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51章 纳米机器人清炉术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51章 纳米机器人清炉术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五十一章:纳米机器人清炉术

“反夺舍脑波屏障”的初步成功,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流云宗看似平静的表面,露出了内部触目惊心的魔道渗透网络。七名被筛查出的“幼蜂”被秘密控制,玄骨上人疑似“蜂后”的阴影笼罩在高层心头,而赵浒体内芯片传回的“归巢”指令,更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宗门上下暗流汹涌,人人自危,一场内部清洗与外部防御的双线战争已悄然打响。

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科学派的研发工作却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瓶颈——丹炉清洁问题。

随着科学派炼丹产量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高压反应釜炼丹法、超声波萃灵等新技术的应用,丹炉内壁残留的丹毒、药渣、以及高温高压下形成的顽固结焦物也日益增多、复杂。这些残留物不仅会影响下一炉丹药的品质,导致交叉污染和药性冲突,更严重的是,某些特殊丹药(如千倍浓缩筑基液)的残留物,或魔气污染净化实验后的微量残余,可能带有极强的腐蚀性、毒性甚至活性,传统的水洗、火燎、灵刷等清洁方法效果有限,且存在二次污染或安全隐患。

一次事故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名科习弟子在清洁一台刚完成“魔气净化塔”材料耐受性测试的小型反应釜时,尽管佩戴了灵力绝缘防护服并使用了特制清洁灵液,仍因釜内壁一道极细微裂缝中渗出的、未被彻底清除的浓缩魔气残余而受到侵蚀,虽经及时救治无大碍,但神识受损,需要休养数月。此事给姜逸敲响了警钟。丹炉清洁,已不再是简单的卫生问题,而是关乎实验安全、数据准确性和研究成果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环节!

传统的清洁方式,依赖于宏观的物理冲刷或化学溶解,对于微观尺度的残留、复杂结构内部的死角、以及具有特殊灵化学性质的顽固污垢,往往力不从心。姜逸需要一种能够深入微观、精准靶向、安全高效的清洁技术。

他的思绪再次跨越时空,想到了前世前沿科技中的“纳米机器人”。将功能化的微型机器人注入需要清洁的区域,让它们像无数微小的清洁工,自主搜寻、分解、搬运污染物!这无疑是解决复杂清洁难题的理想方案。在这个拥有灵力和神奇材料的修仙世界,能否打造出“灵能纳米机器人”?

“系统,新项目预研:‘灵能驱动微型清炉机器人系统’,代号‘微尘’计划。目标:设计并制造可受控进入丹炉内部微观结构、识别并清除特定残留物的灵能微型机器人。推演技术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指令收到。项目‘微尘’启动。】

【技术原理分析:】

1. 机器人本体: 需微型化(微米至纳米级)、具备基础移动能力(如蠕动、游动)、携带特定功能单元(如切割、吸附、催化分解)。

2. 驱动方式: 灵能驱动为首选。方案:1 内置微型灵能转换单元(如纳米灵阵),从环境灵场中汲取能量;2 外部灵场导向驱动(如灵磁操控、灵光镊)。

3. 导航与控制: 需解决群体控制与个体精准操控的矛盾。方案:1 预设程序式(沿特定路径巡游);2 环境响应式(感知污染物浓度梯度自主趋近);3 外部精准遥控(需极高精度灵波操控技术)。

4. 功能执行: 清除手段需多样化。方案:1 机械刮擦(针对结焦);2 灵化学溶解(分泌特定灵液);3 能量分解(如微焦点灵焰、超声空化);4 吸附搬运(针对颗粒物)。

5. 回收与安全: 清洁完成后需确保机器人完全回收,避免残留造成新污染。方案:1 自分解材料;2 外部磁场\/灵场聚集回收;3 设计为可生物降解\/灵解。

【关键难点:1. 纳米级灵能结构的制造精度极限。2. 群体机器人的协同控制算法极其复杂。3. 在复杂灵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4. 确保无残留回收的技术挑战。】

【推荐路径:先易后难,从微米级、功能单一、预设程序式的机器人入手,逐步提升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度。】

路径明确,但技术门槛高得令人咋舌。纳米尺度的加工和操控,即便在前世也是顶尖科技。在此界,更是闻所未闻。但姜逸没有退缩,科学的道路本就是挑战极限。

他决定从最基础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入手。机器人本体需要极其微小、坚固且具备一定灵导性的材料。姜逸想到了之前研发“灵力绝缘防护服”时发现的“空灵纳米纤维”,其强度高、灵阻大,但经过特殊掺杂处理后,是否可以具备可控的灵导性?他尝试用“稀土元素提纯实验”中得到的高纯度铈、镧等元素,以极低浓度掺入空灵纳米纤维的生成过程中,成功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导灵纳米线”,其灵导性可随掺杂浓度和外部灵场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非常适合作为机器人的主体框架材料。

接下来是微加工。如何在纳米线上刻画出驱动灵阵和功能单元?这需要达到原子尺度的加工精度!姜逸将“纳米机器人清炉术”项目与“人工智能丹方推演”系统的算力深度结合,利用系统强大的微观模拟能力,反向设计出几种理论上可行的、结构相对简单的纳米灵阵,如最简单的“灵子泵”(用于驱动微小摆动或蠕动)和“微感应器”(用于感知灵压或特定化学物质梯度)。

