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的春阳刚驱散最后一丝寒意,药圃西侧的老柏树下就多了个陌生的身影。那是个身着灰布短打的中年男子,背着柄古朴的铁剑,剑穗上系着片干枯的草叶——叶形狭长,边缘带锯齿,既非“随土草”也非“接云草”,倒像是从极西的戈壁传来的品种。
“在下萧野,从西域名剑谷来。”男子抱拳行礼,掌心结着层厚茧,指节处有淡淡的剑痕,“听闻终南百草能抗风沙、固冰川,特来求种。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暖房里的草木,忽然按住腰间的剑,“此地的草,似乎藏着些特别的‘气’。”
林辰正给“星糖草”搭新的竹架,闻言动作微顿。萧野的气息与寻常访客不同,像戈壁上的风,刚硬中带着股内敛的劲,与“沙固草”扎根时的力道有几分相似。“先生说的‘气’,是指草木的生机?”他直起身,注意到萧野剑穗上的草叶——叶脉在阳光下泛着极淡的金芒,像是被某种力量浸润过。
萧野解下剑穗,将草叶递过来:“这是‘断风草’,生在西域昆仑山口的剑石缝里,叶片能随剑气摆动。晚辈偶然发现,用它的汁液淬炼剑身,可让剑锋更利,却不知其根须为何总往剑痕深处钻。”
草叶刚触到林辰指尖,暖房里的“随土草”忽然轻轻震颤,叶片朝着萧野的方向倾斜,根须在土里隐隐涌动,像在回应某种召唤。小陈举着相机的手一顿,镜头里,“随土草”的根须脉络竟与萧野掌心的老茧纹路隐隐相合,都是纵横交错,却暗藏章法。
“这草……”李雪端着陶盆从暖房出来,看清断风草的瞬间,瞳孔微缩,“沈先生的手稿里提过,西域有种‘伴武草’,能感应兵刃之气,难道就是它?”她转身取来泛黄的笔记本,其中一页画着相似的草叶,旁边批注着行小字:“剑走轻灵,草随剑势,武脉与草脉,原是同源。”
萧野凑过去细看,忽然按住心口低呼:“这画……晚辈在谷中石壁上见过!只是壁画残缺,只余下半株草,旁边刻着‘以草炼体,以武养草’八个字。”他解开衣襟,露出胸口的刺青——那是幅简化的草叶图,叶片走势竟与剑法中的“穿林式”暗合。
小石头抱着刚收的“星糖草”籽跑过来,被萧野腰间的剑穗吸引,伸手去够:“这草会动!”指尖刚碰到断风草,草叶突然绷直,像柄微缩的剑,萧野腰间的铁剑竟发出一声轻鸣,剑身上泛起层淡淡的青光。
“是‘共鸣’!”萧野眼中闪过惊色,“断风草在感应剑器的‘势’!”他猛地拔剑,铁剑出鞘的刹那,暖房里的“随土草”根须突然暴涨,顺着竹架攀援而上,叶片边缘浮现出与剑锋相似的锐芒,竟在空气中划出细碎的破空声。
林辰后退半步,忽然想起沈砚曾说过的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有些草,不是长在土里,是长在‘劲’里。”当时只当是比喻,此刻见草随剑动,根须如劲,才惊觉其中深意——草木的生长之力,与武学中的内劲,或许本就遵循着同一种天地法则。
萧野收剑入鞘,草叶与剑鸣同时平息。他望着“随土草”缓缓舒展的叶片,呼吸微促:“晚辈谷中世代相传,百年前有位前辈从终南带回草籽,说能开辟‘草武’一脉,只是后来战乱,种子遗失,技法失传……”他从行囊里取出张残破的地图,“这是从石壁上拓下的路线,指向极西的黑风峪,说那里有‘草武’的源头。”
地图边缘画着串奇特的符号,既像草叶,又像剑招,其中几个符号与“随土草”的根须走势惊人地相似。李雪指着符号中的一个螺旋形图案:“这和‘接云草’缠绕竹架的轨迹一样!”小陈立刻拍下符号与草藤的对比照,屏幕上两者重叠时,竟严丝合缝,像同出一源。
“看来要往西走一趟了。”林辰将断风草夹进沈砚的笔记本,草叶与手稿接触的瞬间,纸上的批注忽然泛起微光,“以草炼体”四个字的墨迹竟顺着草叶的叶脉渗了进去,像是在激活某种沉睡的信息。
萧野的目光落在地图中央的空白处:“只是这黑风峪常年刮着‘蚀骨风’,寻常草木活不过三日,晚辈试过带谷中最耐旱的草籽去,都未能扎根……”
“未必。”林辰指着暖房角落里的一盆草——那是用南极“冰绒草”与西域“断风草”混种的新苗,叶片既带着冰纹的韧,又有断风草的锐,根须在盆底盘成了个奇特的结,像握着剑的手,“让它试试。”
接下来的几日,药圃里多了道奇特的景象。萧野每日清晨都会在老柏树下练剑,他的“穿林剑法”时而如清风拂草,时而如劲风吹沙,剑锋划过空气的轨迹,竟与“随土草”的生长方向渐渐同步。而那盆混种草苗,总在他练剑时舒展叶片,根须随着剑招的节奏伸缩,像在默默模仿。
“它在学剑。”小陈用慢镜头拍下草叶的摆动,发现每次剑锋转向时,草叶的震颤频率都与剑气的波动完全一致,“就像小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