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90章 陈廷敬典故引康熙

康熙正史 第90章 陈廷敬典故引康熙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上回书说到鳌拜拍板定了换地之事,苏克沙哈便说索尼未同意,众人皆望向索尼。

索尼见状便站出来说道:“都好,都好,鳌中堂和苏克沙哈说的都有理!”说罢便一连串的咳嗽不停,似乎还差点上不来气,朝堂之上谁也不敢说话。

遏必隆见状马上过去扶着索尼,随后给他顺顺后背。

苏克沙哈索尼哮喘不止,也不好意思再强言相逼。

好大一会,索尼这口气顺过来了,随后向皇上一拱手,用虚弱的声音说道:“皇上,近日奴才的哮喘复发,每日需服药五次,这会...这会......”

话音未落,索尼又是一连串的咳嗽,康熙见状摆摆手,只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椅子入殿,索尼向皇上拱手示意,随后被太监扶到椅子上,被太监抬走。

索尼走后,朝堂上一片安静,这时候鳌拜站起来说道:“索尼既不支持换地,可也不反对换地。辅政大臣两人同意,一人弃权、一人反对。换地之事就这么定了!”

苏克沙哈心知此事已定,今日便再无更改的理由,也只能默而不语。

下朝之后,康熙心中存疑,便径直去了课堂。

“师傅,今日换地之事,如何看待?”

自顺治十七年起,陈廷敬便兼任户部侍郎与皇帝的师傅两个要职,如今他入朝为官也历经两朝了。

“皇上,且不论八旗之争,就拿换地来说,几个甚至几十个县的百姓互相交换土地,无论房屋分配,还是土地的丈量,再到百姓的迁徙,都是巨大的事情,可不是鳌中堂一开口,就能换的动的啊!”

陈廷敬说完,见康熙若有思考,便继续说道:“若想要换地,就说安置费用,可能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就拿康熙四年的征银来说,全国收到二千五百八十一万两白银,甘肃青海等大旱之地拨款三百万两、河南山东等地的黄河决堤,十几个县被淹死的灾民无数,拨款五百万两、云南吴三桂、广东尚可喜、福建耿精忠所需的兵马费用一千二百万两等,除此之外需要的开支用度也颇为重大,若再将这安置费用算进去,这一年入不敷出啊!”

康熙帝听完后,略微思考了一番,然后开口问道:“师傅,依您来看,这次安置所需的费用大概会是多少呢?”

陈廷敬稍稍迟疑了一下,回答道:“陛下,按照目前的情况来估算,如果每户八旗子弟搬迁给予十两白银作为安置费用,那么一个县若有三万户人家,就需要耗费整整三十万两银子;而倘若如鳌中堂所言,涉及到二十多个县的搬迁,那么总的安置费用将会高达六百万两之巨!这几乎相当于朝廷全年税收的四分之一啊!”

康熙闻言不禁大吃一惊,心中充满了疑惑问道:“竟然需要如此巨额的费用?若是果真如此,那鳌拜为何执意要调换土地呢?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缘由呢?”他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时的陈廷敬也是倍感无奈,虽然他掌管着半个户部,对国家的财政收支了然于心,但对于这场牵涉到党派争斗和八旗事务的风波,实在是知之甚少。

面对皇帝的疑问,他只能据实相告,并请皇帝恕罪,表示自己并不清楚鳌拜坚持换地的真正动机。

康熙思考了片刻,又说道:“苏克沙哈不同意换地,他虽然是正白旗,但他的确是忠心那!”

陈廷敬对于辅政大臣不敢评价,又想借助历史典故阻止换地,便说道:“皇上,既然说到迁徙百姓,那臣就跟您讲一讲这大明朝的迁徙吧!”

康熙皇上对历史帝王、故事非常感兴趣,此时听到明朝的故事,喜形于色说道:“好啊,大明朝的迁徙,是哪一朝?”

陈廷敬一拱手说道:“皇上且听一首歌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百姓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康熙皇上听到此处,马上问道:“这凤阳不是大明的中都吗?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

“是的,凤阳便是朱元璋出生的老家!”

“那为何朱元璋做了皇帝,凤阳便如此落魄?”康熙歪着脑袋,想不出所以然,他知道大清的龙兴之地长白山一带,不仅有重兵屯于此处,而且当地的百姓富足。

陈廷敬见康熙皇上有了兴趣,便继续说道:“这便是明朝第一次大的迁徙,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对于当年江南有钱的富户帮助张士诚对抗自己怀恨在心,且认为他们如果再出一个张士诚,岂不又要天下大乱。于是下令将江南的富户全部迁徙到凤阳,这样一来贫穷的凤阳突然多了几十万富户,而且也促进了凤阳的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是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他可以借凤阳看住这些富户,令他们不敢造反。”

“那朱元璋做的没错,既让凤阳富起来了,又避免的富户聚集造反,可为什么歌词写道十年倒有九年荒,又卖儿女、又卖牛马的呢?”

陈廷敬继续说道:“皇上,这就是朱元璋的问题了,他令富户迁到凤阳之后,不准他们回到老家。”

“为什么不准回老家?”

“怕他们造反啊,这些富户到了凤阳,过的并不如意,钱财被凤阳的守军打劫,他们生计困难,不得不卖儿女牛马。甚至有些富户为了回到家乡,落叶归根,不得不扮成乞丐,尤其是清明节前夕,相传凤阳会有几万乞丐一路讨饭到江南祭祖,因此流出了歌谣,自朱元璋登基后,凤阳的乞丐最多。”陈廷敬感叹道。

康熙叹了一口气说道:“悲哀啊,这些本来在老家过的衣食无忧的人,竟然都化作乞丐,甚至一路讨饭,真是大明朝的奇观啊!”

陈廷敬一拱手说道:“是啊,这次迁徙就是大多数富人不想迁,而皇命难违,数十万人受到了官府的迫害,甚至抢夺财产,妇女等。朱元璋给江南人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故大明朝第一次迁徙,却是无比痛苦的回忆啊!”

康熙听闻,便马上说道:“虽然我八旗皆不是什么富户,都是寻常百姓,但如果让他们离开故土,他们是否又会在清明重阳,回到老家祭祖呢?”

“是啊皇上,到时候这些百姓回到家中,发现连祖坟都找不到了,又该何如?”

“为何连祖坟也找不到?”

“若有搬迁的新人分到的土地上有其他人的祖坟,既然不认识,又想多种地,便将坟头削去,用来种地,自古都是这样的道理。故离开老家之后,再回首百姓之家的祖坟很难找到了。就比如明朝第二次大迁徙,就是黎民百姓的噩梦啊!”陈廷敬叹了口气说道。

康熙听到后接连叹气,随后又说道:“师傅,那这第二次迁徙,又是怎么回事呢?”

陈廷敬若有所思,顿了顿说道:“这第二次大迁徙,可是中华历史上,最大的一场迁徙了,这事也发生在臣的老家山西!”

康熙顿时兴趣大增的说道:“山西?中华历史上最大的迁徙,说来听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