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新纪元前夜 > 第10章 第一次简报

新纪元前夜 第10章 第一次简报

作者:丿殇灬轩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20

“火种”实验室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里,如同一个精密而高效的心脏,以前所未有的节奏搏动着。路岩制定的多层次规则解析框架,将每个人的潜能都压迫到了极限。

陈浩几乎住在了他的数据工作站前,依靠高浓度能量饮料维持着清醒。他将路岩发现的 7.83hz 共振模型与宋茜感知到的动态“连接路径”进行算法融合,试图构建一个能够预测“深渊意识体”网络活动趋势的数学模型。屏幕上,代表能量流动的线条如同神经束般不断延伸、分叉、又偶尔汇聚,模拟着那个庞大而隐晦的系统。

苏琳则与路岩紧密协作,将心理学分析与能量数据深度结合。她不断修正着对“意识体”的心理侧写,其“痛苦驱动力”和“学习适应性”被量化为影响其能量分配和行为选择的权重参数,输入到路岩的“情感-能量”关联模型中。她甚至大胆提出假设:“它的‘痛苦’,可能源于自身存在状态与当前物理法则的冲突,如同一个三维生物被强行塞入二维平面。它的‘适应’,是在寻找裂缝,寻找将自身‘展开’的方式。”

赵伟的工作最具挑战性。他必须将所有这些抽象、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发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战术与战略。他设计了数套方案:包括利用大功率信号发生器,在特定节点制造 7.83hz 的“伪地球脉动”进行干扰;部署携带现实稳定锚的小型无人机,尝试在“连接路径”上建立“路障”;甚至规划了几种在极端情况下,尝试与“意识体”进行定向信息交换(非语言,而是基于能量模式)的危险协议。他的机械义肢在虚拟沙盘上勾勒出一个个复杂的行动蓝图,每一个步骤都标注了风险评估和备用方案。

而宋茜,则进行着最耗费心神也最不确定的尝试。她依照路岩的建议,不再直接触碰被隔离的“悲鸣”碎片,而是将灵觉如同最纤细的传感器,小心翼翼地附着在那条无形的“连接路径”上,感知着其中流淌的、混乱的信息脉冲流。她试图分辨出哪些是碎片自身的“呼喊”,哪些是从其他节点“汲取”而来的杂音,并寻找着脉冲最密集、最稳定的流向,以期反向定位其更核心的源头。同时,她也开始谨慎地准备路岩所要求的——“秩序回响”的注入。

当杨振华约定的简报时间到来时,团队带着一份凝聚了四十八小时心血、整合了多维度发现的初步报告,走进了核心简报室。

杨振华早已端坐在主位,依旧是那身笔挺的中山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他身后站着两名面容冷峻、气息内敛的随从,显然是高级别的安保或监察人员。

“路博士,宋顾问,还有各位,‘火种’的精英们。”杨振华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希望这几天的磨合,能带给我一些新的见解。”

路岩没有客套,直接走到主控台前,开启了全息投影。他没有展示冗长的数据流,而是用高度凝练的图表和模型,清晰地阐述了他们的核心发现:

1. 共振网络:确认“深渊意识体”利用 7.83hz 地球基准频率,与全球多个异常点(已确认昆仑、京都、轮台)构成一个隐性的能量-信息共鸣网络。

2. 动态路径:展示宋茜感知到的、“意识体”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动态“连接路径”,强调其具备“学习”与“适应”特性,能规避防御并利用空间薄弱点。

3. 意识侧写:提出基于“痛苦驱动”和“适应性学习”的“迷失意识体”假说,推断其核心目标是寻求“稳定存在”与“回归”(或创造新环境)。

4. 规则分层:明确将“意识体”的行为归纳为物理共振、信息适应、内在驱动、空间利用等多层规则。

“综上所述,”路岩最后总结,声音沉稳有力,“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异常实体,而是一个与星球本身脉动深度绑定、具备高度智能和学习能力、正在全球尺度上尝试优化自身存在状态的分布式意识网络。单纯的武力摧毁不仅极其困难,甚至可能因其‘学习适应性’而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杨振华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路岩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很精彩的推论,路博士。将玄学感知与科学建模结合到如此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那么,基于这些……‘规则’,你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路岩示意赵伟。

赵伟上前一步,调出战术方案界面,言简意赅地汇报:“杨先生,我们初步制定了三级应对策略。初级:监控与干扰。利用陈浩工程师的预测模型,提前在可能激活的节点部署干扰设备,扰乱其共振网络。中级:阻断与隔离。在关键‘连接路径’节点,使用强化现实稳定锚建立屏障,尝试切割其网络连接。高级(高风险):有限接触与引导。在绝对可控环境下,尝试向网络注入经过设计的‘秩序信息’,观察其反应,或引导其能量流向无害化方向转化。”

苏琳补充道:“心理模型显示,直接对抗会加剧其‘痛苦’,可能导致更激烈的适应与反击。而表示‘理解’并提供‘稳定’选项,有可能降低其攻击性,为后续处理创造窗口。”

杨振华的目光转向宋茜:“宋顾问,您的灵觉,是否支持这些技术性的方案?尤其是……‘有限接触’?”

宋茜抬起眼眸,清冷的声音在简报室内回荡:“路径确实存在,脉冲可被感知。注入‘回响’,理论可行,但如同在激流中投石,涟漪方向与后果,难有十足把握。须有万全防护,及……承担反噬之觉悟。”

杨振华沉默了片刻,简报室内落针可闻。他似乎在权衡每一个字的重量。最终,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团队每一个人:

“你们的发现和方案,意义重大。这证实了我们启动‘火种’计划的必要性——旧时代的思维和武器,无法应对新时代的敌人。”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我批准你们,优先执行初级和中级策略。立刻开始资源调配和人员训练。至于高级策略……继续完善方案和风险评估,没有我的直接命令,绝不可擅自启动。”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看着那错综复杂的网络图:“你们证明了‘深渊’并非孤立的灾难,而是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疾病’。‘火种’的任务,就是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或者……至少学会与它共存,并防止它彻底毁灭我们的世界。”

就在这时,杨振华的一名随从快步上前,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并递过一个加密的平板。

杨振华快速浏览了一下屏幕,眉头几不可察地皱起,随即又迅速舒展开。他将平板放下,目光再次看向路岩团队,只是眼神深处,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看来,你们的第一次简报,正好赶上了一个新的节点。”杨振华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稍微快了一点,“刚刚收到的消息,西域轮台异常点——你们模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能量活跃度在过去的二十分钟内,异常飙升了百分之三百。当地监测站报告,出现了小范围的空间扭曲现象和……类似‘海市蜃楼’的古代城市幻影。”

简报室内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沉。

轮台节点……被他们的模型标记为与“深渊”连接较深、历史底蕴古老的关键点之一。它的异常活跃,是巧合?还是……那个“意识体”感知到了他们的探查,开始了新的“适应”与“动作”?

“路博士,宋顾问,”杨振华的目光如同实质,“初级策略的测试场,看来已经主动出现了。我需要你们在二十四小时内,拿出针对轮台节点的具体监控与干扰方案。‘火种’的第一次实战检验,或许比我们预期的,来得都要快。”

第一次简报,在突如其来的实战警报中结束。理论的课堂即将转化为生与死的考场。路岩与宋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抹凝重,以及深藏其下的、属于探索者的决然。

新纪元的前夜,容不得丝毫喘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