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 第85章 未来,希望

苍梧郡衙门前,一张墨迹未干的告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再次激起了全城百姓的议论狂潮!

告示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苍梧郡守韦昌隆,徇私枉法,贪墨无度,鱼肉百姓,罪证确凿!现羁押候审,待查清所有罪状,明正典刑!

岭南之地,乃秦王叶凌云封土。自即日起,秦王殿下全权接管苍梧郡军政要务!

特擢擢宁宸轩为苍梧郡新任郡守,主持郡务,整饬吏治,清查冤狱!

凡有冤屈者,无论过往,皆可至郡衙鸣鼓申诉!本王与宁郡守,定当秉公处置,还尔等一个公道!”

落款处,是鲜红的秦王大印!

这则告示,如同一道惊雷,炸响了苍梧郡沉闷的天空!

“韦扒皮真的被抓了?!真的假的?!”

“秦王殿下!是那个在临安城诗会上十首绝唱、斗败大皇子的秦王世子?!”

“他还真敢动韦昌隆?!”

“宁宸轩?那个‘临安麒麟儿’?他来做郡守?”

“鸣鼓申诉?!我的天!这…这能信吗?”

百姓们奔走相告,惊疑、狂喜、担忧、期盼……种种情绪交织。

郡衙门前,很快便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有人试探着敲响了尘封多年的鸣冤鼓,更多的人则在观望。

叶凌云站在郡衙二楼的回廊上,看着下方涌动的人潮和宁宸轩有条不紊地安排吏员接待、登记、初步核查,心中大定。

“专业的事情,果然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他低声感叹。

宁宸轩处理卷宗的速度快得惊人,那些堆积如山、盘根错节的陈年旧案,在他手中如同被梳理的乱麻,迅速变得条理清晰。

再加上他父亲宁致远这位曾经的礼部尚书在旁指点江山、梳理官场规则,效率更是倍增。

叶凌云深知,政务、律法、民生这些繁杂事务,非他所长。

他更重要的战场,在别处!

在那些被世人视为“奇技淫巧”的领域,在那些能真正改变岭南根基的地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刻在他作为穿越者骨子里的信念。

岭南要崛起,要成为他心中的“桃源”,光有土地和人口远远不够!

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撑军备,有先进的农业技术保障粮食,有完善的水利工程抵御天灾!

而这些,都离不开人才——那些掌握着核心技艺、却被主流社会轻视的工匠们!

他立刻带着熊大,直奔安置随军南下工匠们的临时营地。

营地一角,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叶凌云首先找到了王铁锤。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匠人,身材魁梧,双臂肌肉虬虬结如铁,古铜色的脸庞被炉火映得通红,眼神却异常专注锐利。

他祖上三代都是临安御用军器监的大匠,因得罪权贵被构陷,才流落江湖,后被叶凌云招募。

叶凌云示意熊大将一件玄甲铁骑的制式胸甲放在王铁锤面前。

那胸甲通体黝黑,在火光下泛着幽冷的寒光,触手冰凉沉重,上面布满了细微却坚韧的锤锻纹理。

“王师傅,”叶凌云开门见山,“这样的铠甲,若不用天外玄铁,仅以普通铁矿为基,能否打造出来?或者……能否打造出性能相近,足以抵御强弓劲弩的甲胄?”

王铁锤放下手中的铁锤,拿起那件玄甲,粗糙的手指仔细摩挲着甲片边缘,又屈指在甲面上重重敲击了几下,发出沉闷而坚实的“铛铛”声。

他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才缓缓摇头,声音带着匠人特有的直率:

“王爷,恕老朽直言。

此甲乃百炼精钢反复折叠锻打而成,非一日之功,更非寻常铁矿所能及。

普通铁矿杂质多,韧性差,即便老朽竭尽全力,千锤百炼,最多也只能得其形,难有其神!

防御寻常刀剑尚可,若遇强弩攒射或重兵器劈砍,极易崩裂!

要想达到此甲韧性与硬度……难!除非……”

“除非什么?”叶凌云追问。

“除非能找到传说中的‘地火’!或能引动地脉深处的高温烈焰!”

王铁锤眼中闪过一丝向往,“老朽祖上曾有记载,先祖曾于火山口附近设炉,借地火熔炼矿石,铁水奔流,杂质尽去!

以此铁水浇铸成型,再经秘法锻打,所得之钢,坚韧远胜寻常百炼!

可惜……岭南虽湿热,却无活火山,此法……难行!”

叶凌云眼中精光一闪:“引动地火自然不易。但若本王有办法,无需地火,也能将铁矿熔化成铁水呢?”

“什么?!”

王铁锤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熔铁成水?!王爷此言当真?!若真能如此……那便是冶炼之道翻天覆地之变!铁水纯净,杂质极少,若能再辅以不同金属熔炼调配……”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老朽……老朽有七成把握,能试出比这玄甲更坚韧、更轻便的新钢!只是……这熔铁成水,温度需极高!寻常炭火,绝无可能!”

“温度问题,本王来解决!”叶凌云斩钉截铁。

他立刻召集营地中擅长泥瓦、木工、鼓风的工匠,当场画图讲解。

“看!我们需要建造一种特殊的炉子!

