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新君 > 第65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红楼新君 第65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李瀚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4:26

皇帝见林修答应留任,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道:“林爱卿深明大义,朕心甚慰。传旨:赐林爱卿玉带一条,明珠十斛,忠节之臣匾额一幅,以表彰林爱卿忠心。”

“臣,叩谢陛下隆恩!”

待众人心绪稍定,李珩又趁机向皇帝拱手道:“陛下,如今新政推行关键之期,各地事务堆积如山,内阁不可一日空置,眼下丞相之位空缺,户部、兵部也需能臣主掌,江南水师若无坐镇主将,日久必生祸乱,还请陛下尽快拔冗圣裁,速速补任贤良。”

“嗯!这户部、兵部关乎国防民生,确实是重中之重!李珩,你……觉得谁可接掌户兵两部,谁又能掌控江南水师将印?”皇帝如今最信任的就是李珩,然后,他又看向林修等人,追问道:“众爱卿,可有贤良举荐。”

李珩沉思半晌,见无人应声,这才再次出班,拱手道:“陛下,有道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斗胆,举荐臣之岳父,两淮盐道、扬州知府林如海,入朝接管户部。”

“林大人任职扬州这些时日,便使得治下赋税增收三成,却未增加百姓半文赋税,实为能臣。臣,附议!”御史大夫齐正之出班附议。

“林知府在任扬州,治下清明,扬州再度繁盛,确实有内政之才!儿臣以为……可行!”楚王李景瑆一向极少参议朝政,今日也破天荒的出班附议,当初他留守南都,总领江南政务,对林如海的评价,最有发言权。

“好!既然楚王也觉得林如海能担大任,那……秘书监,拟旨!着林如海尽快来京接任户部尚书,入阁理政!”皇帝当即拍板。

“陛下!扬州乃赋税重地,又占据天下盐税七成!当以老成、忠贞之辈继任扬州,臣举荐钱塘知县江沉壁,破格升任扬州知府,此人满腹经纶,出身寒门,进士及第,为官清廉,在钱塘知县任上已历七年,钱塘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和顺,江沉壁更是为治下百姓称为青天!”林修拱手补充。

“钱塘知县晋升扬州知府?这……”。皇帝有些踌躇……。

“陛下!臣有小诗一首想当殿吟诵,伏请陛下恩准。”李珩没等林修继续开口,突然拱手。他记得清楚,这钱塘知县江沉壁,可是警幻给他的名单上人!

“这会子作诗?混小子这是又不知要编排朕什么了?做!朕准了!”皇帝如今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还是珩儿最贴心,可比景明景岳那两个逆子,懂事的多,也有才能的多,能屈能伸,能文能武,若是让珩儿认祖归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李珩拱手躬身。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朕,是该重抖擞了!朕就准林爱卿所奏!这样,眼下,先把兵部和江南水师主事之人定下,其它继任稍后再议!诸位爱卿,这兵部尚书一职……何人可继任?”

“陛下!”李珩再次道:“臣有两人可荐,一长安都督孙传庭投身军伍多年,曾屡胡虏,熟知兵事。二者,渤海郡王李景曜,渤海郡王殿下战功赫赫,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战必身先士卒,且爱民如子,素有威望!臣举荐孙传庭入朝接管兵部,由渤海郡王赴任长安,总督西垂军事,以备叛军!”

“安国公慎言,犬子如今重伤未愈,恐难当大任!还是请陛下另择贤能吧。”四王爷安顺王直接出声替儿子拒绝。当日河东一战,二皇子差点把他大儿子射杀,皇帝不了了之,他胸中那口气到现在出不来,哪里还肯让自己儿子再去领兵?”

“哼!四弟,朕知道你胸中有气,怨恨于朕,可如今事关国本,祖宗基业,景曜之能,朕心中有数!之前是景曜受了委屈,朕这个皇伯父愧对于他,也愧对于你,朕向你赔个不是!”皇帝这次倒是放得下:“就依着李珩,让景曜去长安!朕保证,授他全权,不许任何人再插手雍州军事”。

“唉!”安顺王长叹一声,没再说话,他这个哥哥,极少能主动低头,今日能这般主动认错赔礼,已算是难得了。

“江南水师不可一日无主,臣举荐青州水师副将霍定疆接管江南水师。霍将军虽年过五旬,却仍能开三石强弓,更是曾于东海之中,以三十艘楼船,重创东瀛倭国水寇大小战船百余,击沉击毁敌船八十余,斩杀倭寇四千余,霍将军水陆皆精,必能整顿江南水师,确保南疆水域无忧。”兵部郎中李崇文出班奏举。

这李崇文,正是李珩执掌锦衣卫初期,跟谢丞相和如今的礼部侍郎王守仁一起,配合李珩上演了一出李珩索贿,坑骗百官向国库捐银子的大戏。也是从那时起,李崇文便与李珩私交莫逆,如今已是李珩的忠实死党。

呵呵,成了!水师老将霍定疆,可是隐太子李承煜的隐藏心腹,警幻早就派人暗中跟他通过气息,把李珩的真实身份告诉了他。如今他能顺利接掌江南水师,大周天下七成水军尽入李珩之手,李珩在整个大周的布局,已初步完成!无论军政,李珩已暗中不声不响的掌控了将近半数!

韩昭、林修、程墨,李珩等重臣纷纷附议李崇文的举荐。皇帝见众意如此,也无有不准。

只是在丞相人选上,皇帝却有自己的想法:“丞相一职,关系重大。朕想起复江南甄家,招前太师甄应礼入朝拜相,众卿以为如何?”

李珩立即反对:“陛下!甄家虽曾是望族,但已获罪抄家,有污点在身,若就此无端起复为相,只恐难以服众,也于国法相悖……。且……甄应礼年事已高,近年又沉迷丹道,恐难当重任。臣以为中书舍人、昭华驸马裴云行,可堪为相。”

他向前一步,朗声道:“裴公年少时便有神童之名,十七岁便连中三元,榜居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在各地为官时,政绩卓着,百姓称颂。任河东巡抚时,恰逢大旱,裴驸马开仓放粮,组织百姓掘井抗旱,活人无数。更难得的是,他既是皇亲,且向来处事谨慎,机敏,实在可称王佐之才,裴家更是功勋赫赫,世代忠良。裴公实为丞相不二人选。”

皇帝皱眉:“裴云行虽是人才,朕也知道他才干超群,但他,一来资历不足…...,二来,他多年来无心政事,连早朝也极少来……” 。

李珩据理力争:“陛下!如今朝局动荡,正需要年轻有为、锐意进取之贤臣。裴公之才,朝野共知,请陛下三思!至于他无意朝堂……臣愿请旨,代陛下去延请!”

皇帝看着李珩那一脸的执着样子,只得轻笑一声:“既然如此,就依你所奏,任裴云行为相。拟旨,加封裴云行为丞相,总领内阁,尽快上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