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37章 冷链储丹技术突破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第37章 冷链储丹技术突破

作者:调皮的胡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35:01

第三十七章:冷链储丹技术突破

辟谷丹口味优化计划的成功,如同春风化雨,在流云宗广大中低层弟子中赢得了广泛的好感与支持。科学派不再是高高在上、只关乎高深理论和复杂仪器的概念,而是与弟子们的日常修行息息相关、能带来切实好处的存在。丹道革新司的门槛,几乎被前来咨询、申请试用新口味辟谷丹或表达学习意愿的弟子踏破。姜逸顺势扩大了科习弟子的规模,并开始系统性地传授《科学炼丹操作手册》中的基础内容,科学派的根基日益稳固。

然而,树大招风。科学派影响力的迅速扩张,尤其是触及到了丹药供应和消费这一庞大市场的基础环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既得利益集团更强烈的反弹。玄骨上人一系虽在高层博弈中暂时受挫,但其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仍在暗中发力。

百草堂李牧执事等人,一方面继续散播关于新口味辟谷丹“添加剂隐患”的模糊谣言,另一方面,则利用其掌控的部分资源分配权,对丹道革新司的日常运转设置了更多无形的障碍。其中最阴险的一招,便是针对丹药存储环节的刁难。

流云宗地域辽阔,各峰各堂所需丹药,皆由丹堂统一炼制后,分发至各处。丹药,尤其是低阶丹药,虽经特殊处理,但其药性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而缓慢流失,对存储条件有一定要求。传统上,丹药存储多依赖于特制的玉瓶、封灵符箓以及存放于阴凉、灵气稳定之处。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特殊丹药,则会使用价格不菲的“冰魄石”或小型寒玉阵法来维持低温环境。

李牧执事利用职权,以“库房调整”、“阵法检修”等为由,大幅削减甚至暂停了向丹道革新司供应用于存储试验性丹药和新口味辟谷丹的“冰魄石”和寒玉阵配额。同时,他暗中指使负责丹药配送的弟子,在运输过程中“疏忽大意”,致使几批革新司交付的丹药在转运途中因温度波动而出现了轻微的品质下降。

此举意图明确:掐断你的存储保障,让你的成果在流通环节受损,从而打击你的信誉和影响力。若革新司无法解决丹药,尤其是需要特定温度保存的新配方丹药的稳定存储和运输问题,其产品的推广将受到严重制约。

面对这一招,丹霞长老虽愤怒,却一时难以在规则内有效反击。申请额外的冰魄石配额程序繁琐,且容易被对方以资源紧张为由驳回。而若依赖传统存储方法,成本高昂且难以大规模应用。

难题再次摆在了姜逸面前。他意识到,这不仅是针对他个人的刁难,更是传统势力利用其垄断地位,对新生技术路线的“基础设施”进行卡脖子。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丹药的稳定存储问题,建立一条不依赖于传统稀缺资源的新型供应链。

“存储的本质,是维持一个稳定的低温、低氧、避光环境,减缓药性分解和变质。”姜逸在实验室中踱步,脑海中飞速运转,“冰魄石和寒玉阵的原理,是利用其自身特性吸收热量,维持局部低温。但这依赖于材料本身,成本高,难以精确控温,且不适合大规模、长距离应用。”

他的思维跳出了修仙界的常规框架,回到了前世的常识——制冷技术。冰箱、冷库、冷链物流……这些现代社会的基石技术,其核心原理并非依赖某种天然冷冻材料,而是基于热力学循环(如压缩制冷、吸收制冷等)主动将热量从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

“能否将热力学制冷原理,与这个世界的灵能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灵能制冷’系统?”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心中形成。这将是比优化辟谷丹口味更具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丹药(乃至其他灵材)的存储、运输模式,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和商业潜力!

