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311章 堂前对峙

康熙正史 第311章 堂前对峙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微微点头,感慨地说:“你这家中虽然距离京城不远,可也难能回去一趟啊!”他深知魏裔介作为朝廷官员,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回家与亲人团聚。

魏裔介恭敬地回答:“既然是为了国家,就得舍去小家。”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弃个人的安逸。

康熙继续询问道:“先生回到家中仍然挂念国政,还上了急奏,朕这才知道有山贼在直隶山西肆虐。”他对魏裔介的关心和责任感表示赞赏。

魏裔介详细解释道:“回皇上,臣得知有山贼之后,视察了几个县,百姓被抢的根本不敢出门,甚至在家中也会被抢,因此臣斗胆在省亲中上急奏!”他语气坚定,表达出对百姓遭遇的关切和愤慨。

康熙再次点头,表示理解和认同。

他环视四周,对着诸位王公大臣、贝勒贝子说道:“魏裔介虽然请假,但不忘记为民请命,如果大家都有魏裔介这等为朕分忧,为国出力的举动,那咱大清国必能蒸蒸日上!”

诸位文武大臣们纷纷点头,暗自念道:“是啊,如果能够像魏裔介那样,得到皇帝的宠爱,那该有多好啊!”

魏裔介、熊赐履、陈廷敬和张英这四位儒臣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

特别是魏裔介,早已成为一代名相,因此嫉妒他的人不在少数。

这时,魏裔介拿出一份奏折,恭敬地说:“启禀皇上,臣有要事上奏。”

太监接过奏折,递到了康熙面前。

魏裔介继续说道:“臣这次回到家乡,发现直隶地区的县令等地方官员,全都是由满族官员担任。”

说到这里,他还特意朝旁边的安亲王、康亲王和豫亲王的方向看了一眼。

接着,他又补充道:“这些满族官员,要么来自朝廷勋贵之家,要么凭借阴德之功,要么就是王公贝勒的家奴。”

康熙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没错,这份奏折中的名单所列举的这些人,的确如此。”

魏裔介继续说道:“可这些满族官员,绝大多数连汉语都不通晓,如何能与当地的百姓交流?他们既不了解国家政务,也不懂得治理地方,如此一来,各种弊端层出不穷。”

这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

魏裔介作为一名汉官,竟敢公然弹劾满官,实在是罕见之极。

魏裔介紧接着又说:“因此,微臣恳请皇上收回满族官员担任地方父母官的权力,并将其改为由汉族士子来出任。唯有如此,才能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和地方,实现天下大治。”

康熙皇帝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禁一惊,他意识到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根本的大事。

然而,就在魏裔介话音刚落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怒喝:“魏裔介,你才吃了几天皇家的俸禄,就妄图剥夺我们满族官员的官职,你究竟有何企图?”

魏裔介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竟是安亲王岳乐。

岳乐面色阴沉地站了出来,大声道:“皇上,魏裔介这分明是没安好心!我们满族官员中,也有很多贤能之士,并非全都一无是处。他这样提议,岂不是要将我们满族官员全部替换成汉人吗?”

康熙皱起眉头,看着岳乐和魏裔介两人针锋相对,心中有些不悦。他冲着安亲王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转头看向魏裔介,语气严肃地问道:“魏裔介,你详细说来,为何要换了满族的官员?朕想听听你的理由。”

魏裔介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康熙的质问。

魏裔介微微欠身,语气坚定而平和:“皇上,臣所言之弊端,并非一概而论,实乃基于当前实际情况。满汉官员各有所长,理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然则,地方治理需深入了解民情、熟悉地方风俗,这对于不通汉语、不熟国政的部分满族官员而言,确是一大障碍。

此等情况下,若强行委任,恐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反而可能引发民怨,不利于国家稳定。”

康熙听到这里,想着确实有点道理,便微微点头,示意魏裔介继续说下去。

魏裔介继续说道:“再者,臣提议以汉族士子为主,并非排斥满族官员,而是希望通过合理配置,发挥各自优势。汉族士子多受儒家思想熏陶,深谙孔孟之道,于治国理政有独到见解;而满族官员则多骁勇善战,于军事、边防有重要贡献。两者相辅相成,方为治国之道。”

安亲王岳乐听后,皱起了眉头,但是他还是尽量保持着冷静,说道:“地方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经验。怎么能够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将所有努力全盘否定呢?

而且自从我们入关以来,直隶地区各个州县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由满人来担任的,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做得不好啊,为什么现在突然提出要把这些人全部换成汉人官员呢?”

魏裔介微微一笑,回答道:“安亲王,这些满人官员大多是依靠家族背景或者战功获得官职的,他们缺少文化修养和理政能力。

他们不懂汉语,跟老百姓沟通起来很困难,执政时也经常抓不住重点。

相比之下,汉族的士子们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非常熟悉,更能够理解和执行圣上以孔孟之道治理国家的理念。”

安亲王听后立即反驳道:“不通汉语?每个满族官员都配有两名翻译,怎么能说仅仅是因为语言问题,就不能胜任官职呢?”

魏裔介看了看安亲王,随后说道:“安亲王,臣这次回到老家省亲,确实也接触了县令嘎哈,当有百姓说话时,嘎哈根本不知道百姓说的什么,反而问通事。虽然说这通事就是个翻译,可通事如果翻译错了呢?再者说如果故意翻译错了呢?”

安亲王连忙摆手:“这是莫须有的罪名,哪里有通事故意翻译错的?”

魏裔介神情严肃地回答道:“据老臣所知,且不说满人县令人品如何,好多通事都欺上瞒下,吃拿卡要,索贿甚多。他们为了索贿,甚至骗上面骗县令,下面讹诈百姓,数不胜数。”

安亲王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强装镇定,他自然知道魏裔介说的是实话,可他又不愿意承认,于是回击魏裔介:“魏大人,这些都是你的揣测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