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712章 今日讨论出结果

康熙正史 第712章 今日讨论出结果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话音未落,一旁的索额图早已气得吹胡子瞪眼,怒不可遏地附和道:“可不是嘛!这还没算上他讨要的大片地盘、数不清的房屋、田产,更别提他妄图的三千间王府啦!真可谓贪得无厌到了极点!”

此时,又有人补充道:“不错,吴三桂不仅要钱要地,还要数量庞大的牛车马车。而且这些物资竟然需要从全国各地调拨过去以满足其私欲,这无疑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也响了起来:“再者,吴三桂还恬不知耻地索要江南的上等精米,并要求先行调入云南供其享用。且不说运输途中耗费巨大,单是这批精米本身的价值便已相当可观,实乃一笔不菲的开销啊!”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怒斥着吴三桂的贪婪行径,朝堂之上一时间群情激愤,对这位拥兵自重的藩王充满了愤怒与不满。

正当众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之际,只见索额图缓缓站起身来,对着上方的皇帝拱手施礼后言道:

“启禀皇上,仅吴三桂这一藩,便已闹出如此之大的动静和局面。倘若耿精忠与尚可喜二藩亦依此事向朝廷上奏禀报,届时又当如何处置呢?”

听闻此言,殿内众多大臣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人附和道:“没错,索相所言极是呀!如今看来,这撤藩一事实难为之,且不说别的,单是朝廷财政,哪有足够的钱财供这些藩王们撤藩之用……”

刹那间,原本激烈争吵的话题,再度回归到是否应当撤藩这个关键问题之上。

康熙皇帝见状,不禁怒发冲冠,猛地一拍面前的龙案,震得桌上笔墨纸砚皆微微颤动起来,只听他高声怒斥道:

“够了!休要再为此该不该撤藩之事争执不休!今日在此所议者,乃是应否给予吴三桂如此之多的财物及条件!”

随着康熙皇帝这一声怒喝,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众大臣皆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半句。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明珠终于站了出来。

只见他先是向着康熙皇帝深施一礼,然后才恭恭敬敬地开口说道:

“皇上息怒,微臣认为吴三桂此番行径着实无礼至极。若轻易应允其所提要求,其他藩王定然会群起仿效,到时朝廷必将不堪重负;然而,若断然拒绝,则吴三桂恐怕会趁机挑起事端,引发祸乱。还望陛下圣裁明断,权衡利弊得失。”

康熙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就在这关键时刻,平日里总是默默无言、不轻易发表意见的高士奇突然迈步而出,打破了朝堂之上原有的沉寂氛围。

只见他拱手向康熙帝行礼,然后朗声道:“皇上,即便那吴三桂所要求之物数量众多,但只要他真心愿意拔营起寨,那么所有这些条件都不过是微不足道之事罢了。”

高士奇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了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好奇心。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官员,心中暗自揣测着他接下来会说出怎样一番惊人之语。

就连坐在龙椅之上的康熙帝,此刻也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趣,面带微笑地问道:“哦?爱卿不妨详细说来听听。”

得到圣上许可后的高士奇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道:

“回禀皇上,微臣认为,如果吴三桂并非诚心诚意想要拔营起寨,哪怕我们给予他再多的财物和物资支持,恐怕最终也难以达成所愿。

反之,倘若他确实下定决心要离开当前驻地,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完全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需求。

以那八十多万两银子为例,咱们大可先行支付给他十万两作为启动资金。

而后,每当他率领军队经过一个省份时,便从当地再调拨十万两给他。

如此这般操作,直到他顺利抵达山海关为止;又或者规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两年之后,一次性将剩余款项全部结清。”

高士奇话音刚落,康熙帝的双眸之中忽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之光一般。

紧接着,只听康熙帝兴奋地说道:“对啊……爱卿所言甚是有理!除了银两和粮草等关键物资需要按照此方案执行外,其余方面的要求,朕皆可应允!”

“那自然是如此,只要吴三桂愿意率领军队拔营起寨,等到他们抵达辽东并安置妥当以后,即便我们不给予那些银两,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

换句话说,一旦吴三桂向北迁移,那么他就必须听从朝廷的命令和调遣。

可要是吴三桂迟迟不肯动身,朝廷反而会被其牵制,只能对他言听计从。”

听完了高士奇的话,大家也纷纷点头。

“嗯,你所言甚是!”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脸上随即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然而就在此时,索额图却站出来表示反对:

“圣上,此计虽然看似精妙,但其中蕴含的风险实在太大。倘若吴三桂识破我们的意图,恼羞成怒之下带领兵马起兵造反,届时局势恐怕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多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有人忧心忡忡地附和道:“是啊,万一吴三桂真的造反,以他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和势力,朝廷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了紧张而焦虑的氛围之中。

康熙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应对之策。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莫要惊慌,此事确实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传朕旨意,命议政王大臣、内阁学士等人留下,待退朝之后共同商议此事。今日夜间,无论如何也要得出一个定论来。”

“微臣谨遵圣旨!”议政王大臣以及内阁学士们齐声应道。

于是乎,其余人等纷纷告退,各自出宫去办理差事,只留下了那些被点名留下的重臣们继续留在宫中,围绕着吴三桂北迁之事展开深入的商讨与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