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59章 建宁公主驸马来了

康熙正史 第459章 建宁公主驸马来了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高士奇微微一笑,接着说:“现在朝廷中有一类官员被称为‘西选’,他们是由平西王吴三桂选派到各地任职的官员。这些官员遍布全国,肆意妄为,并且只听从吴三桂的命令。是不是这样呢?”

索额图身为吏部尚书,对这件事自然心知肚明,但他只是默默地点头。

实际上,康熙对此事也略有耳闻,但没想到情况如此严重。

康熙皱起眉头,看向索额图,问道:“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索额图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启禀皇上,‘西选’的官员在全国各地多达数百人,而在军营中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只听得“啪”的一声,康熙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案,响声回荡在朝堂之上。

众人都知道,皇上此时心情不好,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高士奇再次开口道:“皇上,草民听闻,吴三桂霸占云南良田万顷,甚至将永历帝的皇宫改为自己的平西王宫,还侵吞了沐王爷的全部家产。

他借着剿匪之名,在云南横行霸道,纵容兵士强抢财物,无所不为。”

听到这里,康熙的脸色早已气得惨白如纸。

陈廷敬见状,赶紧站起身来,伸手轻轻推了推正在滔滔不绝的高士奇。

然而,高士奇却转头向陈廷敬微微一笑,表示自己还有话要说。

紧接着,高士奇继续说道:“草民还听说,朝廷曾经命令吴三桂在云南绞杀前朝余孽,

并赐予‘平西大将军印’以令其掌管云贵全部兵马。

如今,四方已平定,天下太平,但吴三桂却仍然紧握大印,不肯交还朝廷。难道他有其他企图吗?”

康熙冷笑一声,语气坚定地说:“是啊,是该收回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了。”

高士奇见成功激怒了康熙,皱了皱眉头说道:“如今朝廷已经养不起三藩了,削藩已经势在必行!”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大殿内却显得格外清晰。

高士奇此言一出,索额图马上站起身来,一脸怒容地盯着高士奇,大声喝道:“高士奇,何出此言?”

他的语气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似乎对高士奇的话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

与此同时,熊赐履也站了出来,严肃地看着高士奇,义正言辞地说:“高士奇,此乃国政,你一个小小的秀才,怎可胡言乱语。”

他的目光坚定而严厉,仿佛在警告高士奇不要随意插手国家大事。

康熙苦笑一声,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无妨,你且说来听听。”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似乎希望高士奇能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

毕竟,康熙这两年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削弱三藩的势力。

如今朝廷的财政困难,灾荒不断,确实无力再继续供养三藩庞大的军队和开支。

因此,当听到高士奇提出削藩时,他心中不禁一动,想要仔细听听这个年轻人的看法。

然而,就在这时,高士奇却突然闭口不言,低头沉默不语。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和顾虑,似乎有些不敢继续说下去。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抬起头,看着康熙,轻声说道:“皇上,熊大人说得对,这是国政,草民……”

他的话语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安,显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论可能引起了一些麻烦。

康熙听到这里,突然哈哈大笑,他想起了魏裔介的话。

魏裔介曾说过,这高士奇机灵,却不能委以重任;魏裔介也曾说过,高士奇虽然才高八斗,但就是考不中举人。

“今日你既然考了庶吉士中的第一名,自然配得上举人之名,今日朕赐你举人的身份,入翰林院担任编修。”

康熙说完,冲着高士奇满意地点了点头。

高士奇还沉浸在喜悦之中,这时陈廷敬突然推了他一下:“怎么,皇上赐你举人身份,还不跪下领旨谢恩?”

高士奇如梦初醒,马上跪地叩头道:“草民高士奇领旨谢恩!”

陈廷敬却提醒道:“你现在应该自称‘臣’高士奇了。”

再看康熙,也是微笑着看着自己。

高士奇心领神会地答道:“臣高士奇领旨谢恩。”

且说这一日,高士奇一直梦寐以求的功名,竟然如梦幻般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康熙皇帝恩赐他举人身份,并让他进入翰林院,可谓是一步登天!

康熙心里清楚,高士奇提出的削藩之策,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即使是对自己最信赖的几个人,也要尽量避免透露。

因此,康熙再次加封高士奇为日讲官,让他为自己讲解文言文和古代道理。

高士奇深得康熙的器重,连续数日,一直在向康熙详细讲述削藩的事宜。

高士奇所言,正合康熙心意。

两人之间的默契愈发深厚,可谓是一拍即合,情投意合。

然而,康熙在这几天似乎有些得意忘形。

经过与高士奇的深入探讨,他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实施削弱藩王势力、减轻朝廷威胁的条件。

但是如此重大的决策,必须要向自己的祖母太皇太后禀报。

这一日康熙下朝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去拜见自己的奶奶。

康熙恭敬地行了一个礼,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太皇太后正在与苏麻喇姑聊天,见康熙来了,心中不由得的高兴,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康熙坐下。

康熙微微一笑,拉着太皇太后的手说道:“皇祖母,最近国泰民安,朝中的事情也比较少。”

太皇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透露出欣慰的神色。

她拍了拍康熙的手,感慨地说:“是啊,如今已经九月份了,都到了秋收的时节了,老百姓也忙活起来了。”

康熙笑着回答道:“是啊,皇祖母,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想必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那就好,百姓们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时,康熙刚要说话,只听得守在外面的吴公公喊道:“启禀太皇太后,建宁公主和驸马吴应熊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