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39章 灵力电池储能技术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39章 灵力电池储能技术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三十九章:灵力电池储能技术

宗门贡献值兑换陷阱带来的经济压力,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逐渐收紧,束缚着科学派的发展步伐。尽管姜逸采取了技术授权、定制服务、内部互助等多种方式开源节流,暂时稳住了阵脚,但这些举措终究是权宜之计,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因关键材料被卡脖子而导致的成本飙升和资源短缺。科习弟子们虽斗志不减,但修炼资源的捉襟见肘,已开始隐隐影响部分人的进度和心态。

姜逸深知,长久下去绝非良策。玄骨上人一系掌控庶务堂,手握资源定价权,若不能打破对传统灵石和特定灵材的依赖,科学派将始终受制于人。破局的关键,在于能源与资源的自主!他必须加速推进那些更具颠覆性、能够重塑基础资源格局的技术研发。

在秘密进行的多项研究中,“灵力电池储能技术”被姜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先高度。当前的修仙界,灵力储存主要依赖灵石。灵石虽好,但属于天然矿产,储量有限,品级越高越稀有,且其能量释放是一次性的,无法循环充能。科学派的诸多设备,如自动化控火阵、灵磁护盾、灵冷链系统,乃至未来的更多构想,都对持续、稳定、可调控的灵能供应提出了极高要求。仅仅依靠消耗品灵石,不仅成本高昂,更制约了设备的便携性和长时间运行能力。

若能研发出一种高效、可重复充放电的“灵力电池”,将如同为科学派装备上强大的“心脏”,其意义将不亚于一次能源革命!

“系统,新项目优先级提升:‘灵力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代号‘雷霆’计划。目标:基于电化学原理,结合此界灵材特性,设计并制造出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放电的灵能存储装置。重点推演可行的电化学体系及关键材料。”

【指令收到。项目‘雷霆’启动。】

【原理分析:借鉴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模型。核心要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

【灵能适配性推演:】

1. 能量载体: 传统电子不适用,需寻找能承载、传递灵子(灵力基本单元)的‘灵子载体’。候选:高活性灵液中的灵离子、特定灵晶结构中的空穴、或模拟灵石结构的‘拟态灵子’。

2. 电极材料: 需具备高灵子嵌入\/脱出能力、高灵导性、结构稳定性。推演候选:多层石墨烯状‘灵墨’、掺杂稀土元素的‘灵晶氧化物’、纳米多孔‘灵金’。

3. 电解质: 需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化学稳定性好。候选:高纯度‘灵泉精粹’基电解液、离子液体类‘灵熔盐’、固态‘灵胶电解质’。

4. 隔膜: 需绝缘性好、孔隙率适中、耐灵子穿梭。候选:特制‘灵蚕丝膜’、‘纳米灵陶膜’。

【关键难点:1. 灵子载体识别与可控迁移机制不明。2. 电极材料与灵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循环稳定性未知。3. 充放电过程中的灵能转化效率与热管理问题。4. 避免灵能泄露及过充过放安全风险。】

【结论:理论挑战极大,需大量基础实验探索。】

面对系统列出的重重难关,姜逸没有退缩。科学的道路本就是披荆斩棘。他决定从最基础的原理验证开始。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灵子载体”。他利用改进版的“灵力波动频谱分析仪”和“材料分子结构解析”技术,对数十种常见的导电灵液、灵晶粉末进行扫描分析,试图观测其中是否存在可定向移动的、携带灵能的微观粒子或波动。这是一个极其精细和耗时的工作,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寻找特定的水滴。

同时,他着手制备可能的电极材料。他尝试用高温裂解特殊灵木得到类似石墨的“灵墨”,尝试在高压反应釜中合成掺杂了微量稀土(来自沉铁矿实验的初步成果)的复合灵晶,尝试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纳米灵金箔……每一种材料的制备都充满挑战,失败率极高。

实验室的一角,专门被开辟为“雷霆”计划试验区。这里摆放着各种奇特的装置:用于材料合成的微型高温炉、用于电化学测试的灵玉电解槽、用于测量灵导率的精密符阵探针……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灵材加热后特有的气味,时而清香,时而焦糊。

姜逸几乎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这里。他反复调整配方,测试不同材料组合的灵子存储和释放特性。过程枯燥而漫长,一次次的尝试,换来的往往是微弱的灵光一闪即逝,或是材料在充能过程中突然崩溃、甚至发生小规模的能量逸散(微爆)。

挫折并未让他气馁。每一次失败,系统都会记录下详细的数据,分析失败原因,优化下一次实验的参数。渐渐地,他对灵材的电化学行为有了一些模糊的认知。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实验中。当时,他正在测试一种以“流银”为负极、以“赤焰晶”粉末为正极、以提纯的“雷击木汁液”为电解质的初级电池模型。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性能急剧衰减。姜逸拆解电池进行分析时,意外发现,在赤焰晶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闪烁着微弱七彩光芒的结晶膜。

“系统,分析此结晶膜的成分和结构!”

【分析中……发现未知晶相结构,富含多种稀土元素及活跃灵子……其灵子束缚能极低,迁移率疑似极高……推测为充放电过程中界面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界面反应生成物?具有高灵子迁移率?”姜逸心中一动,“这会不会是一种……理想的‘灵子导体’或中间载体?”

