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阁”隐于蓉城西郊一片葱郁的竹海之中,是一处仿古园林建筑,飞檐翘角,清溪环抱。未近其门,先闻潺潺水声与隐约的檀香,隔绝了市廛的喧嚣。
竹林边缘,一辆看似普通的黑色商务车静默停驻。车内,苏沐晴戴着微型耳麦,目光透过单向车窗,牢牢锁定着琅琊阁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她面前的操作台上,数个分屏显示着阁楼外围不同角度的实时监控画面。
“各小组汇报情况。”她声音压低,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一号位清晰,无异常。”
“二号位清晰,视野良好。”
…
确认外围布控无误,苏沐晴的视线才稍稍柔和,落在那扇即将为“周大哥”开启的门上。她知道此地对周辰的重要性,也清楚暗处的敌人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窥探他动向的机会。她无法与他一同入内品茗赏珍,便选择以这种方式,于咫尺之外,为他守这一方清净。这份守护,沉默却坚定。
主厅内,灯火温润,照着一水儿的紫檀木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茶香与陈年木器的醇厚气息。已有七八位气度不凡的中老年人在座,或低声交谈,或静静品茗,气氛沉静而高雅。
墨老携张三丰步入厅内,立刻吸引了所有目光。这些目光大多带着审视与好奇,落在墨老身边这位过分年轻的“周先生”身上。
“周小友,来来,我给你引荐几位老朋友和新朋友。”墨老笑容满面,首先走向一位精神矍铄、身着中式褂子的老者。
“这位是齐老先生,国内瓷器鉴定的泰斗,也是咱们蓉城收藏协会的名誉会长。”齐老目光锐利如鹰,对张三丰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齐老。”张三丰执晚辈礼,态度不卑不亢。
接着,墨老又引他见了一位气质温婉、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妇人:“这位是文博院的李院长,专攻青铜器与古文字。”
李院长推了推眼镜,笑容和煦:“墨老多次提起周先生,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她目光在张三丰身上停留片刻,带着学者特有的探究。
随后,墨老又为他引荐了两位实力雄厚的私人收藏家,一位主营地产,一位则是科技新贵。彼此寒暄,礼节周到。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激动的声音响起:“周先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
张三丰回头,只见八极门掌门雷震岳带着弟子雷烈大步走来。雷震岳抱拳行礼,姿态放得颇低,全然不似一派宗师,倒像是见到师长。雷烈更是恭敬地躬身:“周先生!”
这一幕,让在场几位原本对张三丰只是表面客气的大家,眼神微变。八极门雷震岳在古武界地位超然,竟对此子如此敬重?
“雷掌门,雷烈小友,别来无恙。”张三丰微笑还礼,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寻常相遇。
雷震岳感慨道:“自嵩山一别,时常想起先生点拨之恩。今日先生在此,这鉴赏会的分量,在雷某心中又重了三分啊!”他这话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经此一幕,那几位收藏家再看张三丰时,眼神中的轻视已尽数化为惊异与重视。墨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捻须微笑,他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基地内,秦雪坐在主控台前,巨大的屏幕上分屏显示着琅琊阁的建筑结构图(由墨老提供)、周边环境的热力图以及数条滚动的数据流。林芷琪坐在她旁边,有些紧张地看着屏幕。
“秦雪姐,周大哥那边……没问题吧?”林芷琪忍不住问。
秦雪扶了扶眼镜,冷静地分析:“根据墨老提供的名单和龙组共享的部分信息,与会者背景基本清晰。外围有苏警官布控,内部……周老师自有分寸。我们做好信息支持即可。”她调出李院长的资料,“这位李院长,是古文字领域的权威,她或许能为我们之前得到的那部分神秘符号提供一些学术上的佐证。”
而在基地的图书馆区域,赵启明正抱着一堆打印出来的古籍图片和星图复印件,愁眉苦脸地找到正在核对资料林婉晴。
“林师姐,你快帮我看看,这个星位偏移角度,按照周祖师之前教的‘灵枢演算法’,是不是应该代入地元偏参数?我算了几遍结果都不对劲。”赵启明头发抓得更乱了。
林婉晴接过他递来的草稿纸,仔细看了看,耐心指出:“启明,你这里忽略了岁差的影响。而且,这部分阵纹,周大哥说过,更接近‘感应’而非‘计算’,强用公式会走入死胡同。”她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勾勒,“你看,如果把它看作一种引导能量的‘势’,是不是更顺畅?”
赵启明恍然大悟,一拍脑袋:“是我又钻牛角尖了!多谢林师姐点拨!”他对林婉晴的称呼,也带着对学问的尊重。
引荐过后,众人移步偏厅茶室,更随意的鉴赏交流正式开始。一些珍玩已被小心放置在铺着绒布的展台上。
张三丰与齐老、李院长、雷震岳等人围坐一桌。起初,齐老还有意考较,拿起一件自己带来的清代粉彩小杯,问张三丰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