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81章 丹方开源运动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81章 丹方开源运动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八十一章:丹方开源运动

“灵力区块链防伪系统”的成功部署,不仅为流云宗残存力量建立了一道坚固的物资信任防线,更意外地揭示了一个惊天秘密——魔气的污染,在某种深层规则上,会留下与“星陨”密切相关的独特“印记”。这一发现,将科学派的视野从单纯的防御和对抗,拉入了一个更加深邃、关乎魔道本源的探索领域。

然而,要解读这种神秘的“星陨印记”,理解其与幽冥涧祭坛、远古天魔召唤仪式的关联,单靠科学派自身的力量,已显得捉襟见肘。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现代科学思维,更需要对流云宗乃至整个修真界古老传承、禁忌秘闻、乃至天地规则的理解。而这些知识,大多散落在各堂口的古老典籍、长老们的经验传承,甚至是那些被视为“糟粕”的野史杂记之中。

与此同时,宗门内部,虽然云鹤真人以铁腕手段确立了科学派的合法地位,并通过“战时技术统筹委员会”实现了资源的初步整合,但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和知识壁垒,并非一纸命令就能彻底消除。器堂、符堂、丹堂等传统势力,在配合委员会工作时,依然习惯性地将核心技艺视为不传之秘,对于关键原理和数据往往有所保留,影响了整体协作的效率。尤其是在破解“星陨印记”这种需要集思广益的尖端难题上,这种隔阂成了巨大的阻碍。

科学派内部,对此也有不同声音。一部分弟子认为,科学派的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尤其是在宗门危难之际,更应牢牢掌握核心优势,以防被他人觊觎甚至反制。但以赵乾为首的核心成员,在灵枢的理性分析和陈铭(仍昏迷)一贯倡导的“知识共享、协作创新”理念影响下,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流云宗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任何知识壁垒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短板。尤其是在面对玄骨这种级别的敌人和“星陨”这种超常规现象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享一切可以共享的知识,或许才是唯一的生路。

一场关于“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传播方式的激烈辩论,在科学派内部和委员会高层悄然展开。

“诸位,”在一次由灵枢主持的虚拟会议上,赵乾面对委员会各位长老的全息投影,语气沉重而坚定,“区块链系统发现的‘星陨印记’,关乎魔道本源,可能是我宗能否寻得一线生机的关键。但破解它,需要汇聚我们所有人的智慧。然而,目前各堂口间的知识流通,仍存在诸多无形壁垒。长此以往,恐误大事!”

器堂鲁大师皱眉道:“赵师侄,非是老夫藏私。只是各堂传承皆有千年根基,核心秘法关乎道统,岂能轻易示人?况且,贵派之术与吾等之法迥异,即便公开,也未必能相互理解。”

符堂玄玑真人也微微颔首:“鲁大师所言不无道理。阵法符箓,玄妙精深,非经年累月浸淫其中难以领悟。仓促公开,若被误解或滥用,反生祸端。”

就连丹堂葛洪,虽然态度已大为缓和,也沉吟道:“丹方乃丹修心血所在,尤其是一些独门秘方,更是立身之本……”

面对质疑,赵乾没有退缩,他调出了灵枢准备好的一系列数据和推演结果:“诸位长老请看。这是灵枢基于现有数据,对‘星陨印记’进行的初步分析模型。其灵波结构涉及高等灵能几何、跨界物质嬗变乃至部分时间法则的残留效应……单凭任何一家的知识体系,都难以完全解析。” 投影上显示出极其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灵纹结构和能量流动图。

他顿了顿,继续道:“科学派并非要求各堂口无条件公开所有核心秘传。我们提议的,是一种有限度、有组织、有目标的‘知识开源运动’!”

“开源运动?”几位长老面面相觑,对这个新词感到陌生。

“所谓‘开源’,并非毫无保留的公开,而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和规则,将部分非最核心的、但可能对解决共同难题有助益的知识、数据、乃至思路,在一个受信任的圈子内进行共享、讨论和协作改进。”赵乾解释道,同时示意灵枢展示具体方案。

灵枢的投影上,出现了一个基于“云端丹方数据库”架构升级的“流云宗战时知识共享平台” 蓝图:

1. 分层权限体系: 平台设置不同权限等级。基础层向所有幸存弟子开放,包含通用的生存技巧、基础丹方、简易阵法等。研究层需经过审核,面向各堂口核心成员及盟友专家,用于共享与当前危机相关的专项研究数据、阶段性成果和疑难问题。核心层则仅限于委员会最高决策层和项目负责人,用于讨论最敏感的战略性课题。

2. 贡献积分机制: 引入类似宗门贡献点的“知识贡献积分”。弟子或堂口在平台上分享有价值的知识、解决他人提出的问题、参与协作项目并取得进展,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平台内更高级别的权限、申请特定资源支持、乃至在战后换取相应的宗门奖励和地位认可。

