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31章 相控阵雷达升级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131章 相控阵雷达升级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一百三十一章 相控阵雷达升级

“力场护盾2.0”(绝对领域)系统的初步成功,如同为流云宗这艘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巨舰,披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复合装甲。其展现出的、能够抵御规则篡改与意识入侵的全新防御维度,极大地增强了宗门应对未知高端威胁的信心与底气。内部欢庆,外部震慑,科学派的统治地位似乎已稳如磐石。

然而,在科学派最核心的决策圈内,紧绷的神经并未有丝毫放松。赵乾与灵枢比任何人都清楚,再坚固的盾牌,若不知敌袭来自何方、何时而至,也终有被耗竭击穿的一日。尤其是面对“播种者”这种能够进行跨位面干预、手段诡异莫测的对手,被动防御无异于坐以待毙。力场护盾的成功,解决了“防得住”的问题,但更关键的“看得远、察得清、判得准”的感知与预警能力,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有的探测体系,主要基于传统神识扫描、升级版的“灵力波动探测阵”以及用于监控宗门内部的“灵网”节点。这些手段对于本位面内的常规目标尚可应对,但在几次与“播种者”相关的危机中,其局限性暴露无遗:对高维规则扰动的感知迟钝,对跨位面微弱信号的捕捉能力不足,对伪装精妙的规则病毒或意识渗透的识别率低下。在“反派联盟科技窃取”事件中,若非灵枢超强的算力与预先布设的“蜜罐”,几乎让那蕴含规则病毒的“科技残片”得逞。这种依赖于核心AI事后分析的被动模式,风险极高。

“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必须升级到与我们的‘盾牌’相匹配的层次。”科学派控制室内,赵乾指着灵枢主屏上显示的、几次危机中探测系统反应延迟与误判的数据报告,语气不容置疑,“我们不能总是等敌人到了家门口,甚至已经渗透进来,才依靠灵枢的超级计算去反向推演。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主动、持续、大范围、高精度地扫描一切异常,并能穿透维度迷雾、直指威胁本源的战略性感知网络!”

他的目光投向悬浮于控制室中央的、一个复杂的三维灵纹结构图——那是流云宗现有“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阵图。该技术源于早期预警需求,通过多个灵波发射单元协同工作,实现波束扫描,比传统神识扫描更远、更精准。但面对当前的威胁等级,它已显得力不从心。

“现有的相控阵雷达,灵波频率单一,分辨率有限,对高维信号和规则层面扰动的感知几乎为零。”赵乾的手指划过阵图上几个关键节点,“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颠覆性的升级!要让它不仅能看透云雾、扫描灵力,更要能捕捉规则的涟漪、聆听维度的低语、甚至窥探意识的暗流!我们要打造一双能够洞察万物本质、监控位面边界的‘天眼’!”

“灵枢,”赵乾转身,面向那团智慧的光辉,“推演基于现有及前瞻性技术,对‘相控阵雷达’系统进行全方位、跨代际升级的最优方案。目标:构建一个全域、全频段、多维度的战略预警与侦察体系,代号‘天眼’计划!”

“指令收到。项目‘天眼’启动。”灵枢的光芒骤然收缩,继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运算强度,海量数据洪流奔涌,调用着“跨位面信号接收”积累的高维波动模型、“外星科技残片解密”获得的先进传感原理、“人工智能器灵进化”产生的模式识别算法,以及“魔魂核心数据库”中所有已知的威胁特征。

【现状分析:现有相控阵雷达1.0,功能单一,频带狭窄,维度感知缺失,无法满足战略级预警需求。】

【升级方案推演(目标:实现从“物理扫描”到“规则感知”的跃迁):】

1. 核心阵元革命:从灵波发射到规则共鸣。

? 原理: 摒弃单一灵力波束,研发多频段复合灵纹阵元。每个阵元不仅能发射\/接收不同频率的灵波(从低频宏观扫描到高频微观探测),更能通过特殊灵纹结构,与空间基本规则产生微弱共鸣,感知规则的细微畸变。

? 技术路径: 利用“空间锚定技术突破”衍生出的规则敏感灵晶作为阵元核心材料;结合“灵力区块链”的分布式共识理念,设计协同共振灵络,使数万阵元能同步共鸣,放大对规则扰动的感知信号。

