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26章 起居注官

康熙正史 第426章 起居注官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听到此处,一旁的安亲王不禁呵呵笑出声来,接口道:“魏大人所言极是呀!这理藩院一直以来都是负责管理蒙古、回部、西藏等地事务的关键部门呐!”

魏裔介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说道:“如此说来,如果将内秘书院和理藩院合二为一,

那么新成立的礼部理藩院,不就能全权负责所有对外交往方面的事宜了吗?

这样一来,岂不是会让管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合并之后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陈廷敬挺直身躯,再次挺身而出说道:“魏大人所言甚是啊!

现今来自北方与南方的那些附属国家,它们所需对接的部门各不相同,故而相应的礼遇等方面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的。”

一旁的明珠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确实如此呀!

倘若我们能将所有的附属国都一视同仁地对待,那么就能充分彰显出我大清朝,对于任何一个附属国皆是秉持着公平、平等的态度。”

此时,安亲王竟被眼前这几位大臣的言论说得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毕竟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人的话不无道理。

而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康熙皇帝,则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众人的讨论,听得兴致盎然。

前些日子仅仅知晓魏裔介有意推行变革之举,但对于究竟哪些方面需要革新,以及具体的改革内容却是一无所知。

现在看来,这位魏裔介似乎早已深思熟虑、精心谋划许久,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信服。

就在这时,庄亲王按捺不住性子,忽地站起身来问道:“本王愚钝,实在不明白这内弘文院为何也要进行改革呢?”

面对庄亲王的质疑,魏裔介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庄亲王您有所不知,

这内弘文院主要负责注释历朝历代之事的是非善恶,并向圣上进献讲解。”

随后魏裔介转头向康熙一拱手:“皇上酷爱学习,每日请不同的人来讲课,因此这内弘文院可由各大学士担任,

不仅可以给皇上讲解历代的历史典故,更能进讲日讲。”

魏裔介这番言辞犀利、条理清晰的说辞,让在场的三位王爷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竟找不出任何话语来反驳他。

其一,魏裔介所阐述的观点每一条都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其二,他所说的乃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内三院早已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事务如今已然交由其他相关部门去处理。

况且,正如魏裔介所指出的那样,这些部门皆属文职范畴,与国家大政方针并无直接关联。

再者,内三院既非核心政务机构,即便其中多为满族人士任职,

各位王爷亦不会在此处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故而对于此事,三位议政王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与重视。

此时,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说道:“嗯,魏爱卿所言甚是,当前朝廷财政状况颇为紧张,确有必要推行变革之举,适当裁减一部分冗余人员。”

话音未落,只见魏裔介向前一步,恭敬地拱起双手,接着说道:“启奏陛下,值此改革之机,臣建议增添编纂《起居注》之人员,令其每日负责详细记载陛下的言行举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掀起一阵轩然大波,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所谓的《起居注》究竟是何用途呢?

其实啊,早在那悠悠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专门司职《起居注》的官员啦!

要知道,这起居注大多都是由中国宫廷内部,自行编纂而成的,并且当时并没有设置特定的专职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呐。

那些身负此责的官员们呀,每天都会如影随形地跟随在皇帝陛下的身侧,将圣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详细地记载下来,可以说它实际上就是一份关于皇帝日常生活的流水账呢。

不仅如此哦,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所记录下的事宜,可是绝不允许让皇帝本人过目的!

而其中最为声名远扬的例子,当属汉朝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司马迁!

他所记述的有关汉武帝的种种事迹之中,竟然包含了许多恶劣行径。

结果当汉武帝知晓此事之后,简直气得火冒三丈,甚至还因为李陵之罪而迁怒于司马迁。

最终,可怜的司马迁遭受了残酷的宫刑惩罚,并随即被打入大牢之中。

一直到了晋朝的时候,才开始正式设立起居令、起居郎以及起居舍人等等官职,专门指派他们去负责撰写起居注这项重要任务。

那些身负重任、专门负责修缮起居注的官员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皇帝公开参与各类活动,他们必定会紧紧跟随侍奉在侧。

也正因如此,起居注所涵盖的记录范畴极为宽泛辽阔,其中不仅囊括了除却皇帝宫廷私密生活之外的林林总总,言谈举止,

更有诸如祭祀苍天、向皇太后请安等诸多事宜;

此外,还详实记录下了皇帝颁布的圣谕旨意、中央各个要害部门呈上的至关重要的奏折以及题本,

甚至连地方大员呈递上来的奏折也都一一收录其中。

所有这些内容皆依据事件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并予以记载。

故而,《起居注》所蕴含的历史资料价值简直无可置疑!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偌大的清王朝,

其《起居注》竟然从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开始,

便从未有过任何设立的迹象。

究其缘由,无非是由于清朝的诸位帝王,压根儿就对起居注官毫无信任可言。

在他们看来,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皆是需要严密保守的机密,绝对不可轻易泄露给外界之人知晓。

特别是像太祖和太宗这样的君主,更是对旁人充满疑虑与戒备之心。

正因为这样特殊的情况存在,所以从大金这个国家开始建立的时候起,那起居注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始终都没有再露过头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