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79章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179章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一百七十九章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

“反物质炼丹突破”实验的惨烈失败,如同一声丧钟,在联盟上空久久回荡。玄玑真人的壮烈牺牲,不仅让联盟痛失一位丹道泰斗,更残酷地揭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他们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之路“反物质”,从其存在的根源上,就可能已被潜在的敌人“播种者”设下了恶毒的规则陷阱!这条看似通往星辰大海的捷径,实则是通往毁灭的悬崖。巨大的挫败感和更深沉的危机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知情者心头。

然而,祸兮福所倚。玄玑真人以生命为代价,不仅验证了“规则层面驾驭”思路的可行性,其最后时刻以自身道则强行弥合规则崩塌的壮举,更是在那片毁灭性的“空间坍塌”废墟中,留下了一道极其珍贵、稍纵即逝的“规则伤疤”。这道伤疤,是两种宇宙规则剧烈碰撞、湮灭后又勉强愈合的奇异产物,其中蕴含的关于空间结构稳定与崩塌的瞬间奥秘,对于一直在苦苦攻关“空间折叠稳定技术”的联盟而言,无异于一座蕴藏着终极答案的宝库!

“空间折叠技术”,是联盟科技树的基石之一。从“空间折叠炼丹房”到“魔改版量子传送丹”,从“跨位面材料供应链”到构想中的“星际远航”,无不依赖于对空间的精妙操控。然而,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始终是制约其大规模、安全应用的瓶颈。折叠后的空间结构脆弱,易受干扰,维持能耗巨大,且存在失控扩张或骤然坍缩的风险,之前的“空间坍塌危机”便是血的教训。提升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和效率,是联盟迈向更深空、掌控更强大力量的必经之路。

此前,联盟的“空间锚定技术突破”主要侧重于“钉住”空间坐标,防止移位,属于相对静态的稳定。而对于折叠空间内部动态的、持续的“结构强化”,进展缓慢。如今,玄玑真人用生命换来的这道“规则伤疤”,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能够直接“观察”空间规则在极端状态下如何“自愈”的窗口。

实验失败后,那片位于流云宗地底深处的禁区,被最高级别的“力场护盾”层层封锁,列为联盟最高机密“创痕区”。以林枫、苏晓为首,汇聚了联盟最顶尖的空间阵法大师、灵子物理学家和器灵逻辑专家的“空间结构稳定”攻关小组,在经受了导师陨落的巨大悲痛后,化悲愤为力量,第一时间进驻“创痕区”,开始了争分夺秒的研究。

研究环境极其危险。“创痕区”中心,那片被玄玑真人勉强弥合的空间,依然极不稳定,时不时会漾起细微的涟漪,散发出令人心悸的规则波动。任何微小的干扰,都可能引发二次坍塌。研究人员必须穿着特制的“空间隔振服”,在灵枢-玄玑分体的实时监控下,如履薄冰地进行探测。

最初的研究步履维艰。常规的探测神念一靠近伤疤核心,就会被紊乱的规则撕碎。各种灵能扫描设备得到的数据也是混沌一片,难以解析。团队士气一度低落。

转机来自于苏晓一个大胆的提议。她回想起在解析“外星科技残片”(星骸)时,曾接触到一种超越灵力感知的、基于高维信息直接映射的“规则共鸣”法门,当时因为过于艰深且风险巨大而被搁置。此刻,面对这同样是规则层面的伤疤,她认为或许可以冒险一试。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眼睛’,不是去看能量的流动,而是去‘感受’规则本身的‘纹理’和‘张力’!”苏晓在小组会议上,目光坚定地阐述,“就像修复一件碎裂的古董,我们不能只看胶水,必须理解瓷器本身的胎质和裂纹的走向!玄玑师尊留下的这道‘伤疤’,就是最直接的‘规则断面’!我们必须读懂它!”

这个提议得到了林枫的坚决支持。在灵枢-玄玑的辅助下,他们结合从“星骸”中破译的残缺法门和联盟已有的“脑波识破技术”,耗费巨大心血,炼制出了一件前所未有的辅助法器——“规则窥镜”。这件法器不探测能量,而是尝试与空间的基础规则进行极其微弱的“共鸣”,将其“结构应力”和“自愈倾向”转化为可视化的灵纹图谱。

当“规则窥镜”第一次成功启动,将那道扭曲的“空间伤疤”内部错综复杂、却又暗含某种深邃规律的规则灵纹投射到光幕上时,整个研究室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空间折叠后,其内部规则线是如何扭曲、缠绕、并在破损处如何艰难地重新连接、自我强化的过程!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进入了快车道。林枫带领团队日夜不休地分析海量的规则灵纹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关键节点。他们发现,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并非取决于蛮力压制,而在于找到并强化其内部固有的“规则锚点”,以及优化规则线扭曲的“曲率过渡”,避免产生应力的集中点。这完全印证了玄玑真人“规则驾驭”的思路!

