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37章 尚之信被废

康熙正史 第437章 尚之信被废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索额图说到此处,康熙长叹一口气。

“唉,这耿仲明和耿继茂二人,功劳甚大!”康熙说完,看了看众人。

这时候明珠又站起来说道:“皇上,这靖南王一家功劳不小,其他的两位藩王功劳也是甚大,朝廷不得不防啊.....”

索额图呵呵一笑:“明珠,你可知道朝廷为何让三番的封地处在西南东南边疆吗?”

康熙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朕记得,当年皇阿玛分封三藩,是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镇守边疆,抵御外敌。”

明珠点了点头,他表示认同,并开始解释道:“朝廷之所以封三番于云南、广东、福建,以及孔有德在广西,这其中确实蕴含着深意。

首先,三位藩王和孔有德,从辽东一路杀到山西、陕西、四川、云贵、广东、福建等地区,几乎大半个中国都是由他们打下来的。

其次,边疆地区的民心不稳定,需要汉人藩王来镇守,以稳定局势。

最后,三位藩王的能力和势力过于强大,朝廷不敢让他们带领军队回到北方,担心他们会引发叛乱。”

明珠说完后,目光转向康熙。

只见康熙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三位藩王的势力日益壮大,

他们不仅招募士兵、欺压百姓,甚至还私自铸造货币,三藩已经成为朝廷面临的最大威胁了。”

明珠听后,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

索额图点点头,继续说道:“皇上所言极是。当时朝廷需要三位藩王镇守边疆,平定叛乱,

因此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权力和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藩势力逐渐壮大,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康熙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问道:“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三藩呢?”

索额图思考片刻,缓缓说道:“皇上,如今三藩势力庞大,我们不能轻易挑起事端。

但也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削弱他们的实力。

比如,可以逐步削减他们的军权、财政权等,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防止他们与三藩勾结。

此外,还可以利用三藩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分化他们的势力。”

康熙听后,点头表示赞同:“爱卿说得有理,朕会考虑这些建议。

不过,三藩事关重大,必须谨慎处理,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

明珠这时插嘴道:“皇上,除了上述策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招安、安抚等方式,

争取部分藩王的支持。这样一来,既能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又能增强朝廷的实力。”

康熙沉思片刻,说道:“嗯,招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但要想成功招安,必须要有足够的诚意和条件。否则,只会引起三藩的反感,适得其反。”

索额图接着说道:“皇上,招安只是一种手段,关键还是要看朝廷的实力和决心。

如果朝廷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相信三藩也不敢轻易造反。

毕竟,他们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前途。”

而此时陈廷敬板着脸,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康熙九年征银二千五百八十九万七千零九十二两,

然而光是吴三桂的军饷开支便已超过一千万两,更别提还有其他两位藩王的军饷。

如此算来,朝廷一年税收的三分之二都给了三藩啊……”

索额图也附和着点点头,面露忧色:“不错,如今朝廷实在是难以负担得起三藩的巨额开销了……”

且说这康熙,听到陈廷敬报出的惊人数字,心中犹如被重锤敲击一般,疼痛难忍。

他深知朝廷的税收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于国家建设和民生福祉。

然而,如今朝廷的钱财却大部分都拨给了三藩,这让朝廷在需要用钱时,才惊觉国库已然亏空。

康熙无奈地叹了口气,感慨道:“唉,这三藩问题,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紧迫关头了。”

这耿继茂病逝后,康熙皇帝便下令让耿精忠继承了其父的爵位,成为了第三代靖南王。

福建这边的事刚平息不久,广州城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世子被废黜。

平南王尚可喜向朝廷上奏,说他的长子尚之信不仁不孝,恳请皇上废掉其世子之位,并将其传于次子尚之孝。

那么这个平南王尚可喜究竟是谁呢?

原来他可非同一般。

尚可喜祖籍是山西洪洞人,他的曾祖父曾在河北衡水担任官职,之后全家人都搬到了那里。

明神宗万历四年时,尚可喜的爷爷尚继官率领全家族迁移到了辽东海州。

尚可喜自幼聪慧过人,18岁那年,大明和后金在辽东地区形成了对峙局面。

为了躲避战乱,尚可喜一家逃往了西松山。

然而命运弄人,尽管尚可喜一家已经逃离,但他的母亲却因未能及时躲避后金军的追杀而惨死于战乱之中。

尚可喜对此痛心不已,怀着满腔悲愤,他毅然决定与父亲一起投身明军,决心要为母亲报仇雪恨。

尚可喜的父亲选择投靠了辽东巡抚王化贞,并因其英勇善战得到了赏识。

后来,他们父子二人被毛文龙相中,便一同跟随毛文龙前往皮岛。

尚可喜也因此成为了大明水师的一员。

后金与毛文龙的皮岛之间战争频繁,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多次率军出征对抗后金。

然而,不幸的是,尚学礼最终在后金的战斗中牺牲。

毛文龙得知此事后,将尚学礼的部下交由尚可喜统领。

至此,尚可喜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对于尚可喜来说,父母皆亡于后金之手,这种血海深仇让他对后金充满了无尽的仇恨。

毛文龙被杀后,皮岛上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兵变。

总兵黄龙被其部下耿仲裕、王应元和沈世奎软禁。

身在海上屯军的尚可喜听闻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率领军队迅速镇压了这场兵变。

他手起刀落,斩杀了耿仲裕、王应元等人,成功解救出总兵黄龙。

然而,沈世奎却选择了逃回朝廷。

黄龙将此事上报给朝廷,朝廷便册封尚可喜为游击将军。

此后不久,发生了吴桥兵变,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背叛大明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