加工则依赖于之前“魔修间谍芯片植入”项目中发展的极致微雕技术,并再次升级。姜逸动用了宗门秘藏的一件宝物——“芥子乾坤刻”,这是一件传说中的微雕神器,据说能将神识聚焦到极致,在芥子之上刻画乾坤。配合“灵刻神针”的物理刻蚀,姜逸耗费巨大心神,终于成功在单根微导灵纳米线上,刻印出了第一个功能完整的、由数十个纳米灵纹节点构成的简易“灵子泵”阵列!虽然成功率极低,且功能单一,但这标志着纳米灵能结构的制造取得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驱动与控制是下一个难关。让这些纳米线动起来,并受控地执行清洁任务。姜逸首先尝试了外部场驱动方案。他设计了一种“灵磁协同操控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多个外部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产生复杂的场梯度,从而对带有微弱磁性的纳米机器人群体施加定向的力,引导它们移动。这种方案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群体粗略控制,但精度有限,难以应对复杂微观地形。

更高级的自主导航方案则需要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智能”。姜逸借鉴了“人工智能丹方推演”中的简单模式识别算法,将其简化到极致,试图赋予纳米机器人最基本的“趋化性”——即向着污染物浓度高的方向移动。他在纳米机器人上集成了微型的“灵化学传感器”(基于特定污染物分子与灵材的相互作用导致灵导率变化的原理),并设计了对应的反馈灵路。在模拟环境中,这些初步具备“嗅觉”的纳米机器人,确实能够缓慢地朝着模拟污染源聚集。

功能执行方面,姜逸根据常见的污染物类型,设计了不同功能的纳米机器人原型:

? 刮擦型: 机器人前端设计有坚硬的、可高频振动的“纳米刮刀”,用于清除结焦。

? 溶解型: 机器人携带微胶囊,内装特定溶解灵液,遇到目标污染物时释放。

? 吸附型: 表面具有多孔或特殊官能团,像微小的磁铁,专门吸附特定成分的颗粒。

? 能量型: 能聚集周围灵能,在尖端产生微焦点高温或超声波,用于分解顽固污垢。

回收方案,姜逸选择了相对稳妥的外部场聚集回收。清洁任务完成后,启动强大的外部灵磁场,将所有纳米机器人吸引到指定的回收口,集中收集。同时,机器人本体材料被设计为在一定强度的净化灵光照射下会逐渐降解,确保万一场回收不完全,残留的机器人也会自行分解,避免长期滞留。

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攻关,第一代“微尘-I型”纳米清炉机器人系统终于组装完成。它包括:一台用于产生和调控引导磁场的“灵磁操控仪”,一批(数量仅数万,但对于微观世界已足够)功能各异的纳米机器人(封装在特制的悬浮灵液中),以及一套用于最终回收的强磁场装置。

首次实地测试,选择了一个结焦严重、内部结构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彻底清洁的小型高压反应釜。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姜逸将含有纳米机器人的悬浮灵液通过特制的注入阀,注入到反应釜内。随后,他启动了“灵磁操控仪”,精心调整磁场参数。通过连接在釜壁上的高倍灵显微阵,可以模糊地看到,无数微小的光点(被标记了荧光灵材的机器人)开始在水液中缓慢移动,如同受到无形之手的指引,逐渐分散到釜内的各个角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操控仪上的灵耗读数稳定,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一炷香后,姜逸停止了磁场引导,切换到回收模式。强大的回收磁场启动,只见悬浮液中的光点迅速向回收口汇聚。

回收完成后,打开反应釜检查。结果令人振奋!原本布满顽固焦痂和残留药渍的内壁,变得光洁如新!甚至连一些极其细微的裂纹深处,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对回收的悬浮液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被清除下来的污染物微粒。而纳米机器人本身的回收率,经过计数,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成功了!微观清洁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丹炉清洁的难题,更开创了微观灵能操控的先河!

姜逸立即着手优化系统,提高机器人的产量、智能度和功能多样性,并开始设计适用于不同型号丹炉和反应釜的标准化清洁模块。“微尘”清炉术迅速在科学派内部推广开来,极大地提升了炼丹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然而,就在姜逸准备将这项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更精密的设备维护(如灵路清洗、传感器校准)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脊背发凉。

在对一台刚刚完成“魔气净化塔”原型机测试后、经过“微尘”系统彻底清洁的反应釜进行例行残留检测时,高灵敏度的“魔气污染检测警报”系统,竟然在回收的纳米机器人聚集物中,检测到了极其微量、但活性极高的魔气残留信号!这些魔气并非附着在污染物上,而是……似乎与某几个特定批次的、用于制造“吸附型”纳米机器人的某种辅助灵材发生了极其隐秘的共生或吸附!

进一步的溯源调查发现,这批有问题的灵材,正是通过玄骨上人一系控制的某个外部商会渠道采购的!虽然对方做得极其隐蔽,材料本身也通过了常规检测,但在纳米尺度的极致清洁过程中,其隐藏的魔性却被放大并暴露了出来!

“他们……竟然连我们研发新型清洁技术的材料供应链都渗透了?!”姜逸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敌人的触角,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广!这已不是简单的阻挠或破坏,而是试图从根源上污染、扭曲科学派的一切成果!

“微尘”清炉术的成功,在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的同时,也意外地撕开了敌人更深层渗透阴谋的一角。科学派与隐藏敌人的斗争,已从明面的技术竞争、资源争夺,蔓延到了微观的材料层面、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

真正的较量,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流云宗的天空,阴云愈发浓重,而这场关乎道统存亡的暗战,也进入了更加凶险、更加细微的维度。纳米机器人这把微观手术刀,在清洁丹炉的同时,似乎也开始触及到那深藏于宗门肌体之中的、更隐蔽的毒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