“就像编织一件无形的灵丝法袍,”林枫兴奋地向赵乾汇报初步成果,“我们不能强行拉扯,而要顺着丝线本身的韧性去编织,在关键节点打好‘结’(规则锚点),让力量的传递平滑过渡(优化曲率)。这样编织出的空间结构,才能既稳固又灵活!”

基于这一革命性的认知,攻关小组在灵枢-玄玑的算力支持下,开始构建全新的“空间折叠稳定模型”。他们不再追求用更强的外部能量去“凝固”空间,而是设计出一种精妙绝伦的“规则谐振灵阵”。这个灵阵的作用,是发出一种特定频率的规则波动,与折叠空间内部的固有规则锚点产生“共鸣”,主动引导规则线以最稳定、最节能的方式重新排布,并持续注入微弱的“规则修复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理论模型建立后,便是凶险万分的实践验证。他们不敢直接在“创痕区”进行,而是选择了附近一处荒芜的次位面碎片作为试验场。

第一次实地测试,紧张得让人窒息。当新型“空间稳定灵阵”启动,柔和的灵光笼罩住一小片被强行折叠的空间时,监控数据剧烈波动,折叠空间表面漾起不稳定的涟漪,仿佛随时要崩溃。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稳住!共鸣频率再精确0.003个灵子单位!”林枫紧盯着数据流,声音嘶哑地下令。

苏晓双手如飞,精准微调着灵阵参数。“规则锚点响应增强!曲率过渡平滑度提升!”

灵枢-玄玑的合成音冷静地报出数据:“规则应力下降15%……稳定性阈值接近……跨越!折叠空间进入稳态!能量消耗仅为旧方案的7.2%!”

成功了!

试验场内,那片被折叠的空间,不再像以前那样散发出危险的波动,而是呈现出一种内敛、稳固的光泽,仿佛一块被完美切割的钻石内部结构!

消息传回联盟高层,引起了巨大震动!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理念上的胜利!它证明了,即使在“反物质”这条路上遭遇了毁灭性打击,联盟依然有能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在“播种者”可能未曾涉足或设置了较少障碍的领域,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的突破,立刻带来了连锁反应:

? “空间折叠炼丹房”升级:更稳定、更节能的折叠空间,使得大规模、超高效的流水线炼丹成为可能,丹药成本进一步降低,品质稳定性提升。

? “魔改版量子传送丹”安全性大增:传送过程中的空间撕扯力大幅降低,副作用减小,跨位面旅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 “跨位面材料供应链”效率飞跃:稳定的空间折叠仓库和传送通道,使得物资调配速度更快,损耗几乎降为零。

? 战略意义:为未来构建大型“星际母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航,奠定了最关键的技术基础。甚至,这一技术本身,也开始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强大的防御或攻击手段——试想,如果能瞬间将敌方舰船所在的空间折叠并稳定禁锢……

然而,喜悦之中,林枫和苏晓却保持着难得的冷静。他们深知,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当前的技术,稳定中小规模的空间折叠尚可,但要支撑星际航行所需的宏观空间操控,还差得很远。而且,“播种者”既然能在反物质层面设下规则陷阱,难道会对空间折叠技术毫无防备吗?

果然,就在联盟开始小范围推广应用新技术时,灵枢-玄玑监测到,在遥远的、靠近联盟探索边缘的某个荒芜位面,出现了一次极其短暂但特征异常的空间扰动。其扰动模式,与新型稳定技术产生的规则谐振波,有某种诡异的“呼应”和“对抗”意味,仿佛是在……测试 或者说 “定位”?

“它们注意到了。”林枫看着灵枢-玄玑传来的分析报告,脸色凝重地对苏晓说,“我们的每一次突破,可能都是在黑暗中点燃的一支火把,既照亮了前路,也暴露了我们自己。”

苏晓默默点头,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层层空间,看到了那片未知的黑暗。“那就让火把烧得更旺些吧。至少,现在我们知道该朝哪个方向挥剑了。”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的突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联盟从“反物质失败”的阴影中重新振作起来。它证明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真理:文明的前进,从不依赖于单一的捷径,而在于永不停歇的探索与适应能力。 下一步,联盟将如何利用这一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而当他们主动将触角伸向更深邃的宇宙时,是否会将真正迎来期待已久又恐惧万分的“外星文明的接触”?通往“星际丹修”时代的航道上,迷雾正在一点点散开,但更巨大的风浪,或许已在视野的尽头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