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75章 虚拟现实实训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175章 虚拟现实实训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一百七十五章 虚拟现实实训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引发的风波与反思,如同一场及时的冷雨,让沉浸在技术红利中的联盟教育界清醒了许多。人们认识到,再强大的AI,终究是工具,教育的核心仍在于激发人的潜能与智慧。在确立了“人机协同、以人为主”的新方针后,教育改革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能极大弥补传统教学短板、且与AI辅助天然契合的领域——实践训练。炼丹炸炉、布阵失误、对敌失手……这些在真实修行中代价高昂甚至致命的“试错”,能否在一个绝对安全、可重复、且无限逼近真实的环境中完成?这个古老的梦想,随着“虚拟现实实训”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逐渐照进现实。

早在“虚拟丹修大赛”和“灵力奥林匹克竞赛”中,虚拟现实技术就已大放异彩,但那更多是用于高水平的竞技和选拔。如今,联盟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幻真”计划,旨在将这项技术下沉、普及,打造覆盖全联盟教育体系的大规模、高精度、沉浸式虚拟实训平台。其目标,是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一个成本为零、风险为零,但体验无限接近真实的“修行沙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幻真”计划启动大会上,项目负责人,一位曾在炼器实验中失去一臂、如今佩戴着灵械义肢的资深宗师感慨道,“我们这一代,是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经验。但现在,我们可以让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尽情地失败、探索、甚至‘死亡’,然后毫发无伤地重来,直到掌握真正的精髓!这将是修行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

“幻真”平台的核心,是基于“灵枢-玄玑”恐怖算力构建的超大规模虚拟世界“万象天”。它并非单一的幻境,而是由无数个模拟不同修炼场景的“子位面”构成:从基础的“引气入体静室”、到复杂的“跨位面材料提纯工坊”、再到凶险的“魔气污染区前线”、乃至构想中的“反物质丹炉控制中心”……每个子位面的物理规则、能量流动、物质交互,都力求与真实世界一致,其拟真度高达99.97%,足以以假乱真。

学员通过特制的“神游舱”接入“万象天”,其神识意识将完全沉浸其中,可以像在现实世界一样炼丹、布阵、施展法术、与虚拟的敌人或环境互动。所有的感官反馈,包括灵力的细微波动、丹药成败的瞬间感悟、甚至受伤的痛楚,都无比真实。最关键的是,在这里,失误的代价为零。炸炉了?瞬间重置。阵法反噬?立刻满状态复活。被虚拟魔物击杀?不过是意识短暂剥离,总结经验后再战。

“幻真”平台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学子们的狂热欢迎。尤其是在“九年义务科学修仙”阶段,它解决了偏远地区实践资源匮乏的痛点。黑山域的孩子们,第一次在虚拟静室中,毫无负担地尝试引导那狂暴的天地灵气,失败百次千次也不再气馁。流云城高等学府的天才们,则得以提前在虚拟环境中,演练那些现实中材料极其珍贵、风险极高的高阶丹方和禁忌阵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与“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一样,越是强大的技术,潜藏的风险也越是惊人。“幻真”平台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很快暴露出了严峻的问题,并引来了恶意的窥探。

幻境沉溺:真实的荒漠

首个出现的问题是“幻境沉溺”。虚拟世界太完美了——资源无限、风险为零、成就感即时反馈。一些心志不坚或现实中受挫的学子,开始逃避现实的艰辛和不确定性,将大量时间甚至沉迷于“万象天”中。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是呼风唤雨的天才丹师、是阵法大师,但回到现实,却连稳定地控制地火都困难。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逃避心理,形成了恶性循环。联盟青少年心理疏导中心接到的相关案例在平台上线后激增,“虚拟强者,现实废柴”成了教育界担忧的新现象。

认知混淆:虚假的熟练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认知混淆”。虚拟环境再逼真,终究是基于算法的模拟,与真实世界存在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异。长期在虚拟环境中训练,可能会形成某种“虚拟手感”和思维定势。一位在虚拟炼丹房中成功率高达95%的学员,在首次使用真实的、有着微妙个体差异的丹炉时,可能因为无法适应那0.1%的偏差而功亏一篑。这种由极度拟真带来的“虚假熟练度”,可能比真正的生疏更危险。

致命的漏洞:被渗透的“沙盒”

而最致命的危机,来自外部。“幻真”平台如此重要,自然成了“虚无之影”及其背后势力觊觎的目标。他们意识到,直接攻击平台中枢难度极大,但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篡改虚拟环境的底层规则,使其在看似正常的外表下,潜移默化地灌输错误的知识、扭曲的认知,甚至进行恶意的意识引导。

