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60章 汤若望劝进

康熙正史 第160章 汤若望劝进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皇上大婚之后,第一次早朝接受群臣的祝贺。

只见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整齐列立,神情肃穆而庄重。待到群臣祝贺完毕,今日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这时,位高权重的鳌拜站起身来,高声问道:“今日是否可以上奏疏章?”

话音未落,只见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挺身而出,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臣有本要启奏!”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一名太监迅速接过奏折,步履沉稳地走向龙椅,将其递给了康熙。

此刻,汤若望继续说道:“启禀皇上,您的大婚已然完成,如今已是堂堂正正的成年男子。遥想当年,世祖爷也是在十四岁时便亲自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而今皇上既已成婚成人,且恰好也到了十四岁之龄,无论是依据家法还是国法,都理应亲政!”

汤若望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

群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整个大殿内人声鼎沸,一片嘈杂之声。

有的大臣交头接耳,低声商讨着这一提议;有的则面露惊讶之色,似乎对皇上亲政一事感到意外;还有的则沉默不语,静观其变。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又热烈,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康熙小心翼翼地打开奏折,目光落在纸上,果然如汤若望所言一般无二。

他的内心激动得难以自抑,但同时也深知汤若望虽出于善意劝其亲政,然而自身却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此事实属重大,仅凭一己之力实难决断。

于是,康熙回应道:“此事尚需深思熟虑,容后再议、再议!”

散朝后,康熙怀揣着不安的心绪,移步至学堂。

陈廷敬一眼便瞧出康熙似有心事,关切地问道:“陛下,今日面色为何如此凝重呢?”

康熙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今日早朝上,汤若望老爷爷呈上奏折,恳请朕亲政!”

陈廷敬闻听此言,不禁大惊失色:“陛下,您是否应允了呢?”

康熙缓缓摇头。

陈廷敬见此情形,轻拍胸脯,长出一口气。

康熙看着陈廷敬,好奇地问道:“师傅,您这是怎么了?”

陈廷敬走出课堂,张望了一下四周,他看到索额图亲自带领一众侍卫守在门口,将其他人都驱赶得远远的。

陈廷敬回到教室后,轻声对康熙说:“皇上,您是否听说过在中国古代有‘劝进’这个词语?”

康熙默默在心中念叨着“劝进”二字,突然眼睛一亮,回答道:“嗯,对此朕倒是略有耳闻!”

陈廷敬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么接下来就容易解释了。”

康熙目不转睛地盯着陈廷敬,催促道:“师傅,有话不妨直说。”

事实上,对于陈廷敬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康熙一直都非常满意。

陈廷敬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所谓‘劝进’,乃是中国历史上专属于帝王的一个特殊词汇。具体来说,就是当臣子们认为某位主公具备称王称帝的资格时,他们会轮流劝说其登基称帝。

然而,作为主公,通常会多次推辞,表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或德行担当此重任。只有等到文臣武将们呼天抢地、誓死劝谏的时候,主公才会顺应局势,登上皇位称帝。”

康熙听得津津有味,兴趣愈发浓厚起来,追问道:“若是主公坚决不肯称王称帝呢?”

陈廷敬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回答:“那也无妨,主公可以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

康熙闻言,顿时一脸狐疑,不解地问:“啊?死了之后如何称帝呢?”他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陈廷敬就喜欢讲故事,听到康熙的疑惑,陈廷敬继续讲到:“魏文帝曹操,不就是死后被曹丕追封的皇帝吗?”

康熙听到曹操,心中顿时恍然大悟,他终于理解了陈廷敬所言之意,于是颔首点头道:“确实如此,曹操在世时,众多大臣纷纷劝谏他改元称帝,然而他却始终不为所动!”

陈廷敬附和着说道:“正是如此,不过曹操的儿子曹丕,则是因为多次劝进被驳回,最终才得以称帝。”

康熙对这段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他深知其中缘由。

原来,曹操离世后,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

在此之后,一个名叫李伏的左中郎将站出来,呈上一封上书给魏王曹丕,对曹操和曹丕大肆夸赞一番,紧接着便劝说魏王更进一步,登上皇位称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