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藤新叶上的“星海之外”四字,在晨光中泛着七彩流光。沈砚将叶片轻轻摘下,夹进新修订的《藤脉真诠》末页,那里刚补完虚无域的记载,空白的纸页仿佛正等待着新的笔墨。
“星海之外……连天根藤的星图都没标注过。”叶临渊摩挲着剑鞘上的冰火纹,晨光透过纹路,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古卷只说过‘鸿蒙之隙,有域无名,非藤非石,自在生长’,莫非指的就是那里?”
风息调试着最新款的影晶——这台仪器融合了天根藤的光带与虚无域的源生芽能量,镜头能穿透星云,捕捉到百万光年外的能量波动。他对准寰宇藤指向的星空,屏幕上的画面剧烈闪烁,最终定格在片混沌的光晕里:“探测器显示那里的能量场极不稳定,像是无数星云碰撞形成的‘夹缝’,没有固定的空间结构。”
阿柚的银藤花突然飞向源生碑,花瓣上的语灵虫光点与碑顶的双脉光流共鸣,在半空拼出艘奇特的船——船身由天根藤的主干编织,船帆是虚无域新藤的金叶,船底铺着镜湖域的镜砂,船头嵌着块熔火域的火晶。“是‘藤舟’!”她惊喜地拍手,“祈年藤说先民曾想造这样的船,却没能集齐所有星域的藤材,现在我们有了!”
三个月后,藤舟在源生碑前的空地上落成。整艘船长约十丈,天根藤的主干泛着银光,金叶船帆在风中舒展,镜砂船底折射出彩虹般的光,火晶船头则恒定地散发着温暖的光,驱散周围的寒意。各族守护者都来送行,有人带来雾泽域的锁雾藤种子,有人捧着鸣沙域的冷焰石,还有孩童将自己画的藤脉图贴在船舷上。
“这船能在鸿蒙之隙航行吗?”最小的星藤族学徒仰着头问,手里攥着颗刚发芽的新藤种子。
沈砚蹲下身,将种子放在他手心:“不知道,但藤脉教会我们的,不就是在未知里扎根吗?”他指向藤舟的船桅,那里缠绕着从七域与虚无域收集的藤条,“你看这些藤,单独一根很弱,缠在一起就能撑起船帆。我们也是。”
登船的刹那,藤舟突然轻轻晃动,所有藤材同时亮起——天根藤的主干与源生碑的光流相连,金叶船帆吸收着阳光,镜砂船底映出星图,火晶船头的光芒与众人身上的契约印记共鸣。风息启动影晶的导航模式,屏幕上的混沌光晕中,突然出现道细小的光带,是天根藤的根须在鸿蒙之隙里探出的痕迹。
“天根藤早就为我们探过路了!”阿柚欢呼着拉起船帆,藤舟缓缓升空,穿过源生碑的光流,向着星海之外飞去。
离开熟悉的星域后,周围的景象渐渐变得陌生。星辰不再是点状,而是化作流动的光河;星云不再是彩色的云团,而是凝固的“石雾”,碰在船舷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风息的影晶不断发出警报,屏幕上的能量指数忽高忽低,像在过山车。
“这里的空间在‘折叠’。”叶临渊站在船头,长剑出鞘,剑气与火晶的光芒交织,劈开前方挡路的石雾,“刚才明明看到那颗星在左边,眨眼就到了右边。”
沈砚抚摸着船舷的锁雾藤,藤蔓突然抽出新叶,叶片上浮现出扭曲的星图:“是鸿蒙之隙的‘空间乱流’,锁雾藤能感知到安全路径,跟着新叶的方向走。”
航行第七日,藤舟闯入片“光雨”。无数金色的光点从四面八方飞来,落在船帆上,竟化作细小的藤苗,瞬间生根发芽,在帆上织成新的图案——是群从未见过的生物,长着藤条般的四肢,头部是朵发光的花,正围着株巨大的“树”跳舞。
“是‘光藤族’?”阿柚凑近观察,银藤花上的语灵虫光点与帆上的生物图案共鸣,“它们在说‘欢迎回家’。”
话音刚落,光雨突然汇聚成道光柱,将藤舟包裹其中。当光芒散去,周围的景象彻底变了——不再是混沌的鸿蒙之隙,而是片辽阔的平原,平原上长满了与帆上图案相似的“藤树”,树干是银白色的,叶片是金色的,枝头挂着水晶般的果实,果实里能看到流动的光。
光藤族的生物围了上来,它们没有嘴,却能用意识交流。沈砚等人通过语灵虫的翻译,得知这里是“光藤域”,光藤族是宇宙诞生时第一批与藤脉共生的种族,亿万年来一直在等待“同源者”的到来。
“你们的藤舟,用了源生芽的力量。”为首的光藤族生物(它的花盘最大,花瓣上的纹路与源生碑的双脉阵相似)传递来信息,“那是我们守护的‘母芽’散落的碎片,当年宇宙大爆炸时,母芽分裂成无数份,你们找到的,是其中之一。”
它带领众人来到平原中央的“母芽树”前。这棵树比周围的藤树高大百倍,树干上布满了与虚无域源生芽相同的纹路,树顶托着颗巨大的水晶果,果中封存着团金色的光,正是源生芽的本源。
“母芽树快枯萎了。”光藤族生物的意识带着悲伤,“它的能量在维持光藤域的存在,我们试过无数方法,都没能让它重新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