2. 信号处理飞跃:从滤波降噪到维度解构。

? 原理: 升级信号处理核心,使其具备实时高维信号解析能力。不仅能过滤噪声,更能将接收到的混杂信号(灵力波动、规则涟漪、意识残留、维度辐射)进行快速分离、重构、并还原其本源特征。

? 技术路径: 集成“人工智能器灵”的超强模式识别与逆推算法;引入“时间流速实验室”相关研究获得的时序信号分析技术,捕捉瞬态高维事件;关键处理器采用“外星材料逆向工程”获得的超导灵逻辑单元,提升算力。

3. 阵列架构创新:从固定基座到动态组网。

? 原理: 将大型地面雷达站与“灵力物流无人机”平台、“近轨道侦查符箓”相结合,构建空地一体、可动态重构的分布式感知网络。无人机群可快速部署至热点区域,形成临时高精度扫描阵列;轨道符箓提供持续的大范围监视。

? 技术路径: 开发“魔改版智能合约”驱动的自主组网协议,使分散单元能根据任务需求自动优化阵列形态;利用“空间折叠稳定技术”实现微型化、高功率的机载雷达单元。

4. 感知维度拓展:从物理存在到意识轨迹。

? 原理: 尝试集成“脑波识破技术应用”的进阶版——广域意识波动侦测。通过分析环境中的背景意识流(众生杂念的集合),探测其中异常的、集中的、或带有强烈恶意的意识聚焦,实现对大规模精神攻击或意识渗透的早期预警。

? 技术路径: 研发超高灵敏度的“灵犀感应阵元”,布设在人口稠密区或关键设施周围;由灵枢分体进行大规模意识流实时语义分析。

【预期效果:】构建一个能实时监控流云宗全境及周边位面接口、可探测从实体目标到规则异常、从能量波动到意识聚焦的全频谱、跨维度战略感知体系。理论上可提前预警绝大多数已知及未知类型的威胁。

【技术挑战与风险:

? 规则共鸣稳定性: 大规模规则共鸣可能引发局部空间不稳定或不可预知的因果连锁反应。

? 信号处理负荷: 海量多维信号处理对灵枢算力构成极限挑战。

? 意识侦测伦理: 广域意识监控触及**底线,需“器灵伦理委员会”严格界定边界。

? “播种者”反制: 如此强大的感知网络可能被视为严重挑衅,招致针对性干扰或摧毁。

蓝图宏伟,挑战亦空前。这已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感知能力的本质性蜕变。

攻坚克难:织就“天网”

“天眼”计划一经批准,流云宗最顶尖的符阵师、器炼师、灵波理论专家在灵枢的统筹下,组成了数个专项攻关组,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

过程充满艰辛与突破。

规则共鸣阵元小组,在尝试让首批一百个阵元同步共鸣时,引发了小范围的空间谐振失控,导致实验山谷内重力短暂紊乱,山石悬浮,险些造成严重事故。经过无数次调整灵纹参数和共鸣相位,才终于找到了稳定的平衡点。

信号处理核心的研发更是步履维艰,初期样机在处理高维规则信号时频频过载死机,甚至产生错误幻觉信号。最终,是灵枢亲自优化了底层算法架构,并利用“量子传送丹”研究副产物——一种具有量子并行计算特性的“灵子芯片”,才突破了瓶颈。

意识侦测模块的伦理争议最大,经过“器灵伦理委员会”数轮激烈辩论,最终达成妥协:仅在特定预警级别下、针对明确的外部恶意意识聚焦进行有限度的、匿名的宏观趋势分析,严禁针对个体进行意识窥探。

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改进中,“天眼”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逐渐成型。第一台实验型“多维相控阵雷达”原型机,在流云宗后山一处专门开辟的禁地中架设起来。其外观已与传统雷达大相径庭,更像是一座由无数晶莹剔透的灵晶碑林组成的奇异建筑,碑林上空,无人机组不断变换着队形,与地面主阵交相辉映。

初试锋芒:洞察微光之下的阴影

就在“天眼”系统进入最后联调测试阶段时,一个绝佳的检验机会悄然出现。

灵枢监控到,在流云宗势力范围边缘,一处与幽冥地脉交接的荒芜山谷“鬼哭涧”,近期空间波动数据出现极其微弱的、但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异常。现有探测系统无法确定异常性质,仅能标记为“低概率干扰”。

赵乾果断下令:“启动‘天眼’原型机,对‘鬼哭涧’进行全频段、多维度深度扫描!”