“系统,新项目立项:‘灵能冷链储丹系统’研发。目标:基于热力学原理,结合灵能转换与控制系统,实现可调控、低成本、可扩展的低温环境制造与维持。重点推演压缩式灵能制冷循环的技术可行性及关键部件实现方案。”

【指令收到。项目立项:‘寒渊’计划。】

【热力学模型建立:逆卡诺循环效率分析……】

【灵能适配性推演:】

1. 动力源: 以高效灵石供能核心或未来地脉灵力发电站输出,驱动灵能压缩机(需将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灵能驱动)。

2. 工质选择: 需寻找在低温下易液化、汽化潜热大、化学性质稳定、与灵气相容的灵性流体作为制冷剂。推演候选:液态“寒煞”(一种阴属性灵煞,汽化吸热性强,但具腐蚀性)、“冰魄元气”(温和,但液化难度大)、“癸水之精”(潜力大,但极稀有)。

3. 关键部件:

? 灵能压缩机: 核心难点。需设计能将灵能高效转化为机械压力,并对气态工质进行压缩的装置。可考虑基于“灵能电机”原理(参考未来灵力自动驾驶丹炉技术预研)或“压力符阵”直接作用。

? 冷凝器: 使高压气态工质散热液化。需高效散热设计,可结合“丹炉余热发电系统”的逆过程(散热)。

? 蒸发器: 使低压液态工质吸热汽化,产生制冷效果。需高导热性灵材(如寒玉)制造,并优化热交换面积。

? 节流装置: 控制工质流量和压力降低。

4. 控制系统: 集成pId温控算法,实时监测库内温度,调节压缩机功率和工质流量。

【结论:理论可行,但技术实现难度极高,尤其灵能压缩机为全新概念装置。】

难度巨大,但前景诱人。姜逸决定双线并进:一方面,立即启动基础原理验证和小型原型机开发;另一方面,寻找临时的、基于现有技术的过渡方案,以解燃眉之急。

对于过渡方案,他想到的是改进版的“相变储冷”技术。他指导科习弟子,利用一种名为“凝冰胶”的常见水凝胶材料,将其浸泡在特制的、冰点较低的灵盐溶液中,制成“储冷盒”。当需要制冷时,先将储冷盒置于简易的寒玉阵(少量冰魄石即可驱动)中预冷,使其内部溶液凝固储存冷量;然后将其与需要保温的丹药一同放入特制的隔热箱(用多层“灵棉”和“真空夹层”技术制作)中,利用凝冰胶融化吸热的原理,维持箱内低温。这种方法虽不能主动制冷,且持续时间有限,但成本低、易制作,足以应对小批量、短途的存储运输需求,暂时打破了李牧的封锁。

与此同时,“寒渊”计划的核心攻关全力展开。最大的拦路虎是“灵能压缩机”。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姜逸只能从零开始设计。他尝试了多种方案:最初想用“旋风符阵”产生高速气流来模拟叶轮压缩,但效率低下,控制困难;后又试验“压力灵纹”直接对工质施加力场,但对符阵精度和工质性质要求极高,屡屡失败。

关键时刻,姜逸想起了之前研究“高压反应釜”时积累的经验,以及“灵石能源转化核心”中能量转换的思路。他决定采用一种更直接的“容积式”压缩方案:设计一个精密的气缸和活塞结构,利用“灵能直线电机”的原理,将灵能直接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对工质的压缩。

“灵能直线电机”又是一个新课题。他借鉴了“灵磁护盾”中振荡灵场的部分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组能够产生交替推拉磁场的定子符阵,与一个带有永磁体的活塞联动。通过控制符阵的电流(灵流)相位和频率,来精确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行程。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符阵的刻画、磁体的选材与充磁、活塞的密封与润滑、死点问题的解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试验和优化。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零件和闪烁着符文的玉板,失败的残骸比比皆是。姜逸几乎不眠不休,整个人沉浸在复杂的技术难题中。