3. 协作研究模块: 设立“悬赏课题”区,由委员会或各方提出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星陨印记能量衰减规律”、“针对玄骨魔元特性的新型破魔材料研发”等),吸引各方能人异士参与攻关。平台提供虚拟实验室环境(基于“虚拟炼丹模拟器”技术扩展),允许远程协作和模拟验证。

4. 知识产权保护: 利用“灵力区块链防伪”技术,为每一份上传的知识内容生成独一无二的“灵纹指纹”,记录贡献者和时间戳,确保原创权益。同时设定使用规则,禁止未经许可的商业用途或恶意传播。

5. 初期试点项目: 提议将“破解星陨印记”及相关衍生课题(如“高效魔气净化新途径”、“基于印记追踪魔气源头的技术”等)作为首个开源协作项目,邀请各堂口及盟友自愿贡献相关知识和力量。

这个方案,既考虑到了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又兼顾了各方的核心利益和安全顾虑,显得务实而富有远见。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位长老都在权衡利弊。公开部分知识,固然有风险,但在宗门存亡面前,这些风险似乎可以承受。而积分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科学派率先表示,将公开“破魔丹”的基础配方原理、力场护盾的能量结构模型、以及“灵力区块链”的部分核心技术文档,作为诚意和引子。

最终,云鹤真人一锤定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知识壁垒,确是内耗之源。本座认为,赵师侄所言‘开源运动’,利大于弊!可先行试点,以‘星陨’项目为契机,探索经验。各堂口需以宗门存亡为重,酌情参与。具体细则,由灵枢协助委员会制定。”

有了掌门的支持,阻力大减。天工门、神机谷、百草轩等盟友在了解方案后,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意在保密协议下,有限参与共享平台的建设。

“流云宗战时知识共享平台”迅速搭建起来。科学派率先上传了大量技术文档和数据包,引起了巨大轰动。尤其是“破魔丹”的催化原理和力场护盾的灵能场论,让许多传统修士大开眼界,虽然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但其严谨的逻辑和惊人的效果,足以让人深思。

受此鼓舞,器堂鲁大师在经过内部激烈讨论后,决定公开部分关于“灵金对魔气抗性”的研究数据和几种非核心的破魔法器设计图。符堂玄玑真人则贡献了一些古老的、关于异种能量探测和干扰的残缺阵图。丹堂葛洪长老挣扎最久,但最终,或许是出于对科学派在丹道比试中展现的实力的认可,或许是真正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他咬牙公开了数种针对心神侵蚀的古老丹方片段和一批关于稀有灵植抗魔特性的观察笔记。

最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低阶弟子和中层执事,也在平台上踊跃发言,分享他们在日常任务中发现的关于魔气行为的奇特现象、或是家族流传下来的某些偏方秘闻。这些信息看似零碎,却往往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供灵感。

开源运动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

一位符堂的年轻弟子,在研究了科学派公开的“灵波频谱分析”技术后,结合器堂提供的灵金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魔气探测罗盘”灵敏度的新思路。

一位百草轩的炼丹师,在查阅了葛洪长老公开的灵植笔记和科学派的催化原理后,成功改良了“净魔灵液”的配方,使其生效更快。

而最重要的突破,来自于对“星陨印记”的联合攻关。一位神机谷的老阵法师,在平台上分享了一篇关于上古“星辰轨迹与地脉灵流关联”的冷门典籍摘要。灵枢将这篇摘要与区块链系统中海量的“星陨印记”时空分布数据结合,进行超大规模模拟推演后,惊人地发现:这些印记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隐隐符合某种极其古老、复杂的星辰运行规律!其指向的核心,不仅仅是幽冥涧,更似乎与流云宗地脉深处某个早已被遗忘的古祭坛遗址有关!

这个发现,将“星陨”的秘密引向了一个更加古老和神秘的方向,远远超出了玄骨魔功的范畴!开源协作的力量,初露锋芒!

当然,开源运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平台上偶尔会出现无意义的争吵、故意误导的信息、甚至试图窃取机密的小动作。但在灵枢的严格监控、区块链的溯源能力以及逐渐形成的社区自律氛围下,这些杂音被迅速清除。

“丹方开源运动”,最初只是为了破解“星陨印记”的权宜之计,却逐渐发展成为一场深刻改变流云宗知识生态的文化变革。它开始打破千年来的门户之见,让不同的思想和技术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科学派的理性、器堂的务实、符堂的玄妙、丹堂的精微,在共同的生存压力下,开始真正地交融。

然而,就在开源平台如火如荼地运转,不断产出新成果的同时,灵枢监控到,幽冥涧方向的能量波动再次变得活跃起来。玄骨魔君在经历了上次的失败后,显然并未放弃,他似乎在利用某种新的方式,重新积聚力量,甚至可能……在尝试理解乃至利用“星陨印记”本身!

开源运动带来的知识汇聚,为流云宗提供了新的武器和视野,但敌人也从未停止进化。最终的决战,注定将是一场知识与力量、创新与古老的终极碰撞。科学派引领的这场开源革命,能否在最终的黑暗降临前,汇聚起足够照亮前路的光明?答案,仍在未定之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