炉壁要用耐火粘土混合石英砂反复捶打夯实,内壁还要涂上特制的耐火泥浆!

炉膛要深,炉腹要鼓!最关键的是风!”

叶凌云指着图纸上炉子下方几个巨大的进风口,“用硬木打造大型风箱!

不,要用水力!或者畜力!

要能持续、猛烈地将空气鼓入炉膛深处!

让炭火烧得更旺,温度更高!”

工匠们听得目瞪口呆,但叶凌云清晰而笃定的描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叶凌云的亲自指挥下,一座结构奇特、高达近两丈的“高炉”在营地边缘拔地而起!

巨大的牛皮鼓风囊连接着陶土烧制的风管,深深插入炉底。

这牛皮鼓风机暂时由人力轮换拉动。

同时叶凌云指导烧制焦炭。

当第一炉混合了焦炭的矿石被投入,鼓风手们喊着号子,奋力拉动风箱!

炽热的空气呼啸着涌入炉膛!炉火由红转黄,再由黄转白!

惊人的热浪扑面而来,逼得众人连连后退!

数个时辰后,当炉工用特制的长钎钎捅开出铁口——

“哗——!”

一道刺目的、金红炽热的铁流,如同咆哮的熔岩,轰然涌出!

浇入下方早已准备好的沙模之中!

铁水翻滚,白烟升腾,映照着周围每一张震惊、狂喜、布满汗水和烟灰的脸庞!

“铁水!真的是铁水!”

王铁锤激动得老泪纵横,扑到沙模前,不顾灼热,死死盯着那逐渐凝固的暗红色金属,“成了!王爷!成了啊!有此神炉,何愁好钢不成!”

叶凌云当场拍板:“王师傅!本王拨你白银五十万两!

人手随你挑!地点随你选!

就在苍梧郡附近,寻一处依山傍水、便于运输矿石和燃料之地,建一座大型冶炼工坊!

本王要你尽快摸索出稳定的炼钢之法,更要尝试将不同金属熔入铁水,研究‘合金’配方!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本王全力支持!”

王铁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王爷知遇之恩,老朽万死难报!定当竭尽所能,为王爷炼出这岭南第一炉好钢!”

告别了沉浸在钢铁雄心中的王铁锤,叶凌云找到了被安置在营地另一侧的李稻香。

这位老农身形佝偻偻,面色黝黑,布满风霜,长途跋涉让他看起来更加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土地的执着。

见到叶凌云亲自前来,李稻香局促不安地搓着手,想要行礼,却被叶凌云一把扶住:“李老丈不必多礼!本王是来向你讨教这吃饭的头等大事!”

李稻香受宠若惊,连忙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和粗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他一层层小心翼翼地打开,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最终露出里面一小捧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稻种。

“王爷……”李稻香的声音带着颤抖和难以抑制的激动,“这是老汉…老汉祖孙三代,耗费了六十年心血,在江州老家那块试验田里,一点点选育、改良出来的稻种!老汉给它取名‘金穗甲号’!”

他如数家珍,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此稻,秆矮而壮,不易倒伏!分蘖蘖力强,一株能发十余穗!

穗大粒多,米粒饱满!更难得的是,它耐旱、耐涝,对常见的稻瘟病、螟虫害也有较强的抵抗之力!

老汉试种多年,同等田亩,比寻常稻种…至少能多收三成!”

叶凌云小心翼翼地捻起几粒稻种,仔细端详。

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确实非同一般。

他心中震动,这简直是这个时代的超级稻!

“李老丈,你祖上…?”

李稻香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和骄傲:“回王爷,老汉的祖父,曾是前朝司农寺下辖‘劝农署’的署丞,专司农桑稼穑穑之事。

因见官场**,农政废弛,心灰意冷,辞官归乡,立誓要培育出能让百姓吃饱饭的好稻种!

家父与老汉,继承遗志,一生心血,尽付于此!

奈何…报国无门,明珠蒙尘!

幸得王爷在临安开府招贤,老汉才…才得以将此稻种,献于王爷!”

说到最后,他已是老泪纵横。

叶凌云郑重地接过那包稻种,沉声道:“李老丈,此乃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至宝!

本王代岭南百姓,谢过老丈三代心血!”

他当即下令:“熊大!立刻挑选十名最精干、最熟悉农事的士兵,再招募二十名本地经验丰富的老农!

划出城外最肥沃的百亩水田,由李老丈亲自指导,试种‘金穗甲号’!

所需农具、肥料、人手,一应优先供应!

本王要亲眼看看,这‘金穗甲号’,到底能带来多少惊喜!”

接着,叶凌云又兴致勃勃地与李稻香探讨起提高产量的其他方法。

“老丈,除了良种,这肥料…可有讲究?

本王曾听闻,草木灰、人畜粪便、甚至河塘淤泥,若经沤制发酵,肥力远胜直接施用?”

“王爷竟也通晓农事?!”

李稻香惊讶不已,

“正是!老汉称之为‘堆肥’!还有‘绿肥’,种植紫云英等作物,翻入土中,亦可增肥力!”

