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61章 大理兰花

康熙正史 第461章 大理兰花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据说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保佑持有者平安健康。

沐英将其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如今,这颗安康石落入了叶玄手中,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大明自开国以来已有二百余年,期间无数藩王起落沉浮,即使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们,也难以逃脱被皇帝诛杀的命运,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然而,沐英作为朱元璋的义子,却能让其家族世袭罔替十八代,镇守云南近三百年。

传说中,这一切都归功于那块神秘的安康石。

因此,安康石成为了沐王爷一家的传家宝。

吴三桂占据沐王府后,对安康石格外珍视。

此次吴应熊回京,吴三桂特意将安康石献给太皇太后,以表诚意。

当吴应熊讲述完安康石的来历时,康熙不禁惊讶地望着眼前这块石头。

只见它宛如一座小山,上面刻着“安康”二字。

而他并不知道,这“安康”二字竟是当年朱元璋的御笔亲题。

太皇太后微笑着直摇头:“平西王如此想着老身,真是有心了。”

吴应熊赶忙点头称谢,然后将太皇太后带到第二个太监身旁。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那太监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个精美绝伦的盒子。

这个盒子通体呈现鲜艳的红色,外表装饰着华丽的丝绸和璀璨的珍珠。

盒子上还精心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而那颗晶莹剔透的白珍珠恰好作为凤凰的眼睛,显得格外生动。

吴应熊小心翼翼地轻轻打开盒子,康熙再次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原来,这盒子里竟然藏着一对晶莹剔透、翠绿欲滴的玉镯,闪烁着令人炫目的光芒。

吴应熊轻声说道:“太皇太后,这对玉镯可是家父历经艰辛,遍寻云南各大珠宝之地,却始终未能觅得一块称心如意的玉石。然而,或许是上天眷顾,最终还是让他偶然间得到了这对珍贵的玉镯。”

紧接着,吴应熊又详细讲述道:原来,制作这对玉镯的石材,其来历可不简单。

据说五年前有土司造反,吴三桂亲自率领绿营兵前往剿匪。

历经两个多月的漫长时光,吴三桂终于成功平定了土司之乱。

当他骑着心爱的白龙马踏入土司瓦寨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

白龙马突然停下脚步,不再前行。

吴三桂心中纳闷,但看到白龙马对着那块石头嗅来嗅去,似乎有所发现,便意识到这块石头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时,吴三桂身边的军师刘玄初开口道:“王爷,您看这匹马对这块石头这么感兴趣,想必它一定有着非凡之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璞玉吧!”

吴三桂听后,决定将这块石头带回自己的王府仔细研究。

回到府里,吴三桂吩咐下人用工具劈开石头,结果惊喜地发现里面藏着一块晶莹剔透、温润无瑕的美玉。

云南向来以盛产优质玉石而闻名天下,而吴三桂手中的这块玉石更是其中的极品。

他立刻命令工匠精心雕琢成一对精致的玉镯,并将其献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接过玉镯,爱不释手,感慨万分:“真没想到,这对玉镯的来历竟是如此神奇。”

她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吴三桂的运气。

说罢,太皇太后优雅地伸出手,轻轻拿起一只精致的玉镯,仔细地观瞧起来。

只见那玉镯如翠竹般碧绿,仿佛来自碧波潭深处,晶莹剔透,宛如水滴般玲珑,透出迷人的彩光。

其质地纯净,犹如脱胎换骨的美玉,独一无二,散发着高雅的气质。

当它戴在手臂上,触感温润如玉,令人心生宁静之感。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太皇太后不禁赞叹道。

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这只玉镯确实让她十分满意。

看来,吴三桂这次给太皇太后送的礼,可谓是精心挑选,送上了云南最好的礼物,成功地赢得了太皇太后的欢心。

“皇额娘,这盆花……”建宁公主话刚说了一半,康熙就快步走了过来。

他盯着这盆花看了许久,眼中满是好奇与惊讶。

“姑姑,这花是什么品种?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呢?”康熙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他自小在皇宫长大,对各种奇珍异草可谓见多识广,但眼前这盆花却是前所未见。

太皇太后也被吸引了过来,她站在建宁公主身旁,目光落在那盆花上,细细地打量着。

建宁公主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康熙的问题。

康熙和太皇太后两人围绕着花盆走来走去,不时还用手轻轻触摸花瓣,仿佛在感受它的质地。

过了好一会儿,太皇太后才缓缓开口说:“难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兰花吗?”

吴应熊闻言立刻拱手行礼:“太皇太后英明!这的确是兰花,而且是来自云南的珍贵品种——大理兰花。”

“大理兰花?”康熙不禁吃了一惊,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这兰花,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艺术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更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洁、典雅的象征。

人们对兰花的喜爱体现在各个方面:欣赏它的芳香、赞赏它叶子的优美、品味它韵味的高雅。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以兰抒情,用兰花寄托自己的情感;画家们也常常以兰达意,通过绘画来表达兰花的神韵;哲学家则以兰修身,将兰花作为自我修养的象征。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

在中国,有三个地方特别着名于兰花的产出,它们分别是广东、浙江以及云南的大理。

尤其是滇西的大理兰花,其中的莲瓣兰更是独具魅力,它兼具春兰之香、蕙兰之秀、建兰之质、墨兰之韵、寒兰之神,可谓是国兰家族中最为杰出的品种之一。

经过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养成了爱兰、植兰、赏兰的传统,并且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犹如一条流淌不息的兰文化长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把云南比作国兰中的一顶皇冠,那么大理兰花无疑就是这顶皇冠上那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