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蚀灵玄途 > 第299章 老戏台的褪色戏服

蚀灵玄途 第299章 老戏台的褪色戏服

作者:深夜茄子煲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6 20:08:57

镇中心的凤鸣戏台,檐角的琉璃瓦在雨里泛着青光。后台的木架上,挂着件洗得发白的红戏服,水袖上绣的凤凰已经褪色,只剩下淡淡的金线轮廓,领口处缝着块蓝布补丁,针脚歪歪扭扭,像是情急之下补的。镇上的老人说,这是当年名角“筱红仙”的戏服。筱红仙走了四十年,戏服却总在雨夜变得笔挺,像是有人刚穿过,袖口还沾着点未干的胭脂——那是她最爱用的“醉春红”。

这年梅雨季,沈知意帮戏台的看守老杨叔修补漏雨的屋顶,踩着梯子往下看时,正见那红戏服在风中轻轻晃动,水袖扫过台下的空椅,发出“簌簌”的声响,像谁在无声地谢幕。更奇的是,戏台中央的地砖上,竟积着滩水洼,水影里映出个模糊的人影,正对着镜子贴花黄,鬓边斜插着朵绢花,和戏服领口的补丁同色。

“又闹起来了?”老杨叔抱着瓦片从梯子下钻过,烟袋锅在砖墙上磕得“邦邦”响,“每年这时候都这样。四十年前的梅雨夜,筱红仙在这儿唱《霸王别姬》,唱到‘从一而终’时,台柱子突然塌了,把她埋在了底下。等扒出来,人早没了,手里还攥着支没插完的凤钗,钗头的珍珠碎在戏服上,染出个蓝斑,后来就有了那块补丁。”

沈知意顺着梯子爬下来,刚走到后台,就见戏服的腰带自己松开,掉出个绣着“仙”字的锦囊。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半张泛黄的戏单,上面用毛笔写着“筱红仙 饰 虞姬”,日期是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十二,正是她出事的那天。戏单背面画着个简易的戏台草图,后台的角落标着个小小的“藏”字。

“这是她的私房戏单!”老杨叔凑过来看,“当年筱红仙红得发紫,却总在后台藏东西。有人说她藏的是给徒弟的戏服,有人说藏的是没唱完的戏词。”

两人正说着,后台的木柜突然“吱呀”一声开了,里面堆着些破旧的头面——珠花、凤冠、翎子,最底下压着个铁皮盒,盒盖上用红漆画着朵牡丹,正是筱红仙常唱的《牡丹亭》里的样式。沈知意打开盒子,里面是本线装的戏本,封面上写着“筱红仙 亲传”,里面的唱词旁都标着换气的记号,有些地方还用朱砂改了,旁边注着“阿鸾学唱”。

“阿鸾是她的徒弟!”老杨叔的眼睛亮了,“当年才十二岁,跟着筱红仙学《霸王别姬》,出事那天本来该她唱虞姬的替身,被筱红仙拦了,说‘你嗓子嫩,等雨停了再唱’。”

戏本的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是筱红仙和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的合影,两人都穿着虞姬的戏服,手挽着手站在戏台上,背景里的台柱子还是完好的。照片背面写着:“阿鸾,等你唱红了,这出戏就传给你。”

“这阿鸾现在在哪儿?”沈知意问。

老杨叔往戏台外指了指:“就在镇西头开布庄,去年还来戏台烧过香,说总梦见师父拿着凤钗敲她的头,骂她‘戏词记不全’。”

话音刚落,戏服突然被风吹得飘起来,水袖直指镇西的方向。沈知意和老杨叔跟着戏服的影子往镇西走,路过布庄时,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正坐在门口纳鞋底,手里的针线在布上绣出只小小的凤凰,和戏服上的样式一模一样。

“您是阿鸾老师?”沈知意上前问道。

老太太抬起头,看见沈知意手里的戏本,突然红了眼圈:“这是师父的本子……”她放下鞋底,从布庄的柜台下拿出个樟木箱,里面叠着件半成的红戏服,水袖上的凤凰刚绣了一半,“我这四十年没敢再唱,却总在夜里绣戏服,总觉得师父还在后台等我把这出戏唱完。”

老太太打开樟木箱的夹层,里面是支断了钗头的凤钗,珍珠早就没了,钗杆上刻着个“仙”字:“这是当年从师父手里抢出来的,她总说‘虞姬的凤钗得有灵性,才能镇住戏台’。”

三人回到戏台时,雨正好停了。老太太捧着戏本走到台上,清了清嗓子,竟跟着戏服的影子唱了起来:“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一年……”她的声音虽然苍老,却带着股韧劲儿,唱到“从一而终”时,戏服突然自己套在了她身上,水袖随着唱腔展开,褪色的凤凰在暮色里竟泛出微光。

沈知意站在台下,看见老太太的影子和戏服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像是筱红仙正站在徒弟身后,手把手教她摆身段。后台的铁皮盒突然“啪嗒”一声开了,里面飞出张泛黄的纸,是没写完的戏词:“阿鸾,台上的风雨算什么,只要嗓子还在,戏就不能停……”

戏词的末尾画着个小小的戏台,台下坐满了人,最前排的空椅上,摆着支完整的凤钗。

当天夜里,有人看见凤鸣戏台亮着灯,老太太穿着红戏服在台上走位,水袖翻飞间,隐约有个穿同样戏服的影子在陪她练,两人的唱腔在雨夜里绕着戏台转,像对久别重逢的师徒。

第二天一早,老杨叔发现戏服被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后台的木架上,领口的蓝补丁旁,新绣了朵小小的牡丹,针脚细密,和筱红仙当年的手艺如出一辙。老太太在布庄的门口挂了块新招牌:“阿鸾布庄 兼修戏服”,柜台上摆着那本亲传戏本,旁边放着支修好的凤钗,钗头镶着颗新的珍珠,亮得像戏台的顶灯。

沈知意后来听说,每到梅雨季的夜里,凤鸣戏台总会传出唱腔,镇上的孩子们会趴在台边听,说“是筱红仙在教阿鸾奶奶唱戏”。有人问老太太,是不是真的看见师父了,她总是笑着指台上的红戏服:“你看那水袖,摆得比当年还稳,不是她在教,是谁在扶着我的手呢?”

戏台的台柱子早就换了新的,上面刻着行小字:“戏会老,人会走,嗓子里的劲儿,得传下去。”雨又开始下了,打在琉璃瓦上“叮叮当当”响,像是谁在敲着板眼,陪着台上的影子,把四十年前没唱完的戏,接着往下唱。

喜欢蚀灵玄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蚀灵玄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