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9章 玄烨第一课

康熙正史 第9章 玄烨第一课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顺治十八年八月十五日,本是中秋佳节举国同庆,但由于皇贵妃的病愈来愈重,顺治帝草草的结束了中秋节的礼仪行程,便匆匆赶往皇贵妃后宫。皇贵妃近十日以来,已经不能起床行走,面容消瘦。顺治帝每每过来,都会眼含热泪,痛苦不已。

八月十六日本是皇子拜师之日,可除三阿哥玄烨外,其他人都已经出宫避痘。顺治帝也取消了亲自主持拜师之礼,由内务府总管、内大臣索尼主持,只有三阿哥和陈廷敬两个人的拜师之礼。这本来会很隆重的拜师礼仪,由于皇上和阿哥们的缺席,显得有些落寞。

三阿哥玄烨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陈廷敬,他们于八月十六日拜师礼仪结束后,八月十七日正式上课。陈廷敬担任汉语老师,可以坐在皇子的面前,这是汉语老师独有的特权。

八月十七日汉语课陈廷敬来到课堂,见三阿哥玄烨已经等候多时,于是叩见阿哥,再端坐于老师的椅子之上。三阿哥坐于堂下的课桌前。陈廷敬开口说:“三阿哥,今日相见我们第一课,孔孟之道、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均是我们学习的课程。”

玄烨面目凝重的说:“师傅,汉学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应当从哪里学起呢?”

陈廷敬自认为玄烨是个小孩,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于是开口道:“先从《三字经》开始吧,跟我念十遍、读十遍、背诵十遍”

玄烨噗的一声笑着说:“禀师傅,学生已经能背诵《三字经》两年了,还是学点别的吧!”

陈廷敬听到后感觉不可思议,于是说道:“三阿哥能背诵三字经了?那且背来我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陈廷敬听到三阿哥流利的背诵《三字经》这段,于是打断三阿哥道:“三阿哥,背诵《三字经》已是醇熟,那可理解其意吗?”

玄烨答道:“禀师傅,《三字经》大概之意,人生来即本性善良,日后接触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对自己有影响改变,有礼仪之道、为君为臣之道,有花草树木、有鱼虫动物、有古代帝王、有百姓之家,包含者甚多。”

陈廷敬自知天下神童甚多,可如三阿哥这般七岁孩童,能说出《三字经》的奥妙,却从未见过。于是又问道:“既然三阿哥熟读《三字经》,那可曾学过其他的书吗?”

玄烨站起来说道:“苏麻姑姑教过我骑射和满语蒙语、儒家的书也读过《千字文》、《论语》《百家姓》。”

陈廷敬拱手对玄烨说道:“三阿哥读书甚多,若都能背诵、了解其意,自是当代神童也。”

玄烨赶紧说道:“学生不敢,不过这些书我大多能背诵,望先生教我真才实学,有朝一日,我定当考个状元给师傅脸上增光!”

陈廷敬哈哈大笑:“三阿哥志向高远,不过三阿哥可知考取功名,甚至是状元有多困难吗?”

玄烨摇摇头,歪着脑袋问:“有多难?”

陈廷敬双手一拱对着玄烨说道:“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在民间想要考取功名,要自小就刻苦攻读,有的人四十岁才考中秀才、有的人五十岁也中不了举人,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能入仕。”

玄烨听到此处,不由得插嘴问道:“那他们不会买个官当吗?”

陈廷敬瞬间脸色低沉,对着玄烨说道:“三阿哥不可如此想,穷书生、酸秀才,终其一生都为礼义廉耻、孔孟之道教化。更何况卖官鬻爵,那是前朝灭亡的原因,让没有才能的人担任要职,岂不是有害国家社稷吗。”

:“吴良辅别出声,朕也听一听课”,顺治帝打断想通报的吴良辅,站在课堂外听着二人的对话。

玄烨听到陈廷敬话回道:“若读书人终其一生未取得功名,他们以何为生?,又如何能到四十岁还要考取功名呢?”

陈廷敬叹了口气,看着三阿哥说道“三阿哥说的是啊,当今皇上很重视天下的读书人,如今又限制的满人的科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读书人、更多的汉人考取功名做官。不过这民间也是很尊重读书人的,只要能考取秀才,就可以在民间开设学堂,以教书为生。读书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所以无论是四十岁,还是五十岁,都会孜孜不倦的学习,为考取功名努力。”

见玄烨未曾说话,陈廷敬又说道:“前朝有太监魏忠贤卖官鬻爵、花钱买官的自然是有钱人,他们做官之后就是为了用钱生钱,就拿前朝买官的人来说,他们在地方盘剥百姓、各种苛捐杂税、霸占老百姓的屋田,正是由于他们的行为,才导致李自成等人没有生计,只能铤而走险,发动起义。一旦各地方百姓都没有了生计,那起义的大军就会愈来愈多,政府的官员也就更腐朽、更烂。”

玄烨听到此处打断了陈廷敬的话:“父皇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水,皇上是舟,水既能让舟平稳的行驶,又能波涛汹涌,让舟倾覆,师傅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陈廷敬欣喜一笑:“是的,三阿哥说的好。治理国家需要廉洁的官吏、需要为国家办事的官吏,故读书人为臣之道,皆为孔孟弟子,以才取之,才能管好一方净土,福之当地百姓。”

玄烨点点头仿佛听懂了,但他又开口问道:“若读书人也贪财,又当如何?”

陈廷敬又是哈哈大笑:“三阿哥说的是,读书人也未必都是善良之人,也有邪恶之人。孔孟之道为教化人的思想,可有僭越者颇多,也有为官之初是清官,但迈入官场拥有了权势,才会渐渐的**。所以前朝有言官、大清国有御史,既然杜绝不了的事情,也要有解决这些事情的人。”

“没错,陈廷敬所言句句无虚,前朝的覆灭皆是官场贪腐、苛捐杂税导致的农民起义。读书人也有邪恶之人,治理国家和读书一样,既要懂孔孟之道,又要用孔孟之道,才能使官场清廉!”顺治帝走出来大声的说道。

陈廷敬和玄烨看到皇上前来,马上下跪行礼:“臣不知皇上驾到,失了礼数请皇上降罪!”

顺治帝一抬手:“起来吧,没想到这第一课,玄烨就学到了官场的是是非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