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84章 康熙高兴了

康熙正史 第1184章 康熙高兴了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张诚,这些人是你的同胞,”彭春指着那群俘虏,“你去告诉他们,大清皇帝有好生之德。顽抗者,如此地之尸;归降者,可活命,甚至有荣华富贵。我大清的威严,他们已经见识过了。现在,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清的仁德。让他们做出选择。”

“遵命,大将军!”

张诚走到俘虏们面前,用纯正的俄语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寂静的营地里异常清晰。

俘虏们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张诚先是描述了刚才战斗中藤牌兵的神威,告诉他们,这仅仅是大清军队的一种。

大将军身后,还有数万这样的精兵,以及能把雅克萨城墙轰成碎片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抵抗是毫无意义的死亡。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如何从一个阶下囚,因为归顺而得到宽恕,被皇帝赐名,分得田地和房屋,分配老婆,过上了比在西伯利亚当哥萨克好上千百倍的生活。

“……我们的沙皇把我们当成消耗品,扔到这片冰冷的土地上送死。而东方这位伟大的皇帝,却把我们当人看!”张诚的声音充满了感情,“活着,才有希望。是选择像条狗一样毫无价值地死在这里,还是选择归顺,像个人一样在东方开始新的生活,你们自己选!”

一番话下来,俘虏们原本死灰般的脸上出现了动摇。

他们交头接耳,最终,一名看似头目的哥萨克站了起来,扔掉了藏在怀里的匕首,跪了下来。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

彭春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

数日之后,彭春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押解着六十六名归降的罗刹兵,缓缓地返回瑷珲城。

这支队伍绵延数里,军旗飘扬,盔甲鲜明,好不威风!

而精奇里江口大捷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黑龙江两岸。

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为清军的胜利而欣喜若狂。

尤其是福建藤牌兵的赫赫战功,更是成为了边疆军民口中传颂的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

清军的这次大胜,不仅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地的达斡尔、索伦、鄂伦春等民族的勇士们,纷纷来到瑷珲城,自愿加入到修城的队伍中来。

此时的瑷珲城,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千名军民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他们唱着欢快的歌曲,喊着响亮的号子,有的抬着沉重的石头,有的扛着粗壮的木头,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修筑城墙。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京城。

“太好了!太好了!”康熙看完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奏折以及彭春的奏折后,难掩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朕真的没有想到啊,福建藤牌兵竟然如此神勇!”康熙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和赞叹。

一旁的明珠看完奏折后,同样兴奋不已,他附和道:“虎父无犬子啊,这彭春不愧是大清开国五大臣的后代,果然是一匹好马,更是皇上的一员得力大将!”

索额图也不禁连连点头称赞:“是啊,前些日子的折子还说今年东北快要下雪了,年前恐怕无法收复雅克萨。可如今看来,这罗刹人果然不是彭春的对手啊!”

这时,索额图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向康熙问道:“皇上,彭春的奏折中提到那六十六名哥萨克人该如何处置?是让他们来京城吗?”

其实,让张诚去劝说这帮人投降,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康熙心中暗自想着。

康熙略作思索后说道:“不行……二十多人我们还能勉强管理,但六十多人实在太多了,先将他们暂且关押在瑷珲城吧。等攻克雅克萨时,彭春肯定会用得上这些人的。”

“皇上圣明!”众人齐声附和道。

康熙随即提起朱笔,在彭春的奏折上龙飞凤舞地批复起来。

这一战,对于康熙来说意义非凡。

它不仅让康熙在群臣面前大大地露了脸,证明了自己用人的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这让康熙更加坚定了信心。

他深知,一旦瑷珲城筑成,那么从辽河到松花江再到精奇里江的补给线就将被打通,届时,罗刹人必定会败得一败涂地!

想到这里,康熙下旨,要求朝廷拨款二百万两白银,用于从蒙古购买牛羊、马匹以及草束等物资,并火速送往瑷珲城。

毕竟,冬天的瑷珲城异常寒冷,那里的将士和百姓们,如果仅仅依靠粮食,是很难抵御严寒的。

而康熙的这一笔拨款,不仅为前线的将士们送去了急需的肉食,还送去了保暖的皮毛,让他们能够添一些皮毛衣服和被子,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雅克萨城内。

寒风卷着雪花,呼啸着掠过结冰的黑龙江。

雅克萨城矗立在江畔,木墙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冰雕的堡垒。

托尔布津站在城墙上,裹着厚重的毛皮大衣,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凝结成霜。

他那双深陷的眼睛死死盯着远方,仿佛要穿透漫天风雪,看清清军的动向。

“他们还会回来的,”他喃喃自语,“带着那些奇怪的藤牌。”

站在他身侧的跟特木尔立刻躬身附和:“将军不必担心,这严冬就是我们最好的屏障。清军不会在这种天气里长途跋涉。”

托尔布津转过身,冷冷地瞥了跟特木尔一眼。

这个背叛大清的鄂温克酋长,如今是他最得力的爪牙,也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

“你说你没见过藤牌兵?”托尔布津的声音里带着怀疑。

跟特木尔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回答:“回将军,小的确实从未见过。听说那些藤牌坚韧异常,能挡弓箭,就是不知能否挡住大人的火炮。”

托尔布津冷哼一声:“该死的清军,让我们损失了一百多个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