他立刻调整研究方向,不再执着于寻找现成的灵子载体,而是尝试主动“创造”合适的界面材料。他系统性地研究不同电极材料在不同电解质环境下的界面反应,记录生成物的特性。经过上百次组合试验和系统模拟优化,他终于筛选出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三元复合材料体系:

? 正极: 以“星辉石”为基础,掺杂微量铈、镧等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形成多孔骨架结构,提供灵子存储位点。

? 负极: 采用特殊处理的“软灵碳”,具有层状结构,利于灵子快速嵌入和脱出。

? 电解质: 使用一种名为“冰心玉髓”的灵液为主基,加入特定比例的“凝元胶”和稳定剂,形成粘稠但离子电导率尚可的凝胶电解质。

? 隔膜: 最终选用了以“千年雪蚕丝”为基底、浸渍了耐灵蚀胶层的复合隔膜。

将这些材料精心组装成一个拳头大小、结构密封的灵玉外壳电池原型后,首次充放电测试开始了。姜逸小心翼翼地将一丝精纯的灵力(通过改进的灵石供能核心转化)注入正极,同时用精密符阵监控着电压(灵压)、电流(灵流)和温度的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电池正极微微发出柔和的光芒,代表灵子正在缓慢地“充电”进去。整个过程持续了数个时辰,电池的“灵压”逐渐升高到一个稳定的平台。

接下来是放电测试。姜逸将电池连接到一个简易的灵光符阵(相当于一个小灯泡)上。当回路接通的瞬间,符阵稳定地亮了起来!光芒持续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才逐渐暗淡下去。

“成功了!充放电循环完成!”一名协助的科习弟子激动地喊道。

虽然这次循环的能量密度很低,效率也不高,且电池有明显的自放电现象(储存的灵能会缓慢自行流失),但这却是从零到一的突破!它证明了“灵力电池”这个概念是可行的!

姜逸没有满足于此,他立刻投入到优化工作中。提高能量密度、提升充放电效率、增强循环稳定性、解决自放电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的试验和改进。他尝试在电极材料中引入更多纳米结构以增加比表面积,优化电解质的配方以提高离子电导率,改进电池的封装工艺以减少能量泄露……

就在“雷霆”计划取得初步突破,姜逸沉浸在优化实验中时,陈铭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姜师弟,庶务堂又出新规!”陈铭脸色难看,“他们宣布,将对所有‘非标准’、‘非传统’的丹药及法器兑换,加收高达三成的‘技术风险评估费’!明摆着是针对我们的定制服务和新技术产品!而且,与我们革新司有技术合作的几个小堂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值配额削减压力!”

经济绞索还在收紧!对方见之前的措施未能完全扼杀科学派,便加大了力度。

姜逸握紧了手中那块刚刚完成第十次充放电循环、性能已有所提升的电池原型,冰凉的触感让他冷静下来。

“看来,我们的动作还得再快一点。”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是时候,让一些人提前感受一下‘未来能源’的威力了。”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成形。他需要一场足够引人注目、又能直观展示灵力电池价值的“演示”,来打破目前的僵局,并为科学派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资源倾斜。

他选中了目标——宗门大比!

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不仅是弟子们比拼修为的舞台,也是各堂各峰展示实力、争夺资源的重要场合。大比期间,会有大量弟子聚集,需要消耗海量的丹药、符箓,以及维持各种阵法运转的能量。传统上,这些能量供应依赖于大量中低阶灵石的消耗,成本不菲。

如果……能在宗门大比的某个环节,用自主研发的“灵力电池”阵列,替代部分灵石消耗,稳定供应能量,并展现出其成本优势或特殊性能(如快速响应、平稳输出等),其带来的震撼和说服力,将远超千言万语!

“系统,以当前最佳电池原型数据为基础,模拟设计一个可用于中等规模阵法供能的‘灵力电池组’系统。包括串联并联方案、充放电管理符阵、热管理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评估其在大比特定场景下替代传统灵石供电的可行性与优势。”

【指令收到。系统建模中……】

【方案推演:可设计模块化电池组,每模块由3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输出灵压稳定。整体由10个模块并联,提升容量。集成智能充放电控制符阵(基于pId算法),实现恒压\/恒流充电,过充过放保护。采用风冷 相变材料复合散热。】

【优势分析:1. 能量成本:若充能灵力来源为低成本(如未来地脉发电),则单位能量成本有望低于中品灵石。2. 响应速度:放电响应快于灵石自然释放,利于阵法瞬态需求。3. 环保性:可循环使用,减少灵石消耗。4. 战略意义:能源自主。】

【风险:当前技术下,电池组体积重量较大,能量密度仍低于高阶灵石,循环寿命有待验证。】

“足够了!”姜逸目光灼灼。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证明其可行性和潜力!他要在大比上,点亮由科学派“雷霆”电池驱动的光芒!

他立刻调整研发重心,在继续优化单体电池性能的同时,开始着手设计电池组系统。模块化结构、充放电控制符阵、均衡电路、散热设计……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带领科习弟子中的骨干,日夜兼程,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

实验室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敲打声、符阵激发时的嗡鸣、以及偶尔因测试失败产生的轻微爆鸣声,交织成一曲科学攻坚的交响乐。

就在电池组原型机初步搭建完成,进行第一次联调测试之际,“谛听”系统捕捉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信息:玄骨上人的一名亲传弟子,近日频繁前往宗门的“灵石储备库”视察,并调阅了近期的灵石消耗报表。

“他们也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了?”姜逸嘴角微扬,“是在担心什么吗?”

看来,对方并非毫无察觉。这场围绕能源自主权的暗战,已然悄然升级。宗门大比,将不仅是弟子们切磋的擂台,更将成为新旧能源理念第一次正面交锋的战场!

姜逸抚摸着那台还显得有些粗糙笨重、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电池组原型,心中充满了期待。

“雷霆”蓄势,只待大比惊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