这一阴谋,在一次针对高阶学员的“绝境生存实训”中露出了獠牙。这次实训模拟一处刚被魔气污染、环境极端不稳定的上古遗迹探险。林枫、苏晓带领的小队也被选中参加。训练开始一切正常,但随着深入遗迹核心,一些极其细微的异常开始出现:虚拟环境中魔气的侵蚀性比真实数据模拟的强了微不足道的一丝;某些遗迹机关触发机制出现了难以察觉的错乱;甚至偶尔会闪过一些不属于场景设定的、充满混乱与低语的背景杂音。

这些异常极其隐蔽,混杂在海量的环境信息中,绝大多数参与者甚至监控AI都未能察觉。但林枫凭借其多次在真实险境中出生入死磨砺出的、近乎本能的直觉,苏晓则依靠其对数据异常近乎偏执的敏感,几乎同时感到了不对劲。

“不对!这魔气的活性变化模型有问题!按照《魔气污染溯源分析》第七章的推论,在这种灵压梯度下,它的惰性应该更高!”林枫在神识传音中疾呼。

“我也发现了!第三区的空间褶皱数据流有0.003%的偏差,不符合‘空间锚定技术’的基础定理!像是……被强行扭曲过!”苏晓迅速回应。

两人没有声张,而是暗中联手,一边按照正常流程推进任务,一边利用苏晓权限悄悄调动“灵枢-玄玑”的深层校验程序,对当前虚拟环境进行扫描。同时,林枫凭借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故意触发了几处看似危险、实则在他计算中留有后手的机关,观察环境的反馈。

扫描结果和林枫的试探,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有极其高明的外部力量,渗透了“万象天”这个子位面的部分规则库,进行了极其精细的篡改!这种篡改的目的,并非直接杀死学员,而是悄无声息地植入错误的知识点!例如,让学员在应对魔气侵蚀时,下意识地采用一种看似有效、实则会在体内埋下隐患的运功法门;或者,让学员对某种特定的空间波动信号产生错误的信任感,而这信号,很可能是未来“虚无之影”用于识别或诱导目标的暗号!

这是一个极其恶毒且长远的阴谋!它不是在破坏实训,而是在污染知识的源头!试想,如果一代又一代的联盟精英,在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于这个他们深信不疑的“实训平台”上,被植入了错误的肌肉记忆和认知模型,将来在真实的战场上,面对真正的“播种者”科技时,将会付出何等惨痛的代价?!

“必须立刻终止实训!隔离该位面!”林枫和苏晓当机立断,通过最高权限通道向平台控制中心发出了最紧急的警报。

警报引发了最高级别的响应。实训被强制中断,所有学员意识被安全弹出。平台控制中心一片混乱,技术团队在灵枢-玄玑的辅助下,对整个“万象天”系统进行了地毯式扫描,最终定位并修复了被篡改的规则模块,并加强了防火墙。所幸发现及时,受影响的学员不多,且错误信息尚未形成牢固记忆,可以通过后续的正确训练进行覆盖矫正。

反思与升级:虚实的边界

这次未遂的“规则污染”攻击,给联盟敲响了警钟。虚拟现实技术是一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它在创造完美实训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可以被恶意操控的、近乎完美的“认知牢笼”。

事件之后,联盟对“幻真”平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全面的升级:

1. 引入“现实锚点”:在虚拟训练中,定期插入经过严格验证的、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样本”作为参照,提醒学员虚实差异,防止认知混淆。

2. 强化“元认知”训练:增加对虚拟环境本身可靠性的批判性思维训练,鼓励学员像林枫、苏晓一样,始终保持一丝对“绝对真实”的质疑和验证意识。

3. 建立“虚实校验”机制:重要的技能,必须在虚拟环境中达到一定熟练度后,再到有监督的真实环境中进行最终考核确认,确保“虚拟手感”能顺利转化为“真实能力”。

4. 提升安全等级:将“幻真”平台的核心规则库纳入“灵力区块链”进行存证和校验,任何修改都需要多重密钥和“器灵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邀请白客团队持续进行渗透测试。

“虚拟现实实训”这场风波,让联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的进步永远伴随着新的挑战。最安全的“沙盒”,也可能成为最隐蔽的“陷阱”。在充分利用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须对技术本身抱有理性的警惕,并始终坚守以人为核心、以真实为最终检验标准的底线。

随着虚拟实训系统的完善和安全性的提升,联盟年轻一代的成长速度进一步加快。而当这些在虚拟世界中历经“千百万次”失败与成功的年轻修士们,真正走向现实世界,尤其是走向那广阔而未知的“跨位面”舞台时,他们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挑战?一场旨在促进不同位面文明深度交流与合作的“跨位面学术交流”盛会,已悄然提上日程。这将是检验联盟教育成果,也是迎接“外星文明的接触”的一次重要预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