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和改进,第一台勉强能运行的“灵能直线压缩机”原型机终于诞生了!虽然噪音巨大、效率感人、且运行不稳定,但它确实成功地将一股“冰魄元气”(经过初步净化的工质)压缩成了高压气体!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紧接着,冷凝器(采用翅片式散热结构,结合微风符阵加速空气对流)、蒸发器(用薄壁寒玉管盘成)、节流阀(精密的小孔阀)也陆续制作出来。姜逸用耐压的“软灵胶管”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

首次全系统测试那天,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姜逸亲自启动灵石供能核心,灵能压缩机发出沉闷的嗡鸣开始工作。高压的冰魄元气进入冷凝器,在风扇的吹拂下缓缓液化……液体制冷剂流经节流阀后压力骤降,进入蒸发器……所有人都屏息盯着蒸发器上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只见传感器的读数开始缓慢而稳定地下降!从室温(约25c)一路降至10c、0c、-10c……最终,在蒸发器表面甚至结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系统成功实现了制冷!

“成功了!我们造出了‘灵能冰箱’!”一名弟子激动地喊道。

虽然这台原型机体积庞大、能耗高、制冷量有限,且运行噪音堪比小型丹炉爆炸,但它确确实实是基于全新原理工作的、不依赖天然冰魄石的主动制冷装置!

姜逸没有满足于此,他立刻着手优化。改进压缩机结构以减少噪音和振动、寻找更高效的工质(最终选定了一种提纯后的“寒泉精气”)、优化管路设计减少阻力、集成更精准的pId温控系统……

随着一次次迭代,第二代、第三代原型机相继问世,性能不断提升,体积和噪音逐渐减小。最终,一台体积约半人高、运行相对平稳、可将一个小型储物空间维持在零下二十度左右低温的“灵能冷藏柜”诞生了。姜逸将其命名为“初代灵冷链储丹柜”。

与此同时,隔热技术也取得进展。利用“真空灵纹”技术(制造夹层并抽真空,刻印阻热符纹),结合新型隔热材料“云绒棉”,制作出了保温效果极佳的储物箱和运输箱。

“寒渊”计划的核心技术——主动灵能制冷 高效保温,初步成型!

姜逸没有藏私,他将过渡性的“相变储冷盒”方案和初步的隔热箱设计,通过科习弟子向宗门内有需要的低阶丹修和灵植夫推广,迅速缓解了因李牧刁难带来的存储困难,赢得了更多好感。

而“灵冷链储丹柜”的惊人成果,则被姜逸和丹霞长老作为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秘密呈报给了掌门云鹤真人。云鹤真人亲眼目睹了储丹柜的运行效果后,震惊不已!他立刻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它不仅能让流云宗的丹药品质保持更久、损耗更低,更能支持丹药的长距离贸易和战略储备!其意义,远超十种新丹方的发明!

云鹤真人亲自下令,将“灵冷链”技术列为宗门机密,由丹霞长老和姜逸负责,在绝对可靠的人员参与下,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小范围试点应用,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所需的大量丹药储备和运输中,进行实战检验。

消息虽未公开,但高层态度的转变和资源的倾斜,让玄骨上人一系感到了极大的不安。李牧的供应链刁难,不仅未能扼杀革新司,反而逼出了一项更具战略价值的技术突破!这让他们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就在“灵冷链”技术初步落地,姜逸准备将其与丹药生产线进行整合,规划小型“冷链仓储中心”时,陈铭带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消息:玄骨上人一系,似乎正在加紧与宗门外某些大型商会接触,意图在丹药贸易领域抢先布局,并开始大量囤积……冰魄石。

姜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囤积冰魄石?当他们还在执着于旧时代的“冰块”时,自己已经点亮了“制冷机”的科技树。

技术的降维打击,即将到来。而宗门大比,将成为“灵冷链”技术首次公开亮相、震撼全场的舞台。一场围绕丹药品质与保障的无声较量,已然拉开序幕。科学的锋芒,再次指向了一个被传统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领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