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的莲灯节,在灵渠贯通后的第一个秋夜如期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莲灯不再只漂于灵泉,而是顺着新建成的灵渠一路延伸,从净灵学院的演武场,到青云阁的山门前,再到万蛊岭的蛊师村落,连成一条蜿蜒千里的灯河,像是将整个中州的喜悦都串在了一起。
净灵学院的灵泉边,比往年更热闹了。不仅有学院的学子,还有从各地赶来的修士与百姓——青云阁的风万里带着弟子们送来一箱箱琉璃灯,说要让灯河的光芒更盛;万蛊岭的蛊师们则捧着特制的“荧光蛊”,将其放入莲灯中,让灯火在夜里能发出七彩的光;就连边陲小镇的赵五,也带着乡亲们赶来,手里提着自家做的纸灯,灯壁上画着灵渠流淌的模样。
“林兄,清月圣女,你们看这灯怎么样?”风万里举着一盏巨大的莲灯,灯壁上雕刻着七处地脉节点的图案,“我特意让青云阁的巧匠做的,算是给灵渠的贺礼。”
林辰看着灯壁上栩栩如生的节点,笑着点头:“手艺真不错,挂在灵渠的源头正好。”
清月则被一群孩子围住了。孩子们手里拿着刚折好的纸灯,叽叽喳喳地问她怎么才能让莲灯漂得更远。她耐心地教孩子们在灯底粘一片荷叶:“这样能让灯身更稳,顺着灵渠的水流,说不定能漂到万蛊岭呢。”
阿明正带着弟子们检查灵渠的水位,确保莲灯能顺利漂流。他穿着件新做的青色法袍,腰间挂着林辰送的玉佩,指挥起弟子来有模有样:“东边的渠口再拓宽半尺,免得灯多了挤在一起;西边的调节阵调慢些水流,让灯漂得稳点。”
阿芷则在灵泉边摆了个小摊,摊上放着她用灵渠灵气培育的清心草香囊,谁要放灯,她就送一个:“这个能安神,让莲灯顺顺利利的,不被邪魔打扰。”
林辰站在灵泉边的柳树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一片安宁。混沌剑斜倚在树干上,剑穗上的两缕流苏——他与师父玄机子的那两截——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
“在想什么?”清月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两盏小巧的莲灯,灯壁上分别画着混沌花与净灵草。
林辰接过自己那盏,指尖拂过灯壁上的混沌花:“在想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葬魂渊和灭世虫母对峙,今年却能在这里看大家放莲灯。”
“时间过得真快。”清月将两盏灯的灯芯点上,火光跳动着,映在她眼中,“但也正是那些经历,才让现在的安宁显得更珍贵。”
她将自己的莲灯递给林辰,示意他一起放:“听说今年的莲灯能顺着灵渠绕中州一圈,最后汇入东海,若是对着灯许愿,连海神都能听到。”
林辰笑着点头,与她一起将莲灯放入灵泉。两盏灯轻轻依偎着,顺着水流漂向灵渠的入口,很快就汇入了成片的灯海。灯海中,风万里的巨灯最为显眼,七处节点的图案在火光中熠熠生辉;赵五的纸灯虽然朴素,却画得格外认真,灵渠的水流被他画成了跳动的音符。
“你许了什么愿?”林辰轻声问,眼角的余光瞥见清月合掌的动作。
清月笑了笑:“许了灵渠永远通畅,许了这些孩子永远不用经历我们曾经历的风雨。”她反问他,“你呢?”
林辰望着灯海尽头的微光,那里的莲灯正顺着灵渠缓缓流出学院,流向更远的地方:“我许了……让这份安宁能传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就在这时,负责看守灵渠入口的弟子突然跑来,神色有些慌张:“师父,清月师姐,灵渠入口处的调节阵好像出了点问题,有几盏莲灯卡在那里了!”
林辰与清月对视一眼,立刻跟着弟子赶过去。灵渠入口处,果然有十几盏莲灯被卡在渠口的石缝里,水流也变得有些湍急,后面的莲灯过不去,渐渐在入口处堆成一团。
“是调节阵的灵力不稳。”清月探出指尖,净灵之力顺着渠壁流入调节阵,粉色光晕闪烁间,石缝处的水流渐渐平稳下来,“好像有股微弱的魔气在干扰阵法,虽然很淡,但足以让灵渠的水流产生波动。”
林辰运转神识扫过灵渠上游,果然在不远处的渠底发现了一缕黑气——比影杀阁的魔气更淡,却带着熟悉的腐蚀感,像是灭世虫母的气息,但又更微弱,像是……残念?
“是灭世虫母的残息。”林辰沉声道,“封印虽然加固了,但它的气息还是顺着地脉渗入了灵渠,虽然构不成威胁,却能干扰调节阵的灵力。”
他取出混沌剑,金芒注入渠底,将那缕黑气斩断。黑气发出一声微弱的尖啸,消散在水中,调节阵的光芒立刻稳定下来,卡住的莲灯顺着水流漂了出去。
“要不要彻底清理一下?”清月问道,净灵玉佩已蓄势待发。
林辰摇摇头:“不必。这缕残息虽然会干扰阵法,却也像个警示——提醒我们,安宁之下或许还藏着隐患,不能掉以轻心。”他看向那些重新流动起来的莲灯,“就像这些灯,总要遇到些风浪,才能漂得更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