼎,鼎内堆积的龙涎香块来自南海诸国,此刻正吞吐着青烟,将整个法坛笼罩在云雾之中。赵佶颤抖着双手捧起夜光珠镶嵌的玉璧,余光不经意扫过殿外 —— 西北方向本该飘扬着宋军的旌旗,如今却只剩空荡荡的城墙在风雪中呜咽。就在他眼神动摇的刹那,林灵素的高呼再次响起:“此乃天谴,然圣上德配天地,待醮仪功成,自有天兵天将护佑!” 帝王眼中的迟疑瞬间被狂热取代,他将玉璧狠狠投入火盆,看着珍宝在烈焰中熔成金水,恍惚间竟觉得那腾起的热浪是天兵降临的征兆。而阶下,户部尚书跪伏在地,怀中那封写满 “军费不足、粮道断绝” 的奏折,早已被香灰层层覆盖,无人问津。

城墙根下的破庙里,冻僵的乞丐们蜷缩在发霉的草席上,啃着掺了观音土的树皮,浑浊的泪水在脸上结成冰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宫内日益奢靡的罗天大醮。紫檀木搭建的祭坛上,金炉银鼎日夜不熄,青烟直冲云霄;江南进贡的千年阴沉木被雕成三清像,工匠们用西域进贡的红宝石镶嵌眼睛,仅一尊神像的装饰就耗费了十万缗钱。每当有道士声称在醮坛见到金甲神人显圣,赵佶便立即下旨增建神霄玉清万寿宫。工地上,民夫们在监工的皮鞭下昼夜赶工,冻死者、累死者的尸体被随意抛入汴河,河面漂着的不仅是浮冰,还有一具具肿胀的躯体。更荒诞的是,当异人献上所谓 “九转还丹”,声称服之可长生、可退敌时,赵佶竟将内库珍藏的翡翠玛瑙、商周青铜悉数赏赐,甚至把先帝留下的传国玉玺也拿出来 “供奉神灵”,玉玺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的刻字,在烛火中泛着讽刺的幽光。

终于,金兵的云梯搭上了汴梁城墙,喊杀声如潮水般涌入皇宫。而此时的赵佶,还在新落成的神霄殿中,对着重达千斤的 “神霄九鼎” 焚香祷告。鼎身刻着的 “镇国安邦” 四字在熊熊火光中泛着血红色,与城外被战火染红的天空遥相呼应。当金兵的铁蹄踏破宫门,那些曾被视作护国神器的法物,那些耗费无数民脂民膏打造的珍宝,都成了金兵马车里叮当作响的战利品。赵佶被掳北上那日,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看着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 “道君皇帝” 灰头土脸的模样,人群中有人起了个头,苍凉的歌声便此起彼伏:“道君拜神求太平,黎民泣血换黄粱……”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道教狂欢,耗尽了北宋百年积累的元气,也让这个曾以繁华闻名于世的王朝,永远定格在了靖康之变的血色黄昏中。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奇葩皇帝合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