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21章 郑克爽剃发

康熙正史 第1121章 郑克爽剃发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老将刘国轩再也支撑不住,这位见惯了生死的铁血将军,此刻竟老泪纵横,他望着施琅的背影,长叹一声,仿佛在叹命运的无常,也在叹施琅的胸襟。

他明白,从此以后,台湾再无战事了。

周围的兵将、官吏、百姓,更是早已哭成一片。

他们被施琅的真情,或者说,是他们愿意相信的真情所打动。

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征服者,在胜利之后,却跪在仇人的墓前,赞其功,谅其过,哭其逝,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

在这一刻,施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从一个冷酷的“叛徒”,瞬间转变为一个有情有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悲剧英雄。

风声,哭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承天府的上空。

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哭祭,不仅祭奠了郑成功,也埋葬了明郑的最后一点精神抵抗。

“国姓爷!”施琅站起身来,指着脚下的土地说道:“台湾,台湾是您留下来不朽的丰功伟业,台湾会记得您!老百姓会记得您!大清国,也会记得您啊.......”

“我们......我们永远会记得您呐......”

施琅哭泣不止,良久,众人只是呆呆的望着施琅。

李光地同样是福建人,在福建大地,涌现出了众多英雄豪杰。

姚启圣、施琅、黄悟、刘国轩、冯锡范等等,他们无一不是名震一时的大人物,在福建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当这些人与郑成功相比时,却都显得黯然失色。

郑成功以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他宁死不降大清,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成功收复台湾,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老百姓们对郑成功的事迹铭记于心,而施琅更是深知郑成功的功劳远远超过自己。

此刻,那些围观的台湾老百姓们,无不为之动容,痛哭流涕。

他们被郑成功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

施琅为郑成功而哭泣,这一行为成为了千古佳话,也让台湾的老百姓、军人以及明郑朝廷的所有官员都深信不疑,施琅是一个言而有信之人,绝对不会对他们进行大肆杀戮。

正因如此,施琅在台湾当地赢得了所有人的支持。

当他登陆台湾后,立即发布了《谕台湾安民生示》,这一举措进一步稳定了当地的局势,为台湾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照得本提督统师亲临台湾,官兵云集,号令霜严,念土地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常加意”。

其中规定:“官兵不许占住民居,弁目不许包贌乡社。市肆买办,照依民价无亏,断不允供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本提督轸念海外荒区,非比内地乐土,年纳正供,当为从轻酌定具题。”

又考虑台湾近两年来的瘟疫旱灾、水灾不断,施琅上奏免除台湾赋税三年,康熙准奏。

施琅的到来,台湾老百姓欢声雀跃,纷纷上街剃头称赞。

八月十八日,阳光明媚,海风轻拂。

在郑克爽的引领下,所有明郑官员以及明朝宗室鲁王之子朱恒、巴东王主将、乐安王朱凌等共计二十八位大明的宗室成员,齐聚在台湾的一片空地上。

他们脱下明朝的官服,神情肃穆而凝重。

然而,今天他们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决定——剃发。

这一举动意味着他们将彻底告别明朝,归顺大清。

施琅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南明小朝廷历经风雨,至此终于寿终正寝。

而郑成功一手打造的明郑集团,也在这一刻彻底归顺了大清。

施琅深吸一口气,走到郑克爽面前,亲自拿起剃刀,为他剃去了长发。

郑克爽的表情有些复杂,既有对过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剃发完毕后,施琅又将清朝的袍子、褂子、靴子、帽子等一一赐给了大家。

这些服饰代表着他们新的身份和归属。

施琅特别留意到了刘国轩,他亲自挑选了一些好看的衣服,走到刘国轩面前,微笑着说:“国轩,这些衣服你穿上一定很合适。”

刘国轩接过衣服,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泪花。他哽咽着说道:“提督大人!”一边说,一边拜了下去。

施琅连忙还一个大礼,说道:“国轩,大清欢迎你。”

刘国轩有些惶恐地抬起头,说道:“今日我刘国轩不过是个俘虏罢了,提督为何还以大礼相待?”

施琅呵呵一笑,回答道:“我施琅是好汉一条,你刘国轩也是一条好汉。我施琅敬重的是好汉,而非身份地位。”

刘国轩听了施琅的话,心中一阵感动。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受到屈辱和冷落,没想到施琅竟然如此看重他。

在这一刻,刘国轩对施琅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他知道,自己在大清的未来或许会有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他相信,只要有施琅这样的人在,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刘国轩听着施琅的话,心中愈发感慨,他不禁回忆起当年在国姓爷帐下的时光。

那时的他年轻气盛,一心想要立功,却因为嫉妒施琅的才能而与他产生了矛盾。

两人争夺功劳,互相排挤,最终导致施琅离开台湾,远走他乡。

施琅看着刘国轩,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似乎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

他缓缓说道:“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往事都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何必再提呢?不过……”

施琅话锋一转,突然提高了声音,“你刘国轩确实是个好汉啊!别人或许不明白,但我知道,你在关键时刻能够看清局势,果断地劝冯锡范和郑克爽投降大清,这不仅保住了你自己的性命,也让台湾的百姓和军卒免受战乱之苦。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啊!”

刘国轩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当时能够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他知道,如果不是施琅的宽宏大量,自己恐怕早已性命难保。

想到这里,刘国轩对施琅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八月十八日夜,施琅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