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晴的临时工作室内,灯光彻夜未熄。桌面上铺陈的已不再是单一的星图或古籍,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混杂”——高精度卫星云图、地质构造扫描数据、上古神话传说摘要、以及她亲手绘制的能量流动推测图,被并列粘贴在一面巨大的白板上。
她秀美的脸庞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眸却亮得惊人,指尖快速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将一行行看似无关的数据进行关联、比对。
“不对……还是不对……”她喃喃自语,将一杯早已冷掉的咖啡推到一边,“如果‘归墟之眼’是相位坐标,需要钥匙,那么这把‘钥匙’必然与昆仑本身息息相关。神话、地质、能量波动……一定有一个共通的‘频率’或‘节点’。”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白板上关于西王母、瑶池、黄帝下都、建木、乃至《山海经》中种种昆仑异兽的记载,又掠过那些显示着昆仑山脉独特地质结构、磁场异常区的科学图表。各种信息在她脑中激烈碰撞,却始终差那临门一脚的灵感。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沐晴端着热牛奶和点心走了进来。“婉晴,还在忙?先休息一下,你已经熬了一整夜了。”
林婉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苦笑道:“就差一点,沐晴。感觉答案就在眼前,却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不真切。”
苏沐晴将牛奶放在她手边,目光也投向那面写满信息白板,她虽不精于此道,但长期的一线行动经验让她对信息和线索有着独特的直觉。“我记得,‘山鹰’首长之前提过,龙纹玉牌的玉料,源自昆仑某处人迹罕至的‘冰蚀谷’,那里的能量反应最为纯净,也最不稳定。”
“冰蚀谷……”林婉晴重复着这个词,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她猛地站起身,几乎是扑到白板前,拿起红色记号笔,在昆仑山脉主脊线偏西的位置,重重地圈出一个区域!
“是了!冰蚀谷!并非泛指,而是特指!你们看!”她激动地指着自己之前绘制的能量流动图,“昆仑山脉整体灵脉如龙盘踞,但有几个关键的‘灵气溢散点’或‘封印节点’,这个‘冰蚀谷’区域,正是其中之一!而且,根据地质扫描,这里的地下结构极其特殊,存在大规模的空腔和晶体矿脉,完美符合‘相位空间’存在的物理基础!”
她快速切换平板上的画面,调出龙组提供的、关于该冰蚀谷的有限遥感数据。“再看神话!《穆天子传》载,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于‘群玉之山’,‘瑶池’之畔。后世多将‘群玉之山’附会为昆仑,但为何是‘群玉’?是否指代某种……能够折射或隐藏真实景象的玉石矿脉?与这冰蚀谷下的晶体矿脉是否关联?”
她越说越快,思路如泉涌:“还有!《淮南子》提到昆仑有‘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乃‘百神之所在’,‘登之乃灵,能使风雨’。这些描述,不像固定的宫殿群,更像是一个……依托特殊环境存在的、折叠的洞天福地!其入口,或者说‘相位坐标’的显化点,就需要特定的‘钥匙’来开启!”
苏沐晴也被她的激动感染,追问道:“那‘钥匙’是什么?”
林婉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白板上关于西北遗迹、灵镜、以及张三丰之前感应的记录。“‘钥匙’可能不止一把。但根据现有线索,最有可能的……是与灵镜同源的古镜碎片!周大哥的灵镜能回溯时光、感应同源,它很可能就是定位并激活那个‘相位坐标’的关键信物之一!陈教授提到的‘星图之外’,恐怕就是指这个需要信物才能进入的、隐藏在主空间褶皱内的‘昆仑秘境’!”
她迅速将冰蚀谷的精确经纬度、地质特征、能量波动峰值时间,以及与古镜碎片关联的推测,整理成一份简明报告。
“沐晴,我们需要立刻告诉周大哥和‘山鹰’首长!下一个目标,昆仑山脉,西侧无名冰蚀谷!入口开启的关键,在于灵镜以及可能存在的同源古镜碎片!”
赵启明的实验室里,不再有爆炸声和烧焦的味道。他听从了张三丰的建议,放弃了“制造雷霆”的死胡同,转而潜心研究“谐振结构”。
屏幕上,原本狂暴的能量模型被一个更加复杂、精妙的多维场效应模拟图所取代。无数细小的能量线条遵循着某种玄奥的韵律波动、交织,试图形成一个能够引动和放大特定“阳动之势”的框架。
“降低能量输入,提升意念波动模拟权重……引入太极力场作为基底谐振腔……耦合灵韵波动参数……”赵启明嘴里念叨着,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虽然模型依旧不稳定,时不时会局部崩溃,但整体结构已经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并且偶尔能闪烁出一丝带着“破邪”意味的纯净辉光。
“有门儿!虽然离真正的雷法还差十万八千里,但这个谐振结构本身,似乎就具备一定的能量纯化和负面信息抹除效果!”赵启明兴奋地记录着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