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蚀灵玄途 > 第600章 藤间新事

蚀灵玄途 第600章 藤间新事

作者:深夜茄子煲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6 20:08:57

雨水节气的雨丝绵密如愁,百草谷的藤架却透着股蓬勃的生气。跨州藤的新枝在雨里舒展,嫩得能掐出绿水来,老藤的皲裂处也冒出细芽,像老人眼角新添的笑纹。沈砚站在传习处的廊下,手里翻着北州军寨送来的《藤甲养护册》,纸页上“铁线藤甲需每旬用桐油擦拭,避潮湿,忌暴晒”的字迹,是用北州特有的松烟墨写的,透着股军人的严谨。

“沈先生,您看这藤!”西州的药农披着蓑衣从雨幕里钻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个藤编药箱,箱角磕出了毛边,显然是赶路时撞的。他打开箱盖,里面铺着层白藤叶,叶上躺着段暗绿色的云雾藤,藤身布满细密的疙瘩,“这是在黑风崖发现的‘疙瘩藤’,我用它的汁液涂在被毒虫咬过的伤口上,半个时辰就消肿了!”

药农撸起裤腿,膝盖处果然有块淡红色的印记,边缘已平滑许多。“您摸摸这疙瘩,”他指着藤身的凸起,“里面全是稠汁,像浆糊似的,涂在皮肤上凉丝丝的,比寻常草药见效快。”

沈砚小心地拿起疙瘩藤,指尖触到那些圆润的疙瘩,质地坚硬却带着弹性。他让小满取来瓷碗,用银刀划开个小疙瘩,浓稠的汁液立刻涌出来,呈半透明的琥珀色,滴在碗里竟微微发黏。“记下来,”他对正在研墨的苏文说,“‘西州云雾藤变种,多生于崖壁背阴处,藤身具圆形疙瘩,汁液可解毒虫叮咬,外用,每日三次’。”

苏文的炭笔在纸上飞快游走,不仅画下藤的形态,还特意标注了疙瘩的大小、间距,甚至用尺子量了汁液的黏稠度。“药农叔,这藤的生长环境里有什么特别的草木吗?”他忽然想起林辰说的“藤借草木气”,“是不是附近有种特殊的花或者草?”

药农挠了挠头:“还真有!黑风崖上长着很多‘驱蚊草’,这藤就绕着那些草爬,说不定真沾了草的气性。”

南州的船娘带着菱儿撑着乌篷船来送新采的菱角时,雨刚好小了些。船娘的竹篮里除了菱角,还有个藤编的“浮水篮”,篮底缠着层薄薄的桐油布,边缘却留着细小的缝隙。“这篮子妙得很,”船娘把篮子放进谷口的浅水里,篮子竟稳稳地浮着,还不漏水,“菱儿他爹编的,说是借鉴了水绫藤的‘透气不透水’性子,采菱角时放在水里,菱角泡不坏,篮子也沉不了。”

菱儿蹲在水边,伸手拨了拨篮子:“沈先生您看,这篮壁的藤条编得像鱼鳞,一片压着一片,水想渗都渗不进,但空气能从缝里钻进去,菱角放一天还是鲜的。”

沈砚仔细观察篮壁的编法,水绫藤的软条果然像鱼鳞般交错,每个衔接处都打了个极小的“扣眼结”。“这编法得叫‘鱼鳞扣’,”他让苏文画出分解图,“标注清楚水绫藤需选用当年生的‘二皮条’(即剥去外层老皮的藤条),编时每五片藤条打一个扣眼,这样既灵活又紧实。”

北州驿丞的儿子阿石是午后冒雨来的,他的蓑衣下裹着个藤制卷轴,展开来是幅《冬青藤架防御图》。图上的铁线藤不仅缠绕着冬青树干,还在枝桠间编织出菱形的网,网眼大小刚好能挡住箭矢。“我爹说这叫‘藤网障’,”阿石指着图上的标注,“兵卒们在藤网后埋伏,既能隐蔽,又能防御,上次演练时,十支箭有七支被网住了。”

图的角落还画着个小细节:藤网的节点处挂着小小的铜铃,“敌军一碰藤网,铃就响,我们就知道有人来了。”阿石的手指点着铜铃,眼里闪着得意的光。

草原的阿古拉大叔没亲自来,却托人捎来了个藤编的“储奶罐”。罐身用沙棘藤编织,内壁糊着层厚厚的酥油,罐口盖着片鞣制过的羊皮。“阿古拉大叔说这罐子装马奶,三天都不会坏,”捎信的后生指着罐底的小孔,“这孔是故意留的,能透点气,又不会漏奶,比木罐透气,比皮袋结实。”

沈砚往罐里倒了些清水,摇晃片刻,果然滴水不漏。他让小满记录下数据:“沙棘藤储奶罐,高七寸,口径三寸,内壁酥油厚度需达三分,底部透气孔直径一分,适用于草原马奶、羊奶储存,常温下可保鲜三日。”

傍晚雨停时,传习处的石桌上已摆了不少新物件:西州的疙瘩藤、南州的鱼鳞扣浮水篮、北州的藤网障图纸、草原的储奶罐……每件物件旁都放着对应的记录,字迹被窗外透进的天光映得格外清晰。

林辰拄着藤杖慢慢走过,在储奶罐前停住脚步。他伸手摸了摸罐底的透气孔:“这里得加个注,孔的位置要偏左一寸,因为牧民习惯用右手提罐,孔在左边不易被手指堵住。”老人的指尖在孔边轻轻敲了敲,“编藤器不光要考虑用,还得考虑人怎么用,这才是‘人机相得’。”

沈砚望着案头越堆越厚的书稿,忽然明白《七州藤谱》的分量——它不仅仅是藤的记录,更是七州人生活智慧的结晶。西州药农的救命藤,南州船娘的浮水篮,北州兵卒的防御网,草原牧民的储奶罐,每一件都藏着“藤为人用,人随藤巧”的道理。

“明天我跟阿石去北州军寨,”沈砚在书稿的“待验项目”里添了条,“测试藤网障对不同箭矢的防御效果,记录铜铃的最佳悬挂位置。”

“我随药农叔去西州黑风崖,”苏文把画夹塞进背包,“画疙瘩藤与驱蚊草的共生环境,采集土壤样本。”

小满则开始准备南州之行的工具:“我得带上测水温和酸碱度的仪器,还有不同品种的水绫藤籽,看看在菱塘能不能种出同样的变异藤。”

暮色漫进传习处时,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敲在藤架上发出沙沙的响。沈砚望着窗外雨中的跨州藤,新枝在老藤的庇护下用力伸展,仿佛能听见它们拔节的声音。这声音,与案头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远处七州传来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像首悠长的序曲,预示着《七州藤谱》还有很长很长的篇章,等着被书写。

喜欢蚀灵玄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蚀灵玄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