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14章 宁靖王自杀

康熙正史 第1114章 宁靖王自杀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刘国轩见状,急忙快步上前,双手接过书信,然后展开来,清了清嗓子,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大声地念了出来:

“凡投诚者,可选择回大陆安家,亦或是留在台湾,皆可享受朝廷优厚待遇,且不会受到任何歧视与迫害。台湾自古乃中国之领土,郑成功亦是中国之英雄,其收复台湾之功,世人皆知,永载史册。今康熙皇帝特赐此书,以表诚意,望诸位明鉴。”

刘国轩念完后,将书信恭敬地递给了郑经。

郑经接过书信,仔细阅读了一遍,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此时,在场的文武众官员们也都听到了书信的内容,他们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心中却暗自窃喜。

因为这封书信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选择,无论是回大陆还是留在台湾,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而且还能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刘国轩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地对郑经说道:“延平王,既然有康熙皇帝的亲笔书信承诺,咱们还是归顺大清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得台湾百姓的平安,也能让我们这些官员有个好的归宿。”

刘国轩的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其他文武官员的共鸣,他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延平王,归顺大清吧!”

然而,就在众人都表示愿意归顺的时候,冯锡范却站在一旁,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虽然他心里也知道归顺大清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他跟随郑经多年,对郑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哼……你们……你们……你们想造反吗?”冯锡范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怒不可遏地吼道。

话音刚落,只见刘国轩站起身来,指着冯锡范说道:“冯锡范,如今大局已定,你还要怂恿延平王铸成大错吗?康熙皇帝仁慈,不但不追究我等的罪过,而且还要给老王爷郑成功修庙......”

就在刘国轩义正言辞地指责冯锡范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议政殿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两名神色慌张的军卒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报……”其中一名军卒气喘吁吁地喊道,声音中透露出极度的惊恐。

“报……”另一名军卒也紧跟着喊道,满脸的惊恐之色让人不寒而栗。

刘国轩和冯锡范的争吵戛然而止,两人都惊愕地看着这两名不速之客。

“东宁府南官兵造反,杀了守将,说是要投降大清!”

“东宁府北官兵造反,也要投降大清!”第二个军卒紧接着喊道,他的声音同样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这两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议政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刘国轩和冯锡范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话音刚落,议政殿又闯入好几个军卒,纷纷报告台湾各地官兵造反,他们的官吏被杀,众人要投降大清。

“报……延平王府外,已经有人在剃头了……”

听到这句话,郑克爽如遭雷击,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

一旁的冯锡范也惊得呆若木鸡,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就在这时,一名县官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延平王啊!”

郑克爽见状,心中愈发不安,急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快说!”

县官抽泣着回答道:“延平王……宁靖王朱术桂他……他自缢身亡了……”

“什么?”冯锡范闻言,更是大吃一惊,失声叫道,“朱术桂为何自缢?”

宁靖王朱术桂究竟是何许人也?

原来,他乃是朱元璋第十五子辽简王朱植的八世孙。

公元 1617 年,朱术桂呱呱坠地,自幼便被万历皇帝册封为辅国将军,每年享有俸禄 800 石。

然而,命运多舛,公元 1642 年,张献忠率军攻克荆州,朱术桂和其兄长——长阳王朱术雅一同仓皇出逃,以躲避张献忠的追杀。

他们先是一路狂奔,逃到了湖南湘潭。

在那里,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于是决定去投靠吉王朱慈煃。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张献忠率领的军队攻占了长沙,这使得朱术桂和朱术雅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继续跟随朱常润逃往衡阳。

公元 1644 年,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崇祯皇帝在北京自缢殉国,而福王朱由崧则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并改元弘光。

这个消息对于朱术桂兄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们当即决定前往南京,面见新皇帝,表达他们的忠心和愿意为新朝效力的决心。

为了表彰他们的忠诚,朱由崧在南京故宫亲自接见了朱术桂兄弟。

在会面中,朱由崧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赐予朱术桂镇国将军的爵位,同时让他与朱术雅一起留在朝中效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好人。

南京失守后,朱由崧被清军俘虏,南明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

朱术桂和朱术雅二兄弟,不得不再次流亡。

可谁能想到,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竟然在追兵的围捕下,不幸走散了。

就在朱术桂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他得知鲁王朱以海在浙江起兵,建立了鲁王政权,并自称皇帝。

于是,朱术桂毅然决定投靠鲁王,希望能在这个新的政权中找到一片立足之地。

由于朱术雅的下落不明,鲁王对朱术桂格外重视,不仅封他为长阳王,还给予他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与此同时,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起兵称帝,改元隆武,后世称之为隆武皇帝。

一时间,南明出现了两个皇帝,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混乱。

朱术桂两不得罪,上表唐王朱聿键称臣。

鲁王被清军追逃之后,朱术桂投靠唐王朱聿键。

这时候,他哥哥朱术雅的消息传来,原来流落到了广州。

朱术桂立刻上奏请辞长阳王,说哥哥尚在,他怎敢承袭王爵。

唐王朱聿键大加赞赏,于是改封他为宁靖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