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出去以后,仁宣皇帝挥挥手,张公公便明白什么意思。
于是让身旁伺候的太监都下去了,此刻的大殿之内就剩下仁宣皇帝,赵王,和张公公了。
仁宣皇帝此刻也随意很多,他对着下面的赵王说道:“弘盛啊,他就是去年你说过的周阳吧?”
“是的陛下,这小子就是性格懒散很多,不过才华和武艺还是不错的。”
“何止不错,朕听说最近传遍洛阳的几首诗也是他作的?”
“是的,这小子作诗还是可以的,也喜欢捣鼓一些东西。
我去年看他才华武艺不错,就想提拔于他,可是他就喜欢做生意挣钱,似乎不喜欢当官。
此次前来,臣弟还有一事想向陛下禀告!”
“哦,弘盛还有何事啊?”
“陛下,小女今年已经十九岁了,臣弟打算把小女嫁给周阳为妻。”
“哦,芸儿可愿意?朕可知道芸儿这眼光可是很高的!”
“陛下,实不相瞒,其实就是芸儿先相中了周阳。
臣弟无奈,只好把芸儿许配给了周阳。”
赵王也知道这些事情瞒不过皇帝的耳目。
所以他有什么事情从来不瞒着仁宣皇帝,加上两兄弟关系极好,这也是仁宣皇帝这么多年很信任赵王的原因。
“哦,竟然是芸儿先相中周阳的,那看来这周阳确实不错,就是可惜不愿意入朝为官。
这样吧,周阳现在的爵位太低,有点配不上芸儿,既然他这次贡献马蹄铁和水泥有功,再加上上次贡献石油的功劳,朕封他为开国县伯吧。”
“这。。。陛下,这直接跳过开国县子,是否不妥?”
“无碍,朕虽然老了,但是说话还是管用的!”
“臣弟替周阳多谢陛下!”
“呵呵,无妨,对了,这马蹄铁就直接交由工部负责把。
至于这水泥,就由王府和皇家负责生产吧,弘盛,你觉得如何?”
“都依陛下所言!”
接着两人又聊了半个时辰,赵王才出来皇宫。
周阳已经在皇宫门口等候多时了。
两人回到赵王府以后直接来到了书房。
两人落座以后,赵王对着周阳说道:“马蹄铁交由工部负责,水泥由皇室和赵王府共同负责。
盈利的话皇室占七成,赵王府占三成,这三成中你占一成!”
“嗯,可以,我无所谓,这一成也是郡主的私房钱。
我本来以为这水泥也就直接交给陛下了呢,没想到陛下还挺仁义!”
“呵呵,你这小子,你贡献给朝廷这些东西,陛下打算封你为开国县伯,明天估计就会传旨到你家了。”
“什么?这就开国县伯了?”
“嗯,本王把你跟芸儿的婚事跟陛下说了一下,陛下觉得你的身份太低了,正好有你贡献的东西,就直接封你为开国县伯了。”
周阳心里想到:好吧,感情是因为郡主啊,估计这也是看赵王的面子上。
于是他对着赵王行礼道:“多谢王爷!”
赵王还是很满意周阳的表现,他开口说道:“其实也跟你上次的战功有关,以你上次的战功,足以封个子爵。
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加上你自己不愿意担任官职就压了下来。
行了,这封爵一事先不要跟其他人说,等明天圣旨到了再说也不迟。”
“好的,我知道了,那我先回去了。”
“嗯。”
翌日一早,周阳就让仆人早早起来把院子和客厅打扫一遍,然后就是焚香沐浴。
巳时,一名太监和几名皇宫的护卫来到了府邸,只见太监手里拿着一份黄色的娟布,上面有两个大字:圣旨!
周阳和一众仆人也已经在前院等候多时。
太监上前问道:“那位是开国县男周阳?”
周阳上前一步说道:“我就是。”
确认身份以后,太监喊道:陛下有旨!
周阳和一众仆人连忙躬身行礼。
“奉天承运,大楚仁宣皇帝昭曰:
朕闻周阳献马蹄铁,水泥......有功,朕甚嘉之。特封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良田七百亩......钦此。”
“臣领旨,谢主隆恩!”
周阳接过圣旨以后,又双手举着圣旨朝皇城方向行礼谢恩。
小太监开口说道:“恭喜周爵爷啊!”
“呵呵,多谢。”
周阳说完就让管家送上茶水钱,皇宫护卫也是人人有份。
小太监等人拿到赏钱以后乐呵呵的走了。
周阳看了一下赏赐的礼品,有一百两银子,其他就是一些绸缎布匹。
周阳让管家放到库房,并且当场宣布这个月的月例翻一倍。
仆人们自然是高兴不已,一是主家地位更高了,二是多拿了一个月的月例。
周阳这两天也找老师打听了两位师兄的住址,他派仆人去给两位师兄和老师送请柬。
他准备明日宴请几人过来饮酒聊天,明天他会亲自下厨炒菜。
周阳正打算前往赵王府,结果赵王府的下人带着几口铁锅过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