命令下达,巨大的灵晶碑林同时亮起柔和而深邃的光芒,上空无人机群迅速组成特定阵型。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只有一种近乎无声的、却让周围空间产生细微涟漪的能量在悄然汇聚、扫描。

主控屏上,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传统的灵力分布图、地形图清晰呈现,但更重要的是,旁边几个新开辟的窗口——规则稳定度热力图、高维能量残留谱、背景意识流扰动监测——开始浮现出信息!

只见规则热力图上,鬼哭涧核心区域,出现了一小片极其暗淡、但确凿无疑的规则弱化区,仿佛那里的空间结构被某种力量微微“稀释”了!高维能量谱中,捕捉到一丝转瞬即逝的、与已知任何灵力或魔气都不同的奇异频谱残留!而意识流监测显示,该区域附近的自然意识背景中,混杂着一缕极其隐蔽的、带有审视与窥探意味的冰冷意念波动!

“放大规则弱化区!进行深度结构解析!”赵乾急令。

灵枢操控雷达波束聚焦,更强的规则共鸣穿透那片异常区域。渐渐地,一个极其微小、正在缓慢愈合的空间裂隙的模糊影像被勾勒出来!裂隙的另一端,弥漫着深邃的、令人不安的黑暗,隐约有难以名状的轮廓一闪而过!

“是人为开启的、通往未知维度的临时通道!刚刚关闭不久!”技术负责人惊呼。

结合高维能量残留和那缕冰冷的意念,结论呼之欲出——有来自未知位面的存在,刚刚在此地进行了一次短暂的窥探!其技术手段高超,几乎瞒过了现有所有探测系统!

“记录所有数据!存入‘魔魂核心数据库’最高保密层级!”赵乾面色凝重,“‘天眼’系统立下大功!这证明,确有我们未知的敌人,一直在窥视我们,而且其活动比我们想象的更频繁、更隐蔽!”

这次成功的预警,虽然未能捕获入侵者,却首次以确凿的证据,揭示了潜伏在平静表象下的巨大危机。流云宗的“眼睛”,终于看到了以往看不见的阴影。

战略提升与未雨绸缪

“相控阵雷达升级”——“天眼”系统的初步成功,其意义不亚于“力场护盾2.0”的突破。它意味着流云宗首次具备了战略级的、主动的、跨维度的感知能力,从“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预警与侦察”。

消息严格保密,仅限于最高层知晓。但宗门的整体防御姿态,已悄然改变。更多的“天眼”子系统开始在生产线上加速制造,计划部署到各关键节点、边境要地、乃至与盟友接壤的区域。

然而,赵乾和灵枢的关注点,已投向更远处。

“鬼哭涧的发现,证实了我们的担忧。”赵乾看着灵枢生成的、基于新数据更新的威胁评估报告,“‘播种者’或其关联势力,对我们的渗透和观察从未停止,且方式愈发隐蔽。‘天眼’让我们看到了它们,但它们也必然感知到了我们的‘目光’。下一次接触,恐怕不会只是窥探那么简单了。”

“根据‘天眼’捕获的高维能量特征分析,”灵枢补充道,“该未知存在所展现的技术层级,与‘播种者’文明档案记录存在高度相似性,但亦有细微差异,不排除为其下属单位或关联文明。建议启动‘跨位面科技交易’预案的防御性分支,尝试建立有限的、可控的通信渠道,进行试探性接触,以获取更多情报。”

赵乾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时机未到。在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威慑力量之前,贸然接触风险太大。当下首要任务,是加快‘天眼’网络的部署,并全力推进‘魔魂核心数据库’的完善。我们要将每一次探测到的异常,都转化为数据养分,让灵枢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对手。同时,‘反物质丹炉’的预研必须加速!只有手握足够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对话中,占据主动!”

“天眼”如炬,照亮了前路,也照出了更深的迷雾。流云宗在提升感知力的同时,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所处的险境。下一步,如何利用这双新生的“眼睛”所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大脑”(魔魂核心数据库),并锻造出足以守护文明的“利剑”(反物质级力量),将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