“还有这田地,岭南多丘陵,可否修筑梯田?引水灌溉?选育耐旱作物?”

两人越聊越投机,李稻香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仿佛遇到了知音。

叶凌云最后嘱咐:“李老丈,你一生所学,皆是宝贵财富!

本王希望你能将选种、育苗、耕种、施肥、防虫害等经验,系统整理,着书立说!

将来在岭南广设农学堂,让天下农人,都能学到你的本事!让这‘金穗甲号’,惠及万民!”

李稻香激动得浑身颤抖,再次跪倒:“王爷重托,老汉…万死不辞!定当倾囊相授,不负王爷厚望!”

离开农田,叶凌云又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宁宸轩极力推荐的奇人——张清源。

此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有神,带着一种勘测山川地理特有的锐利。

他并非寻常工匠,而是游历天下、精研水文地理的“水工大师”。

据说曾参与治理黄河险段,更在蜀中、江南等地主持过大型水利工程,经验丰富,见解独到。

因不满官场倾轧,愤而辞官,游历临安时与宁宸轩惺惺相惜,慕名而来。

“张先生,久仰大名!”叶凌云态度恭敬。

“草民张清源,拜见王爷!”张清源不卑不亢地行礼。

叶凌云直接摊开一幅粗略的岭南水系图:“张先生,岭南之地,雨量丰沛,河流纵横,本是鱼米之乡。

然则,雨季山洪肆虐,冲毁良田;旱季河道干涸,无水灌溉。

更兼山势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本王欲兴修水利,根治水患,变水害为水利!先生可有良策?”

张清源目光扫过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几处关键节点,声音沉稳有力:

“王爷明鉴!岭南水患,根在山,表在河!治水之道,首在治山!”

他侃侃而谈,思路清晰:

“其一,于各主要河流上游险峻峡谷处,择址修筑‘拦沙坝’!

以巨石垒砌,减缓水流,拦截山洪裹挟之泥沙,澄清水质,亦可蓄积部分水源。”

“其二,在丘陵缓坡地带,依山势开凿‘盘山渠’!

引上游清水,层层灌溉梯田。既可避免洪水直冲下游,又能解决高地灌溉难题!”

“其三,于中下游平缓开阔处,修建‘分水堰’与‘蓄水塘’!

雨季分洪,旱季蓄水。尤其要利用好那些天然形成的洼地、湖沼,加以疏浚、扩挖,形成星罗棋布之‘陂塘’,既可灌溉,亦可养鱼,一举两得!”

“其四,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尤其苍梧郡周边几条主要河道,淤塞严重,需组织人力清淤,并以三合土夯实堤岸!”

“其五,”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尝试‘虹吸引水’之法!

于两山之间,架设陶管或竹木渡槽,利用水位落差,将高处水源引向低处旱地!

此法在蜀中已有雏形,若能改进推广,可解高地灌溉燃眉之急!”

叶凌云听得心潮澎湃!

张清源不仅指出了问题关键,更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这正是他急需的专业人才!

“好!张先生真乃国士!”

叶凌云击掌赞叹,“本王任命你为岭南水利总工!

全权负责勘测、规划、督导岭南全境水利工程!

所需银钱、人力、物料,本王鼎力支持!先从苍梧郡周边开始试点!本王要看到实效!”

张清源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却胸怀大志、敢于放权的王爷,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豪情和使命感。

他深深一揖:“王爷以国士待我,清源必以国士报之!定当竭尽所能,为王爷,为岭南百姓,梳理这千里水脉,泽被苍生!”

整整一天,叶凌云穿梭于工匠营地,拜访了擅长营造的鲁班后人、精通织染的苏绣大师、深谙医药的铃医世家……

他虚心请教,认真倾听,对展现出卓越才能或独到见解者,毫不吝啬地给予重金支持、划拨场地、赋予官职,鼓励他们大胆研究、自主创新!

熊大跟在后面,看着自家王爷对这些“匠户”如此礼遇,甚至比对待一些官员还要重视,心中充满了不解。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王爷,这些匠人…值得您如此厚待?又是给钱,又是给官?”

叶凌云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炉火映红的天空和刚刚播下“金穗甲号”的试验田,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拍了拍熊大坚实的臂膀:

“熊大啊,你记住本王今天的话。

这些匠人手中掌握的技艺,才是真正能改变岭南、改变未来的力量!

他们能炼出更锋利的刀剑,让我们战士少流血;

他们能种出更多的粮食,让百姓不挨饿;

他们能修好水利,让良田不再被洪水吞噬!

这些,是千军万马也换不来的根基!”

他目光深邃,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你现在或许不明白。

但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我们今天播下的这些种子——人才的种子、技术的种子——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到那时,你就会知道,本王今日所做的一切,值不值得!”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苍梧郡的城墙上。

叶凌云站在高处,俯瞰着这座刚刚易主的城池和城外广袤的土地。

初步安顿好这些卧虎藏龙的工匠人才,只是第一步。

他心中那份关于岭南建设的宏大蓝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轮廓,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知道,一个以科技和人才为基石的新时代,即将在这片蛮荒之地,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