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244章 议政王大臣意见不同

康熙正史 第244章 议政王大臣意见不同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尖锐的呼喊声响起,朝臣们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皇帝缓缓步入太和殿,登上龙椅后沉稳地坐下。

他的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显得比以前更加成熟稳重。

随后,他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平身。”

众人纷纷起身,但依旧弯着腰恭敬地站在殿中。

康熙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曾经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和索尼等人上朝时放置座椅的地方,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如今,朝廷大权已全部掌握在他手中,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他深知,作为皇帝,必须要用好这份权力,造福于天下百姓。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唯有康熙一心为公,为了大清国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诸位爱卿,鳌拜一党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希望大家能将心思放回当前的政务上。”康熙威严地说道。

此时,明珠站起身来,恭敬地奏道:“启禀皇上,经过刑部的深入调查和取证,我们发现直隶总督白秉臻、延绥巡抚张自得、原兵部尚书龚鼎以及庶吉士王彦等官员曾向鳌拜行贿。

证据确凿无疑,他们所收受的赃物也已经被查封。”

康熙微微点头,然后摆手示意明珠继续说下去。

“皇上,当年鳌拜权势滔天,向他行贿之人众多,恐怕远不止这些人。”明珠小心翼翼地回应着。

康熙摇摇头,语气坚定地说:“朕早有谕旨,先前勾结鳌拜、行贿的官员等人俱从宽免,只要不是罪行很大,这事就过去了!”

康熙的意思很明确,鳌拜一党的核心人物均已受到严厉惩罚,或被绞死,或被斩首、或被监禁。

此时,如果再去定罪其他涉案人员,不仅可能引发官场震动,而且鳌拜已然倒台,继续株连下去也毫无意义。

康熙秉持着仁政的理念,希望能给这些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在这时,安亲王岳乐挺身而出。

“皇上,不可轻易放过这些人!”岳乐双眼紧紧盯着康熙,义正言辞地说道。

康熙看了一眼岳乐,疑惑地问:“安亲王,为何不可?”

岳乐神情严肃,拱手回答:“鳌拜专权,他人赴逆,若不严加惩处,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那么,这个岳乐究竟是什么来头?竟敢如此大胆地与康熙对话?

原来这位安亲王岳乐,乃是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之子,可谓是太祖的嫡亲孙子,更是康熙的皇叔。

顺治三年时,岳乐随肃亲王豪格征讨四川,亲自统率大军,一举斩杀张献忠,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受封贝勒。

因他积极拥护顺治皇帝的改革举措,深得顺治帝信任,被册封为安亲王。

然而,顺治帝临终前,曾有意立岳乐为新君,但因汤若望指出康熙出过天花而更具优势,再加上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反对,此事最终作罢。

顺治帝也曾考虑让岳乐担任摄政王,但又担心他重蹈多尔衮覆辙,只好放弃此念。

自康熙即位后的八年里,岳乐一直受到鳌拜等权臣压制。

尽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票拟,但岳乐每次所议之事,都被鳌拜等四大辅政大臣篡改。

所以这八年来,他虽参与议政,却无任何实权可言。

岳乐心里对于鳌拜的恨意愈发强烈,如果不是因为鳌拜和其他大臣们的压制,他早就成为了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王爷。

然而现在,鳌拜终于倒台了,议政王大臣制度得以恢复到祖先制定的规则,岳乐也重新站了起来。

由于他卓越的战功、先帝顺治的宠爱以及皇叔的尊贵身份,使得他有足够的底气去质疑康熙的政策。

面对安亲王岳乐的尖锐质问,康熙心中非常气愤,但他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任何情绪。

康熙保持着冷静,用平和的语气回应道:“哦?既然安亲王这样说,那我们就让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处置这些人吧。”

康亲王杰书立即站出来,表示支持岳乐的意见,并恭敬地向康熙禀报:“启禀皇上,臣赞同安亲王的看法!”

紧接着,温郡王孟娥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

索额图看到这一幕,意识到亲王们正试图逼迫康熙做出让步。

他立刻挺身而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奴才认为皇上说得有理,应该对那些大臣们给予一定的宽容和机会。”

这时候明珠也明白了,这位亲王是要站出来反对康熙的意见,他立刻附和道:“奴才也认为应当广施仁政,皇上应该宽容这些大臣。”

这样一来,康熙、索额图、明珠三人的意见一致,而另外三位亲王则持有相反的观点。

由于双方打成了平局,这场博弈的胜负关键便落在了另外三位亲王郡王的态度上。

康熙八年以前,朝廷政务皆由四大辅臣处理。

如今议政王大臣与康熙共同决策国家大事,共计九人参与其中。

这不仅符合大清国的祖传制度,也是康熙实现权力制衡的最佳方式。

康熙和安亲王等八人,将目光聚焦到了庄亲王博果铎身上。

博果铎见此情形,连忙回应道:“启禀皇上,臣赞同安亲王的意见,应严惩这些官员。”

此刻朝堂之上,只有康熙的哥哥福全以及惠郡王翁果诺尚未发表言论。

裕亲王福全心念一转,觉得自己必须坚定地站在弟弟一边,于是迅速起身,恭敬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陛下应推行仁德之政,赞同陛下的观点。”

惠郡王翁果诺则在心中暗笑:“这小鬼头能懂得什么!难道不了解安亲王的能耐吗?”

正当他暗自盘算时,安亲王岳乐向他投来一个眼色。

惠郡王心领神会,立即回答道:“启禀陛下,微臣同意安亲王的意见!如果不严厉惩罚,将来必定还有人敢钻空子。”

这议政王大臣八人,有五人都是一个看法,与康熙的想法相左。

再看这康熙,脸色有了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