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305章 魏裔介返乡

康熙正史 第305章 魏裔介返乡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哈占心头一震,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连忙点头:“徐大人说得对,奴才这就出发......”

他深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权力,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不再多言,哈占匆匆走出驿馆,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得到这个消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这陈廷敬和明珠,他们已经掌握了陕西各级官吏以及哈占小舅子何志新的犯罪证据。

这些证据确凿无疑,足以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于是,他们果断地派出大兵,将这些人一一抓捕归案。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莫洛即将重回陕西担任总督!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山西、陕西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

他们对莫洛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莫洛见到这一幕,不禁泪流满面。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一定要不负众望。

想到这里,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了,不枉这田贵等人入京告御状。

经过明珠与陈廷敬、莫洛三人的会审,议政王大臣拟定何志新被定为首犯斩首,其他一些官员则被定为从犯。

这样的判决公正合理,既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康熙皇帝仔细审阅了会审结果,并最终批准了这个决定。

至此,莫洛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康熙八年年底,莫洛心急如焚地从国库中调拨出大量的粮食和种子,并召回了那些逃难的人们。

在开春之后,这些农民们便可以开始播种,不会耽误当年的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洛在陕西的治理逐渐取得成效。

尽管因为给鳌拜的一封信,让他自己深陷牢狱之灾,也让百姓遭受了一场浩劫,但康熙作为一代仁政之君,在刚刚执掌大权时,就能如此果断地重用莫洛,这也充分体现了康熙的宽容与大度。

且说半年前鳌拜刚刚倒台,康熙就已经开始筹划康熙九年的科举。

经过议政王大臣们的商议,决定由吏部尚书兼任内秘书院大学士、太子太保魏裔介担任主考官。

魏裔介乃是大清国当朝第一大儒,其学识渊博,声名远扬。

为了吸引更多的汉族士子前来应试,康熙特意任命魏裔介为主考官,同时还让他兼任大清国国子监祭酒。

这样一来,不仅能展示朝廷对汉文化的尊重,更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大清的统治阶层中来。

魏裔介获得如此重要的职务,恰好在他父亲的祭日之际,所以特意向康熙皇帝请假返回老家祭祀祖先,向祖宗汇报自己的成就和荣耀。

他不仅担任了朝廷的主考官,还成为了国子监祭酒,这无疑是士子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那么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担任朝堂的主考官,就意味着这一届所有的考生都将成为自己的学生。

而国子监祭酒则是代替孔子的身份,考生一旦考取进士,必须向祭酒行拜师之礼。

学生们需要行四拜十二叩首的大礼,而国子监祭酒无需回礼,因为他代表着孔子。

对于一个儒生、一个士子来说,这祭酒一职就是他们对儒家学术的最高认可。

因此,魏裔介特别请假回家,郑重地向祖宗报告此事。

魏裔介何许人也?

他可是一个传奇人物!

公元1616年,也就是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魏裔介诞生在直隶柏乡县,即如今的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他自幼聪慧过人,被誉为直隶的神童,声名远扬。

年仅十五岁时,他便考中了秀才,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明朝崇祯帝十五年,他更是一举考取了举人。

顺治二年,多尔衮下令举办了清朝入关后的首次科举考试,魏裔介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中了进士,并随即被选为庶吉士。

顺治年间,魏裔介仕途一帆风顺,不到四十岁便担任了都察院都御史,之后又晋升为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在此期间,他成功入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由于当时人们通常在四十岁左右就会出现白发和白须,但魏裔介却与众不同,他的须发乌黑发亮,因此被民间称为“乌头宰相”。

顺治在世的时候非常重视汉人,这其中和魏裔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当顺治帝去世之后,鳌拜和索尼等人便开始打压汉族势力,想要恢复满洲贵族的利益。

他们架空了魏裔介的权力,并编造各种罪名来陷害他,最终导致魏裔介的太子太保衔被削去。

然而,魏裔介并没有放弃,他得到了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皇太后)的保护,被降级为都察院御史。

在这个职位上,他弹劾了数百名大臣,以不畏权贵而闻名于世。

直到康熙成功扳倒鳌拜,魏裔介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巅峰时刻,再次受到大清皇帝的重用。

自从进入仕途以来,魏裔介先后担任过朝廷的六部以及督察院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可以说是大清王朝的第一全才。

同时,由于他正直无私,崇尚程颐和孔孟之道,成为了天下士子们学习的楷模。

因此康熙为了吸引汉族士子,刚刚扳倒了鳌拜,就任命魏裔介为吏部汉尚书、内秘书院大学士、领太子太保衔。

这还不够,康熙更是任命魏裔介为国子监祭酒、康熙九年科考的主考官。

一时间,魏裔介成了满朝文武百官中的红人,备受关注。

魏裔介回到老家柏乡县的那一天,京城数百名缙绅士大夫送他出京,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光是送行者乘坐的车辆就有数百辆之多,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围绕着魏裔介,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