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后的第七天,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百草谷的每一个角落。积雪开始融化,屋檐下挂起长长的冰棱,滴答滴答地往下淌水,像一首轻快的歌谣。
沈砚一早醒来,推开窗,就看见小满蹲在藤架下,小心翼翼地用手拂去残雪。她穿着件新做的橙红色棉袄,是用南州送来的绸缎做的,袖口和领口绣着藤花纹样,在白雪的映衬下,像一朵盛开的花。
“沈砚哥哥,你看!”小满举起一块冰棱,冰棱折射着阳光,散发出七彩的光芒,“这冰棱像不像你给我做的藤制发簪?”
沈砚笑着走过去,接过冰棱:“有点像,但冰棱会化,藤簪却能陪你很久。”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藤制发簪,簪头是一朵用细藤编织的小花,花瓣层层叠叠,精致得像真的一样,“给你,昨天编的。”
小满惊喜地接过发簪,小心翼翼地插在头发上,脸颊微红:“谢谢沈砚哥哥!我太喜欢了!”
林辰拄着拐杖从屋里走出来,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雪化了,藤也该醒了。阿木尔,去把那几袋北州送来的肥料搬出来,该给藤施肥了。”
“好嘞!”阿木尔的声音从柴房传来,接着就看见他扛着一袋肥料走出来,肥料袋是用藤条编织的,透气性很好,“林爷爷,这些肥料够用吗?不够我再去南州拉点。”
“够了够了,”林辰摆摆手,“去年南州送来的有机肥效果很好,今年咱们多施点,争取让藤长得更壮实。”
苏文背着画夹,站在藤架前,正在描绘雪融后的藤条。阳光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他的画笔在纸上快速移动,将藤条上残留的冰晶、刚冒出的嫩芽都细致地描绘下来。
“苏文哥哥,你画得真好看!”小满凑过去看,忍不住赞叹道,“这嫩芽都快从纸上冒出来了。”
苏文笑了笑:“这藤条生命力真强,被大雪压了这么久,还能冒出新芽。”他指着画纸上的藤条,“你看,这根藤条虽然弯了,但没有断,还在努力往上长,这种韧劲,真让人佩服。”
沈砚蹲下身,用手轻轻抚摸着藤条:“这就是藤的精神。它不像大树那样挺拔,但它懂得弯曲,懂得适应,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林辰走过来,看着满园的藤条,感慨道:“是啊,藤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当年我刚种下第一棵藤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它能长成现在这样一片繁茂的藤架。”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烟尘滚滚,很快就到了谷口。原来是北州军寨的驿丞,他翻身下马,手里拿着一封信,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林老,沈先生,出事了!”驿丞气喘吁吁地说,“军寨附近的藤林遭到了野兽的破坏,好多藤条都被啃断了,这可怎么办啊?马上就要用藤条编粮囤了。”
沈砚眉头一皱:“是什么野兽?怎么会突然来破坏藤林?”
驿丞摇了摇头:“不清楚,只知道是些野猪和野兔,以前它们很少靠近藤林的。”
林辰沉思片刻:“看来是雪后食物短缺,它们才会跑到藤林来找吃的。阿木尔,你去把南州的捕兽网取来,咱们去北州一趟,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野兽赶走。”
“我也去!”小满举起手,“我现在编藤网可厉害了,保证能帮上忙。”
沈砚点点头:“好,我们一起去。苏文,你也跟着吧,把这次的事情画下来,记录下来也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苏文高兴地答应了:“好啊,我正想找点新的素材呢。”
一行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阿木尔驾着骡车,车上装着捕兽网、绳索和一些工具。小满坐在车边,手里把玩着沈砚给她的藤制发簪,心里充满了期待。
沈砚骑在马上,走在最前面,他回头看了一眼百草谷,阳光洒在藤架上,融化的雪水顺着藤条往下流,像是藤在流泪,又像是在欢笑。他知道,这藤架不仅是百草谷的标志,更是七州人民情谊的象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像这藤一样,坚韧不拔,团结一心,共同面对。
北州军寨越来越近,远远地就能看到军寨的轮廓。驿丞指着前方一片狼藉的藤林,无奈地说:“你们看,就是那里,损失惨重啊。”
沈砚勒住马,仔细观察着藤林的情况。只见好多藤条被啃得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被连根拔起,地上还有不少野兽的脚印。
“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沈砚沉声道,“阿木尔,把捕兽网铺开,我们先在藤林周围设下陷阱,防止野兽再次进入。小满,你和苏文负责记录受损的藤条数量和程度,方便我们后续统计和修复。”
“好的!”小满和苏文异口同声地答应道。
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忙活起来。沈砚和阿木尔熟练地设置着捕兽网,他们根据野兽的脚印判断出它们的行进路线,将网设在了关键位置。小满和苏文则拿着纸笔,一边清点受损的藤条,一边记录着情况。苏文还时不时地停下笔,对着受损的藤林画几笔,将这一片狼藉的景象定格在画纸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