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42章 闯王入京

康熙正史 第442章 闯王入京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然而,无论如何劝说,吴三桂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不为所动,始终保持沉默。

大明朝依赖吴三桂,坚守辽东,顽强地抵御着皇太极清军的入侵。

时间来到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

四月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攻占了宣化和宣府。

此时,农民起义军距离北京城仅两三百公里之遥。

崇祯皇帝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却无计可施,最终只能放弃关外的宁远城。

他紧急召集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位将领入京勤王。

这四人皆获封\"伯\"爵,吴三桂则被封为\"平西伯\"。

不过,这四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且距离京城的远近各异。

话说那山东总兵刘泽清,压根儿就不愿前往北京与农民军正面交锋。

于是乎,他心生一计,给崇祯帝呈上一封奏书,谎称自己在上马时不慎摔伤,无法赴京参战。

更甚之,他还声称手下数万名士兵因失去将领指挥,亦无法成行。

而吴三桂则远在北京之外,尤其身在辽东,难以迅速驰援。

王永吉在山海关内,同样鞭长莫及。

唯有蓟镇总兵唐通,距北京最近,他带领八千名士兵入京勤王。

崇祯皇帝得知唐通到来,欣喜若狂,立即册封唐通为定西伯,并命其镇守居庸关。

然而,崇祯皇帝万万没想到,李自成的大军刚抵达居庸关,唐通便毫不犹豫地开关投降,恭迎闯王入关。

李自成的军队顺利进入居庸关后,北京城顿时陷入危急之中。

此时,吴三桂已在宁远坚守多年,终于获得崇祯皇帝准许,放弃宁远,赶来京城救援。

公元1644年4月12日,明朝末年,天下大乱。

此时,镇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收到了来自京城的紧急命令:崇祯帝命其入京勤王!

吴三桂深知事态严重,立刻采取行动。

4月16日,他下令把关外所有的明军和百姓集中起来,准备一同撤离。

经过数日紧张筹备,终于在4月22日,吴三桂率领着这支庞大的队伍,成功抵达了山海关。

然而,就在同一天,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占了北京昌平,进而将整个北京城团团围住。

这个消息让吴三桂陷入了困境,他无法确定北京城内的真实情况,但心中对崇祯皇帝的忠诚促使他决定继续前进。

于是,吴三桂率领大军继续向北京进发。

4月26日,吴三桂的军队抵达了丰润。

在这里,他们遭遇了一支特殊的部队——唐通的军队。

唐通曾是明朝将领,如今已投降李自成。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吴三桂取得了胜利,并接收了八千名投降的士兵。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玩笑。

就在前一天,即4月25日,农民军已经攻破了北京城。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

而吴三桂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但这一点,吴三桂是不知道的。

他想要保卫的崇祯皇帝,已经在景山的寿皇亭下上吊殉国。

当得知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城时,吴三桂忍不住痛哭流涕。

然而,他心里非常清楚,以自己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战胜李自成在北京的强大势力。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带领军队掉头返回山海关,并迅速占据了这座重要的关卡,与大顺政权形成了紧张的对峙局面。

李自成深知在攻破北京城后,大明国内只剩下吴三桂的军队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因此,在四月二十七日,他亲自前往大明的监狱,将吴三桂的好友张若麟释放出来。

接着,李自成任命张若麟为山海关的防御使,并派遣他前去招安吴三桂。

为了成功招安吴三桂,李自成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首先,他赏赐给辽兵四万两银子,每个士兵都能得到一两。

其次,他给予吴三桂一万两白银作为赏赐。

此外,还有一千两黄金和上千匹锦缎,这些都是送给吴三桂个人的厚礼。

其五:命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归降李自成。

其六:派遣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两人前往面见吴三桂,并承诺将封他为“侯”。

据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事情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有传言称,吴三桂的幕僚告诉彭孙贻,世人皆传闻吴襄写信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但实际上吴三桂却回信与父亲断绝关系,并随即起兵勤王。

事实真相是,北京已被李自成占领,吴三桂被迫从丰润撤退并占据山海关。

此时,李自成才派人前去招降吴三桂。

当都城陷落时,吴三桂便屯兵于山海关。

却说那李自成派遣使者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得此消息后,并未立即做出回应,而是暗中召集了所有将士。

神情严肃地对他们说:“如今京城已经沦陷,先帝不幸驾崩,而我吴三桂深受国家之恩,

理应以死报效国家,但如果没有各位将士的力量,我们难以战胜敌人。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吴三桂向众人讲述了当前的局势,李自成已经攻占了北京城,先帝也已离世。

他强调自己深受国恩,应该与李自成拼死一战。

然而,众将士皆沉默不语,面对吴三桂的三次询问,无人敢作出回应。

既然众人都不同意与李自成决战,吴三桂接着说:“如今闯王势力强大,连唐通等将领都已经投降。

我们是否也要投降呢?现在闯王的使者已经到来,我们到底是投降还是不投降呢?”

当吴三桂提到投降时,吴军的将官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吴三桂深知如今的局势已无法挽回,他手下的将领们都不愿送死,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吴三桂正式向李自成投降,并带领大军前往北京,准备接受李自成的招安。

然而,就在五月三日,当吴三桂行军至永平府西沙河驿站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再次背叛了李自成。

这究竟是为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