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722章 明朝的玉玺

康熙正史 第722章 明朝的玉玺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吴应熊深知,杨启隆手下的这帮乌合之众不过是一群普通的平民百姓和八旗家奴罢了,他们既无高强的武艺,亦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更谈不上什么战略战术素养。

就凭这样的实力,别说是占据整个北方地区了,哪怕只是攻下一座小小的城池,都堪称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

“别忘了,如果不是因为有我这位朱三太子的存在,你父亲吴三桂即便有心造反,恐怕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借口和理由吧?又怎能轻易起兵反叛呢?倘若不尊我为主子,天下之人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地追随吴三桂、信任吴三桂呢?”

杨启隆面不改色,侃侃而谈,似乎对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充满了自信。

吴应熊听闻此言,双眼瞬间变得冰冷无比,犹如寒潭一般深不见底。

他紧紧地凝视着杨启隆,仿佛要透过对方的眼睛看穿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沉默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道:“哦?既然如此,那么请问阁下究竟打算如何行事呢?是准备亲自奔赴云南坐镇指挥,还是另有其他妙计良策?”

“张阁老......”杨启隆喊了一声。

就在这时,一直安安静静坐在方桌一角的张阁老突然站起身来。

只见他步履稳健地朝着白莲教主的座位走去,众人的目光也随之纷纷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待行至白莲教主座位身旁时,张阁老停下脚步,伸手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随后,他双手捧着木盒子,慢慢的放到方桌上,推到吴应熊的面前。

“吴应熊,你打开来瞧瞧……”杨启隆面带神秘之色地说道。

吴应熊闻言,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但还是依言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地叩开那把小巧而精致的铜锁。

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铜锁应声而开。

接着,他缓缓地掀起了木盒子的盖子。

当盖子完全被揭开时,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吴应熊定睛一看,只见一个偌大的木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件物品——一块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巨大白玉。

它宛如羊脂般温润细腻,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吴应熊的目光瞬间被这块白玉吸引住了,他的眼神变得迷离起来,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这块白玉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就在这时,杨启隆走上前来,双手轻轻捧起那块白玉,并将其底部对准了吴应熊。

“你仔细瞅瞅,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杨启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吴应熊定了定神,凝视着白玉底部所刻的字迹。

片刻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念出了上面的四个字:“皇帝尊亲。”

话音刚落,他整个人便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这块玉玺。

身为吴三桂之子的吴应熊,自幼生长在官宦之家,对于宫廷礼仪自然是耳熟能详。

特别是前朝明朝的各种礼节和规矩,更是深入骨髓。

也正因如此,他一眼就认出了这块玉玺的来历。

要知道,历代帝王传承下来的玉玺,相传皆是源自秦朝时期的和氏璧。

而这个传国玉玺之上都会刻有相同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气势恢宏,苍劲有力,据说是当年秦国的丞相李斯亲自篆刻而成。

然而,大明朝的玉玺与其他朝代的有所不同。

在大明王朝,所有的玉玺上面都精心地镌刻着四个大字。

这一传统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亲自定下了一系列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若是用于敬奉宗庙之礼时,所使用的玉玺会刻有“皇帝尊亲”这四个字;

倘若要赏赐给至亲的藩王们,则会启用刻着“皇帝亲亲”的玉玺;

当赐予地方郡守和县令时,所用的玉玺便会刻上“敬天勤民”四字;

而如果是为了求取珍贵的经典古籍,那么相应的玉玺将会被刻上“表章经史”字样。

不过,唯有建文帝朱允炆的玉玺与众不同,它上面所刻的字是“凝命神宝”。

也就是说,如果眼前杨启隆手中拿着的这块玉玺上刻着“皇帝尊亲”,那就意味着这是大明皇帝专门用来祭祀宗庙时所使用的玉玺无疑了。

再仔细瞧瞧这玉玺的材质,竟然是最正宗的汉白玉!

其质地温润如玉,细腻光滑,毫无瑕疵可言。

如此硕大的一块汉白玉制成的玉玺,简直堪称稀世珍宝。

这样上乘的材料加上精湛的工艺,足以证明这枚玉玺必定是货真价实的真品。

此时,杨启隆手持玉玺,目光紧紧盯着吴应熊,语气带着一丝质问说道:

“吴应熊,难道你还不清楚吗?此乃堂堂大明皇帝的玉玺啊!”

面对杨启隆的问话,吴应熊毫不犹豫地点头回答道:“我自然是知晓的!”

“好!既然你深知其中关键所在,吴三桂若要起兵反叛,必定要有一个能够服众且正当合理的缘由!而这个缘由嘛,毫无疑问就是我这位朱三太子,再加上眼前这块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

杨启隆满脸兴奋之色难以抑制,双目圆睁紧紧地盯着吴应熊,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的曙光。

吴应熊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

“所言极是!倘若真能拥有此等传国玉玺,并借助您朱三太子尊贵无比的身份,那么此番行动必将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啊!”

“没错!此玉玺乃传世之宝,即便是远在云南之地,那些对大明王朝念念不忘的遗老遗少们,也定然能够识得它的真伪!凭借此物兴兵举事,必然会顺应天意民心,进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杨启隆越说越是激动不已,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玉玺递向了吴应熊。

吴应熊小心翼翼地伸手接过玉玺,当玉玺落入掌心的瞬间,一股温润之感顿时传遍全身。

他不禁仔细端详起手中之物,口中喃喃自语道:“难道你的意思是,这块明朝祭祀宗庙的玉玺,从此就要交给我吴应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